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理达的母亲:巾帼英雄李德全
李德全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她1896年生于北京市通县(现北京市通州区),1904年在教会的资助下开始读书,1915年升入北京私立协和女子大学。1919年毕业后,回到贝满女子中学任教。1921年担任北京基督教女青年会学生部干事。 1923年,冯玉祥原配夫人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留下了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冯玉祥中年丧妻,子女还未成人,需要重新建立家庭。当时,由于他握有重兵,举足轻重,因此许多显贵都想和他攀亲。为了拒绝显贵们的拉拢,冯玉祥将军给自己定了三条择偶标准:一是不许穿绫罗绸缎,只穿粗布衣裳;二是会纺纱织布;三是要精心抚养前房子女。对于这三条,贵家小姐们当然无法接受。冯玉祥的择偶标准也在当时传为美谈。当时,李德全在贝满女中讲课,而冯玉祥勤勉好学,经常和其他人到贝满女中听李德全的课,对李德全颇有好感。李德全对冯玉祥的人品也十分赏识。这样,在第7旅旅长张之江的介绍下,1924年2月,冯玉祥与李德全终于在南苑举行婚礼,结为夫妻。 婚后,李德全在做好贤内助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活动。1936年,在南京组织“首都女子学术研究”。抗战时期,出任战时儿童保育会副理事长、中苏文协妇委会主任。抗战后,被选为中国妇女联谊会理事会主席。 1948年9月,冯玉祥将军在黑海遇难。同年11月,李德全女士带领子女回国。她出席了第一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建国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国家体委副主任等职。
她是中国第一位卫生部女部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卫生部部长。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新中国第一任红十字会会长。著名爱国人士冯玉祥先生夫人。
丹心赤化冯玉祥
1924年2月19日,在北京陆军检阅署所在地的南苑,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正在举行。新郎是当时手握重权的北京陆军检阅使冯玉祥,而新娘则是毕业于京师女子协和大学的才女李德全。
可以说,冯玉祥从一个旧时代军人转变为革命军人,李德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帮助冯玉祥领会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她把孙中山赠冯的《建国大纲》一书的装订线剪断,挑灯夜读,悉心研讨。1926年5月,为寻求革命真理,她还陪同丈夫来到十月革命的故乡苏联。苏联一年的见闻,使李德全受到了很大的启迪。李德全的进步引起了国民党右派势力的愤怒。他们制造舆论,说她“游俄归来,信仰忽移”,说她“赤化了冯玉祥”。她却坦然置之,走自己的路。
1933年,李德全积极支持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开赴抗日前线。8月在蒋介石派重兵威逼下,冯玉祥卸下戎装,含恨离开战场。李德全随冯玉祥再度退隐,重登泰山。
一到泰山,李德全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兴办教育事业上。她变卖了结婚时亲友赠送的全部首饰,协助冯玉祥在泰山办起了15所小学,相当数量的学生后来参加了八路军和地方抗日游击队,成为抗日战争的骨干力量。
为抗战奔走呼号
抗战时期,李德全在重庆积极从事救亡运动。她一边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一边领导妇女运动,抢救难童及伤病员。当时,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提议,要尽快组织起一个抢救难童的机构。1938年3月10日,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正式成立。大会选举宋庆龄担任理事长,李德全担任副理事长。随着难童的增加,资金匮乏问题日益紧迫。李德全见人就开口,只要开口,总有收获。她曾说:“我一见能捐的人就脸红,他们一见我就头痛,头痛对脸红,我的捐册又撕下了一页。”
在李德全为首的保育会成员的积极努力下,在湖北、四川、重庆、湖南……包括延安和香港等省市50多所保育院相继建立,收容教养儿童3万余人并带头认捐511名儿童的生活费用(每个儿童1年生活费为60元),还把多年积存的钱款捐献给儿童保育事业。
此外,李德全还在重庆担任中苏文化协会妇女委员会主任、中国妇女联谊会主席等职,广泛团结妇女参加爱国民族战争,推动各大城市的儿童教育和保健事业,使中苏文化协会妇女委员会成为中共南方局妇女组领导重庆妇女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她还协助冯玉祥在重庆成立了“全国基督徒节约献金总会”(后改为“中国国民节约献金运动”),亲自到各县募捐抗日经费。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丧夫失女志不摧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冯玉祥携妻女以考察美国水利为名出国远行,与蒋分道扬镳。
1948年初,冯玉祥和李德全就20年来对蒋介石的亲历见闻撰写了《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专揭蒋介石的老底和伤疤,并在美国公开反蒋。蒋介石大为震怒,立即下令要冯玉祥回国,被拒绝后,就吊销了冯玉祥的护照,开除了他的国民党党籍;派特务到处跟踪他。
美国政府见蒋介石不高兴,便对冯玉祥一家下达了逐客令。
1948年7月31日,冯玉祥、李德全一家冲破国民党特务的重重围困和迫害,踏上归国的征途。不幸,途中遭遇海难,夺走了冯玉祥将军和小女儿晓达的生命。
冯玉祥将军黑海遇难的噩耗传出后,舆论震惊。毛泽东和朱德致电李德全表示哀悼。李德全收到唁电,当即复电:“冯玉祥将军不幸于9月1日下午3时在黑海‘颇毕达号’轮船上被焚逝世。我俟健康恢复后即返中国,继续为民主而奋斗。”
不辞劳苦送瘟神
1949年10月19日,在政务院首批部长任命书中,李德全出任卫生部部长。她和史良一起写下了中国女性担任国家部长的第一页历史。
在人民卫生工作的开创时期,她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特别是增强儿童一代的身体素质等问题。
十几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消灭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霍乱,天花、鼠疫、性病、血吸虫病、麻疯病等主要流行病。当年,为庆祝消灭吸虫病,毛泽东即兴写下了后来传颂大江南北的《七律·送瘟神》。李德全还特别注意加强和发展各级医疗机构的工作,使全国在较短的时间里新增数以万计的病床。同时各种医学院校培养了大量医护人员和医疗干部,医学科学研究和中西结合取得重大进展……这一切,都浸透着李德全辛勤的汗水。
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1982年发表的《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李德全》一文中如是评价:“她两任全国妇联一、二、三届副主席,虽是兼职,却很尽职,她把卫生工作和妇女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她对人民卫生事业和妇女解放事业的一大贡献。”
1972年4月23日,在“文革”动乱的岁月,李德全不幸与世长辞。1982年,邓小平在接见冯玉祥、李德全的子女时说:“李德全大姐是一位很好的同志,我们也很怀念她。”
(本文摘编自人民网和华龙网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