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邓小平研究
邓小平和叶剑英在1974年西沙自卫反击战前后
发布时间: 2015-03-23    作者:宋毅军    来源:党史博采 2014-07-15
  字体:(     ) 关闭窗口

  宋毅军在叶剑英等积极努力下,邓小平第二次复出

  西沙自卫反击战发生在“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期间。1971年林彪反党阴谋败露叛逃以后,叶剑英曾经多次向毛泽东建议,迅速改善被打倒的邓小平的境况,恢复他的工作。1973年2月,邓小平被解除监护从江西回到北京。叶剑英特意向毛泽东郑重地建议:“小平同志回来了,我提一个要求,让他来参加和主持军委工作。”毛泽东同周恩来商议以后,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以后参加军委工作。

  1973年12月前后,叶剑英又向毛泽东提出是否让邓小平参加军委工作这个问题。后来,在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说:“我和剑英同志请邓小平同志参加军委,当委员。”根据叶剑英的建议,毛泽东在宣布几大军区司令员相互对调的会议上,指着邓小平向与会人员介绍说:“现在,我请来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发个通知,当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你们的老上司,我请回来了,政治局请回来了,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12月21日下午,叶剑英和邓小平一起出席中央军委会议。在谈到邓小平时毛泽东又说:“邓小平现在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了。他呢,我喜欢他,有些人有点怕他。打起仗来呢,此人还是一个好人啊!”22日,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共中央发出通知:邓小平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待十届二中全会开会时追认;邓小平任中央军委委员,参加军委领导工作。叶剑英在会上讲了话,表示坚决拥护毛泽东的决定,同时说明了工作调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大家认真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

  叶剑英和邓小平等在北京总参谋部并肩指挥作战

  1974年1月上旬,正当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等在八大军区司令员刚刚完成对调,集中精力考虑北部边防安全问题的时候,祖国南部海疆令人不安的消息接踵而至:南越当局先后派兵侵占我西沙群岛的几个岛屿。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重申中国对南沙、西沙、中沙和东沙群岛的领土主权和原则立场。与此同时,针对南越当局肆无忌惮地侵占中国西沙、南沙群岛中一些岛屿的非法行径,义正词严地提出严重警告。

  叶剑英和刚参加中央军委领导工作的邓小平,密切地注视着局势的变化。当时江青一伙掀起以“批孔”、“批儒”为名,实则把矛头对准周恩来、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政治运动,严重干扰着国家和军队的正常工作。叶剑英等忍辱负重,一面顶住江青一伙的压力,一面密切注视南海疆域的安危。他多方搜集情报,及时向周恩来报告并转报毛泽东,陈述自己的意见,为党中央、毛泽东定下决心提供参考。

  1月17日,叶剑英等鉴于南越当局在西沙群岛一带的挑衅活动越来越频繁,及时明确地向解放军总参谋部发出指示:西沙的斗争开始了!要立即组织班子,加强值班,注意掌握情况,准备打仗。同时,根据南越当局已派出舰艇,侵入永乐群岛海域,向从事生产的中国渔船挑衅,并派兵侵占了甘泉、金银两岛的情况,叶剑英代表中央军委命令海军部队立即派出舰艇进至永乐海区,监视敌人,保护渔民生产,并派武装民兵进驻琛航、广金、晋卿三岛。他要求:在对敌斗争中坚持说理斗争,不打第一枪。如敌首先开火,我应坚决还击。

  1月18日,叶剑英和邓小平出席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提议:中央军委成立以叶剑英牵头,王洪文、张春桥、邓小平、陈锡联参加的五人小组,以讨论处理军委的大事及紧急作战事项。当20日中央政治局正式向毛泽东提呈报告时,将原来的五人小组增至六人,加上的是时任海军第一政治委员的苏振华。毛泽东对中央政治局的提议表示同意。

  1月19日凌晨,南越当局突然派出兵力,强行登上琛航、广金两座岛屿,首先向中国守岛民兵开炮射击挑起战端。叶剑英得到报告,立即打电话给广州军区指挥员,了解详情后,向周恩来报告。周恩来在电话中指令叶剑英:“由你负责,到总参谋部指挥作战!”早上7点多钟,叶剑英第一个到达作战指挥室,有关人员立即向他报告情况。叶剑英和邓小平等一起听取汇报,研究敌情,调配兵力,向前线发出一道道命令。中国守岛的民兵在自卫还击中,打得十分英勇,迫使上岛敌人狼狈逃回。上午10点多钟,敌舰突然向中国舰艇开火。中国舰艇立即坚决还击。叶剑英和邓小平等不断地向参谋人员询问战况,同时命令参战舰队:“狠狠地打,坚决消灭敌人!”1个多小时以后,捷报传来:中国海军在作战中取得了胜利。一艘敌舰被击沉,其余各舰在被击伤后溃逃。叶剑英命令作战部马上将战况整理成简报,第一时间向毛泽东报告。随后,叶剑英同邓小平等商议后,立即发出命令:我军舰艇立即疏散,防止敌舰报复袭击。一有情况,立即集中,打击敌人。接着,他又命令在民兵守卫的岛屿上,构筑防御工事,若敌人再来侵犯,坚决回击。中午,叶剑英也没有休息,他不断地接过参谋手中电话记录的情报草稿,看完后,又用电话报告给周恩来。当天下午和晚上,叶剑英和邓小平等一直守候在指挥室。前线虽然未再发生战斗,但情况仍很紧张。特别是当得知支持南越当局的美国政府派出一支舰艇编队从菲律宾附近海域向中国南海方向驶来时,叶剑英和邓小平经请示毛泽东同意,立即派出一支舰队南下,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晚上,叶剑英同邓小平等经过研究,决心乘胜收复被南越当局侵占的甘泉、珊瑚、金银三岛。经报告毛泽东批准,1月20日,叶剑英和邓小平向前线部队发出了坚决收复三岛的命令。经过战斗,相继收复了这三个岛。至此,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全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西沙自卫反击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同日,外交部发表声明,抗议南越当局的军事挑衅行动。

