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视角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救助政策发展呈现出间断—均衡模型的非线性变迁特征。在跨度近七十年的变迁中,社会救助出现了三次政策剧变的间断期。根据间断—均衡理论中对政策变迁制度—价值的归因分析,本文结合我国国情与社会救助政策变迁历程对该分析框架进行了修正。以我国社会救助政策自上而下强制型变迁的整体特征为前提,意识形态、执政者价值选择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引发间断性变迁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导致政策形象与政策场域之间的强化或冲突,造成了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均衡期与间断期。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政策变迁历程、分析变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社会救助政策发展趋势的构想。
全文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