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李捷:诗词书法两辉映
发布时间: 2014-02-11    作者:李捷    来源:光明日报 2014-02-07
  字体:(     ) 关闭窗口

  伟大的历史变革时期,不仅造就伟大的历史人物,也造就不朽的文化现象。毛泽东诗词和毛泽东书法,便是出自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的两个文化瑰宝,犹如孪生兄妹,在中华诗词艺术史和中华书法艺术史上绽放异彩。

  毛泽东诗词,将历史上的豪放、婉约两派熔于一炉,相得益彰,堪称一绝。其豪放,纵论千古风流人物,挥洒自如;走笔万里多娇江山,气吞霄汉。其婉约,情意缠绵又不失豪气相间,愁云泪眼更呼唤昆仑绝壁。豪放之中颇多细腻情思,婉约之中又见铜琶铁板,能将中华诗词之精妙集于一身者,唯有毛泽东诗词!

  纵观中华诗词,虽说是“诗言志”,但卿卿我我者,比比皆是。能突破“小我”而达于“大我”境界者,寥寥可数。毛泽东诗词,观其早期作品,尚有“小我”痕迹,愈往后便愈向“大我”发展,成功地塑造出“天兵”“鲲鹏”“昆仑”等“大我”形象。可以说,从“小我”升华为“大我”,又将“小我”融入全民族和全体人民的“大我”,这本身正折射出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当他把个人的奋斗同阶级的奋斗、民族的奋斗融为一体之时,产生的一种境界的升华,价值的升华。也正是在这种升华当中,实现了毛泽东诗词对中华传统诗词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变,使之迈入了新时代、新社会的门槛,而没有像有些人所预言的那样,被时代所淘汰。就这点来说,毛泽东诗词对中华诗词的振兴、普及和发展,功莫大焉!

  在中华文化中,诗与书早已融为一体。但是,一个杰出的诗人,同时又是别具一格的大书法家者,凤毛麟角。唯独毛泽东能够将二者兼于一身,使毛泽东诗词与毛泽东书法珠联璧合,堪称双绝。这不仅为许多人所仰慕,所倾倒,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学习、临摹。于是乎,不但毛泽东诗词为人耳熟能详,还成为众多书法家创作的载体——以毛泽东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越来越多。近代以来的大书法家,如郭沫若、赵朴初等,都创作过毛泽东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佳作。

  陶永祥君,师从欧阳中石先生,长期就职于中央文献研究室,曾经是我的同事。他怀着仰慕之情,以其长期积累的书法功力,将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一一书写,创作了《毛泽东诗词集钞》,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他要我写序以为鼓励,于是恭敬不如从命。谈些随想,是以为序!

  (本文系作者为《毛泽东诗词集钞》所写的序言)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