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刘少奇研究
刘少奇的学习观——访军事科学院政委刘源上将
发布时间: 2010-11-01    作者:文世芳 汪文庆    来源:《百年潮》 2010-11-01
  字体:(     ) 关闭窗口

   编者按: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党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撰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作,对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影响了几代共产党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学习型政党,为此我们访问了刘源上将,请他说说父亲刘少奇在学习方面的思想和故事,并就当前应如何加强学习的问题谈点看法。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记者:毛主席曾经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请问这句话是毛主席在什么情况下讲的?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刘源:这个说法我也听过,毛主席肯定是这样讲了,而且讲了不止一次。但是在哪一次讲话里讲的,具体怎么讲的,就不是很清楚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还重点批过这个话呢,但是毛主席并没有否认过。毛主席说话有他独特的语言风格,比较随便、洒脱,也比较犀利、尖锐。他有些文人气质,用词文化味道很浓,如“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是不是说只有彭德怀才敢横刀立马?不是,共产党里这种人多着呢。他只是表扬彭德怀敢打恶仗、能打硬仗,所以不能生搬硬套地去理解。“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比较押韵,比较顺口,符合毛主席的说话风格。其实,他主要是表扬我父亲思想进步比较快或者常能根据新的实践出新的思想。并非三天不学习,真的就会怎么样。
  我觉得很多时候反而是毛主席学习得快,思维跳跃大,我父亲和其他人紧跟,但老跟不上。说“三天不学习,跟不上毛主席”,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父亲1949年秘密访苏的时候,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说服斯大林,怕苏联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接受不了。当时,苏联老说咱们是小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帮秀才领导一帮农民,其中有些甚至是地主的子弟。父亲为此写了1万多字的汇报,解释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这条道路。最后,斯大林非常难得,连着批了15个“对”,并且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说搞马列主义、共产主义我们是先生,你们是学生,但是你们超过了我们,学生超过了先生,我为这个跟你们喝一杯。父亲说什么也不肯喝这杯酒。但斯大林跑到父亲跟前非得要他喝,所以父亲象征性地喝了点,然后以祝斯大林同志身体健康为名把酒喝完。当时,斯大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表扬是非常高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父亲和其他一些同志都还认为新民主主义符合中国实际、比较成功,毛主席就已经在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了。

   记者:“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句话,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但起码说明了一个问题,少奇同志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进步很快。
  刘源:父亲总是在强调实践在发展,学习要跟上,这是他的一贯态度。他说,我们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跟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可是中国的实际是什么样子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所以认识也必须随之不断变化,不断发展。而认识要跟上实践的变化,就必须学习。
  认识到党的理论素养准备不足,是父亲强调不断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在1941年给宋亮,也就是孙冶方的信中就指出:“中国党有一极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党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因此,中国党过去的屡次失败,都是指导上的失败,是在指导上的幼稚与错误而引起全党或重要部分的失败,而并不是工作上的失败。”1948年12月14日,他在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中,针对有的同志可能有“我不读马列主义的书不行吗?以前我不读这些书,也当了县委书记、地委书记;我现在不读,也能当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的想法,指出:“现在中国革命胜利了,不读书,可不成。以前在山头上,事情还简单,下了山,进了城,问题复杂了,我们要管理全中国,事情更艰难了……因此,不是说胜利了,马克思的书就不要读了,恰恰相反,特别是革命胜利了,更要多读理论书籍,熟悉理论,否则由于环境的复杂,危险更大。”
  父亲根据亲身经历告诉我,他是在不断学习中才慢慢走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成熟,不断发展起来的。他说:当时去苏俄学习,生活上特别艰苦。但这还是次要的,最大的问题是俄语不大听得懂。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是靠同学之间、老师之间辩论来学习。那个时候连词语都非常初级,很多词汇都是由日文翻译过来的。当时学《共产党宣言》扉页上的那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那时候的翻译就是“全世界流浪汉联合起来”。在中国,流浪汉好像是贬义的,“全世界流浪汉联合起来”的表述恐怕不合适,不太符合中国的语言习惯。到底怎么翻译这个词?为此争得脸红脖子粗。由此可见,当初的理论基础何其薄弱与幼稚。
  父亲说:我那几个月就算是取经取回来了,难说到底学到多少知识。但是毕竟受到了革命的熏陶,毕竟有一些革命理论的武装。然而,就那一点理论绝对不足以应付革命,更不用说几十年革命了。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长年累月不断的学习、积累、修正。在那种情况下接触革命的理论,那种情况下走上革命的道路,你不学习行吗?
  父亲敢于正视错误,通过总结教训来学习。我印象特别深的有两个地方,一个就是对于大革命的失败,他是中共领导人中唯一公开发表文章说我们犯了“左”倾错误的。他在1937年2月20日写给张闻天的信中说:“我们关于一九二七年前中国大革命的教训,我都是同意的。但是有一点,就是我认为在一九二七年前,我们还犯了‘左’倾的错误,尤其是在工人运动中……当时在长沙、武汉、广州等城市,工人中的‘左’倾错误是很严重的。”第二个就是三年困难时期,他勇敢、坦诚地承认错误,这个大家都知道。
  之所以说领袖伟大,共产党伟大、光荣和正确,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并不是说不犯错误,没有失败,而在于不断学习,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断追求真理,从而能够在失败中重新站起来,继续走下去。如果共产党不能不断学习,纠正自己的错误,那么不可能开创今天这样大的局面。党中央提出构建学习型政党,实在很重要,很及时。现在是知识爆炸时代,中国又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阶段。各行各业的发展是斗转星移、日新月异。枕着成就做美梦,老想当年是不行的。不学习,思想就会落伍,行为就会落后,就容易犯错误。所以,实践在发展,知识要更新,思想要跟上。

    1. 刘少奇与1961年湖南农村调查中的粮食问题
    2. 提高党员修养是党的建设的永久性课题——重温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3. 经文纬武谋华中——刘少奇
    4. 樊宪雷:刘少奇与中共七大主题的深化
    5. 刘少奇在华北抗日前线
    6. “刘少奇与中共七大”学术研讨会在延安召开
    7. 刘少奇退夜班加餐费
    8. 刘少奇的“四不准”
    9. “刘少奇与抗日战争”展览在湖南举行
    10. 刘少奇长孙阿廖沙:爷爷是个伟大的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