  叶剑英和邓小平等提出关于西沙和南沙建设问题

  西沙自卫反击战胜利结束,根据叶剑英和邓小平等的指示精神,1974年6月12日,中央军委会议专门研究关于西沙、南沙设防建设问题。当时,邓小平明确表示:要把西沙设防、收复南沙、解放台湾当作一个大问题和海军建设统—来考虑。会议确定,设立西沙巡防区。7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批复了“西沙设防计划”。

  9月底,海军决定派副参谋长刘华清组织海军司、政、后机关联合工作组,去西沙现场调研,以解决守备任务存在的问题。他和十几年来坚持西沙巡逻的猎潜艇、扫雷艇部队的指战员进行了座谈,还到南海部队听取了对西沙空中巡逻情况的汇报。回到北京,刘华清等拿出了《关于西沙巡防区需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报告》,经过中央军委批准,海军依据该报告制定了具体方案,按照当前急需和长远需要,分两步实施。对西沙群岛的长远建设,采取充分调查论证,搞好战略规划,逐步加以解决的办法,先后完成了建设舰船码头、开辟航道、修建机场等重点国防工程的论证施工。如今,这些项目一个个都已变成现实。向世界宣示了中国人民保卫、建设、捍卫南海主权、维护祖国海洋权益的坚强决心。

  西沙自卫反击战一年后,1975年5月3日,毛泽东对海军做了重要指示:“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我们海军只有这样大(指小手指头)。”5月23日,毛泽东又对苏振华关于海军发展的报告做了批示:“同意。努力奋斗,十年达到目标。”9月初,刘华清针对海军“十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写出了《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提出了八个建议,呈报邓小平并毛泽东。邓小平很重视,第二天就批给苏振华:“请你考虑一下,我看有些意见值得重视。”

  邓小平在1974年就讲过:西沙机场以后一定要搞,那里位置重要,可以前伸到南沙,控制南沙。要表明南沙的领海主权是我们的。要在南沙加强我们的军事力量。要加强巡逻以显示我们的国威、军威。从长远看,南沙斗争一定要放在很重要的战略地位。斗争实质是我国领土主权被他国侵犯,海上领土被分割,海洋资源被掠夺,这是直接关系我们的国家地位、民族尊严的原则问题。南沙斗争将是复杂的,打不打仗都会有激烈斗争,而且有时是多种形式交错的斗争,外交、政治、军事、经济手段并用或择其一二。南沙斗争也可能长期,也很艰巨。流血牺牲可能很难避免,需要周密筹划。根据邓小平的意见,最后刘华清形成了一份建议。1976年2月29日,邓小平阅后批示:“同意。”

  叶剑英和邓小平互相配合抓军队的整顿

  1975年1月中旬,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任副总理,叶剑英被任命为国防部部长。之后,毛泽东、周恩来正式提议由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在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形势下,叶剑英继续大力抓军队的整顿。1月,叶剑英写信给毛泽东,建议以西沙自卫反击战后成立的军委六人小组为基础,扩大组成军委常委会,并对常委成员的名单提出了具体意见。叶剑英的信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批准。中共中央发出文件,通知成立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会,叶剑英、邓小平等11人为常委,常委会工作由叶剑英主持。这次军委领导成员的变动,对军队和全国局势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在几次政治局会议上批评江青等人的错误。这些会议叶剑英都积极参加,积极支持邓小平。5月底至6月初,在邓小平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质问和批评江青一伙说:“你们批周总理、批叶帅,无限上纲。”叶剑英在发言中特别强调要请示报告,严守纪律。他指名批评江青等人说:“你们几乎重大的问题都不请示,主席、小平同志的批评是完全对的。”“你们要正确对待个人和组织的关系问题,以后凡是重大问题,都要提交政治局讨论。”

  随着军队整顿工作的进展,经党中央、毛泽东批准的军委扩大会议于6月24日至7月15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军委常委,军委各总部、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军事科学院和军委直属军事院校的负责人共70多人。会议由叶剑英主持,集中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和安排超编干部的报告》。7月14日,邓小平在会上就军队整顿和“消肿”问题做了重要讲话。15日,叶剑英做了会议总结讲话。会上,徐向前、聂荣臻等也都做了重要讲话,一致赞成邓小平、叶剑英的意见。

  中共中央于7月25日发出通知,将这两个讲话转发全党学习。叶剑英和邓小平还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向出席会议的大多数高级干部打招呼,把毛泽东对“四人帮”的批评,一条一条如实地讲给他们听;要求高级干部要听从毛泽东、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要注意形势,掌握动向,站稳立场,看清方向。这次军委扩大会议是解放军建设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特别是对于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稳定局势起到了直接的重要作用。它对数年后中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