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华侨华人还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积极提出建议,促进两岸交流,为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充分认识到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增进了解、促进统一的直接推动作用,极力主张和高度重视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有些海外侨胞就呼吁:“要由熟悉中华文化、中国历史的华侨有志之士去做沟通桥梁的工作”,“20世纪华侨为革命之母;21世纪,华侨为统一之桥”。[40]进入新世纪后,华侨华人世界性、区域性组织不断增加,活动日益频繁。除各种“反独促统”组织外,世界华商大会、国际潮团联谊会、世界海南联谊会、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世界林氏恳亲会等多种组织每年都积极组织活动,不但使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乃至不同政治倾向的华侨华人增进了解和团结,也为海峡两岸人士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渠道和机会。不少海外侨胞还对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提出建议,谈得最多的就是支持两岸“三通”,认为两岸应先实行“三通”,加强经济联系与民间交往,这样统一的方式才会自然产生,统一便水到渠成。[41]
值得一提的是,新世纪以来,华侨华人多次倡议中国立法反对“台独”。2004年5月9日,全英华人华侨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单声向访问英国的温家宝总理提出:“在目前‘台独’势力猖獗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国家制定‘统一法’,一定要尽快制定,而且刻不容缓。”温家宝回答:“你关于祖国统一的意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我们会认真考虑。”3天后,国台办通过新闻发布会宣布:有关促进祖国统一的建议,包括以法律手段促进祖国统一的建议,我们都会认真地考虑,并予以采纳。[42]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正式地明确回应海外华侨华人关于中国立法反对“台独”的建议,在海内外同胞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让华侨华人备受鼓舞。在广大华侨华人的倡议下,同时也充分考虑国内各界人士的有关意见,中国政府最后决定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充分表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对台湾人民的诚意,获得了华侨华人的广泛赞誉。与此同时,华侨华人还积极献言献策。例如,单声建议:立法加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内容,并将其法规法制化;可用“缺席审判”的方法,以“分裂国家罪”对顽固的“台独”分子进行制裁;强化台湾人民的义务意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43]而把全球通缉“台独”分子列入草案内容,引起很多海外台湾籍华侨的反对,有侨胞担心此法可能造成两岸永远的隔离。[44]最终,单声关于加强台湾同胞维护统一义务意识的建议被写入《反分裂国家法》,而“一国两制”和“缺席审判”的建议没被写入。此外,有侨胞建议:此前有“一个中国,两岸各表”的说法,“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表述,能让大多数人接受。[45]这一建议在《反分裂国家法》中也得到了体现。这些充分说明了广大华侨华人对落实“一国两制”相关立法的关注和支持,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集中了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的智慧。
综上所述,华侨华人与“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实践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国两制”理论是邓小平在会见华侨华人时首次提出和展开阐述的,并通过华侨华人迅速在海外传播,从此引起了包括台湾在内的海内外的极大关注。不少华侨华人在此感召下,积极推动两岸的交流发展。在香港和澳门回归中国前后,华侨华人大力支持“一国两制”由理论走向实践,维护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坚持抵制破坏“一国两制”的图谋,肯定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的伟大成就,大力宣传“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新世纪以来,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普遍成立“反独促统”组织,有针对性地加强了“一国两制”的宣传,与分裂中国的行径进行了坚决斗争,并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对中国统一积极献计献策,期待“一国两制”进一步发展解决台湾问题,推动落实“一国两制”的相关工作,如《反分裂国家法》的制订。总之,广大华侨华人充分利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活动,对“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实践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是推动和落实“一国两制”理论发展和实践的强大力量。
[ 参 引 文 献 ]
