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从诫(1932.8.4-2010.10.28)
2010年10月28日下午4时许,梁启超之孙、梁思成之子,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协会创会会长梁从诫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八岁。
梁先生走了,但他生前播下的绿色种子,已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舒枝展叶;他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富有远见的绿色理念、身体力行的环保义举,将激励更多人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宁愿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
梁先生生于1932年8月4日,父母给他起名“从诫”,是希望他能成为像北宋李诫那样的建筑学家。后来,他考清华建筑系时差了6分,遂改学历史(当时清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即为梁思成)。大学毕业后,他主要从事历史方面的教学、研究。1988年,他辞去公职,应聘到民办中国文化书院任教授。从1989年开始,他连续四届任全国政协委员。
1994年3月31日,已是62岁的梁先生深感中国环保问题之严重,和几位志同道合者创办了中国文化书院.绿色书院——即蜚声中外的自然之友。自然之友以“保护自然、善待自然”为宗旨,以开展公众环保教育为己任,以与政府的良好合作为基础,竭力推进中国的环保事业。
季羡林先生曾说:“从诫本来是一个历史学家……然而,他不甘心坐在象牙塔里,养尊处优;他毅然抛开那一条‘无灾无难到公卿’的道路,由一个历史学家一变而为‘自然之友’。这就是他忧国忧民忧天下思想的表现,是顺乎民心应乎潮流之举。我对他只能表示钦佩与尊敬。宁愿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
季先生所言不虚:十六年前,公众的环境意识还非常薄弱,更谈不上公众参与;如今,绿色的种子遍布大江南北,公众参与已成时尚,数以万计的民间环保组织成为不可或缺的环保生力军:滇金丝猴赖以生存的原始森林免于刀斧,藏羚羊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繁衍生息,北京的污染大户首钢迁至曹妃甸,铺在圆明园湖底的防渗塑料膜成为笑柄;敏感建设项目环境公示已成惯例,公众的环保知情权、监督权有了法律的保障……
梁先生的环保义举,赢得广泛认可:地球奖、大熊猫奖、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使者、北京奥组委环境顾问、《南方人物周刊》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2005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亚洲环境奖……
梁先生没有沾沾自喜,他把荣誉归于集体。2000年8月,梁先生荣获菲律宾雷蒙.麦格赛“公众服务奖”,对方通知他携夫人去领奖,但最后随他前往的,是自然之友的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