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宗教史
全面看待宗教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09-10-27    作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0-27
  字体:(     ) 关闭窗口
   10月13日,“现代社会与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以中日佛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为重点,从佛教对中日社会的适应和贡献来看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多位佛学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与会专家认为,宗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发展、意义及作用等问题在冷战后的国际社会中受到特别关注。人们对宗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在认识和评价上观点呈现多元化,分歧颇大,难以达成共识。现在人们对宗教的关注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多个层面上,往往带着一种问题意识来认识宗教。而不同宗教甚至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则以开放或封闭、进步或保守、接近或疏远、融入或排拒、适应或抗争的不同态度与现代社会接触、交往、磨合、调适。从整体来看,社会与宗教的关系还没有达到理想意义上的和谐、共融,当人们讨论“文明的冲突”时,更多地关注宗教冲突或因宗教缘由所引起的社会冲突,这与宗教信仰者所追求的宗教是对现实苦难、动乱的超脱,是对世俗社会的超越形成了强烈反差。
  与会学者表示,在注意宗教对社会政治难以避免的卷入及由此引发的矛盾、冲突时,同样也应该看到宗教对人类文化的积极参与和重要贡献。宗教中的“成佛”、“成道”,正是对现实社会困境的“觉悟”和“超越”,其“超凡脱俗”既是从社会苦难中解脱,更是对有限人生的“救渡”。人们要看到宗教卷入社会的另一面,即宗教非常积极地参与人生的重建、促进人心的新生,以达成人类社会的和谐、平安与进步。
  此次研讨会以“东方智慧”为特征的佛教作为关注现代社会与宗教问题的切入点。专家表示,源自印度的佛教虽然不是中日两国最核心的文化代表,但是在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古代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中,佛教就起过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国的政经、文教、哲学、史学、建筑、艺术、医药等文化就是通过佛教的传播被介绍到了日本,迄今为止,中日佛教之间的近亲血缘关系并没有断绝。中日两国之间通过深入的佛教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两国包括佛教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与发展,将为两国持续开展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注入互信、友情和动力。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日本东洋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佛学院等单位的近70位专家学者与会。(绯村)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