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教影响看,自美国到中国传教至今,中美关系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830年到新中国成立。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尼克松访华。 新中国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了美国人眼中“反基督教”力量,同时中国教会走上“三自”爱国道路,宗教问题引发的嬗变加深了中美之间的隔阂。第三阶段是从尼克松访华到冷战结束。虽然中国教会重新恢复了公开的宗教活动,并开始考虑基督教的重新“定位”,但美国基督教徒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敌对”态度,而是认为,中美走在一起体现了基督教的“外交智慧”: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然后再打击次要敌人。第四阶段是冷战结束至今,这个阶段又可分为克林顿执政和小布什执政两个时期。克林顿时期,中国一度被美国基督教分子视为“邪恶势力”的代表,出台了《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但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更加务实的内外政策,使美国人回到了将中国拉入西方体系并在体系内改造中国的策略;小布什时期, 美国基督教右派势力急剧扩张,并主导了美国外交政策,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仅次于伊斯兰世界的准敌对势力,对基督教文明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一直没有放弃对中国的围堵打压。
(原文题为《全球化背景下基督教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全文约 90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