[1]《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97页。
[2]《旅荷侨胞致信蒋经国盼望国共早开谈判共商祖国统一大业》,《华声报》1984年3月25日。
[3]《“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文献和资料丛书》第四辑上,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166页。
[4]《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多体制国家”与中共所谓“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台湾《联合报》1984年3月5日。
[5]《行不通,不可能的“大中国邦联”——学者专家从历史和现实政治角度的看法》,台湾《中国时报》1984年7月20日。
[6]《“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文献和资料丛书》第四辑下,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739~740页。
[7]《美国华盛顿侨学界缅怀邓小平赞其推动中美关系》,中国网2004年8月23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ChineseCommunity/642231.htm。
[8]〔美〕陈香梅著,王樟生、屈毓秀选编:《陈香梅回忆录》,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页。
[9]《台湾当局在香港问题上应以民族利益为重》,〔美〕《中报》1983年10月8日。
[10]《鼓吹“港独”是不是为了搞“台独”》,〔美〕《中报》1984年6月13日。
[11]《香港变局考验台北》,〔美〕《世界日报》1984年8月7日。
[12] 詹湘:《以“爱国、爱乡、爱港、爱侨”为宗旨香港华侨华人总会成立》,《人民日报》1993年12月6日。
[13] 罗照明:《澳门归侨总会庆祝建会25周年》,《人民日报》1993年6月27日。
[14]《华侨华人总会:信任董建华》,香港《大公报》 2001年12月12日。
[15]《华联总会声援港特区政府》,〔美〕《侨报》2003年7月22日。
[16]《旅美华人集会声援董建华》,香港《大公报》2003年7月23日。
[17]《香港舆论强烈谴责李柱铭等人卖国乱港的行径》,《人民日报》2004年3月6日。
[18]《全球华人“反独促统”联盟呼吁港人制止破坏“一国两制”图谋》,香港《大公报》2004年6月30日。
[19]《祖国统一在我心——欧华联会“反独促统”访华团北京行》,〔法〕《欧洲时报》2001年2月24日。
[20]《李竞芬畅谈大陆之旅》,〔美〕《世界日报》2002年12月24日。
[21]《中国和平统一论坛将在港举办200侨领和专家莅会》,中国新闻网2004年8月4日,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year/2004-08-04/26/467757.shtml。
[22]《第六届世界中山恳亲会明年在澳门举行》,《华声报》2005年8月23日。
[23]《各地华人华侨集会庆祝》,《人民日报》1998年7月1日。
[24]《祖国统一不容拖延匈华联会就〈白皮书〉进行座谈》,〔匈〕《联合商报》2000年2月25日。
[25]《柬和平促进会举行反对台湾公投声讨会》,〔柬〕《星洲日报》2004年2月16日。
[26]《化干戈为玉帛——旅奥大陆和台湾人士促进和平统一座谈会侧记》,〔法〕《欧洲时报》2000年5月11日。
[27]《澳门地区和统会成立》,《华声报》2004年12月3日。
[28]《里约侨胞座谈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热盼两岸早统一》,中国侨网,http://www.chinaqw.com/hqhr/hrdt/200707/03/78213.shtml。
[29] 林军:《殷殷桑梓情拳拳赤子心——广大海外侨胞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人民日报》2008年9月25日。
[30]《北加州和统会宣布年会安排》,《星岛日报》2004年10月9日。
[31]《听听来自台湾的声音——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部分台湾代表发言举要》,〔法〕《欧洲时报》2000年9月1日。
[32]《北美五华人青年团体支持中国政府阻止国家分裂》,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year/2004-05-28/26/441796.shtml。
[33]《宣传“一国两制”精髓全统盟将组团访台海两岸》,中国侨网,http://www.chinaqw.com.cn/news/2006/0526/68/29921.shtml。
[34]《“反独促统”侨领一席谈》,〔美〕《侨报》2000年11月30日。
[35]《向美主流推广一个中国:“一中会”芝加哥成立》,《华声报》2003年10月23日。
[36]《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共同声明》,〔法〕《欧洲时报》2000年8月3日。
[37] 孙伟:《全球华侨华人“反独促统”大会发表宣言》,《人民日报》2004年3月4日。
[38]《北加州“高峰论坛”发表宣言促进统一》,《星岛日报》2004年4月12日。
[39]《旧金山市长回应华裔社团:将遵守“一中原则”》,〔美〕《侨报》2005年10月25日。
[40]《两岸在两边:华侨当桥梁》,《星岛日报》2002年8月1日。
[41]《中国统一大家谈》,〔法〕《欧洲时报》2000年9月9日。
[42]《聚焦反分裂国家法:面见温总理推法遏“台独”》,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3-/04/26/546666.shtml。
[43]《侨领建议:“缺席审判”“台独”分子》,香港《文汇报》2005年1月1日。
[44]《〈反分裂国家法〉引起湾区台侨界争议》,《星岛日报》2005年1月11日。
[45]《拥护中国制订反分裂法侨界认为必将有力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美〕《侨报》2004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