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社会生活史
我国农民工问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 2010-02-02    作者:吴海峰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02-02
  字体:(     ) 关闭窗口

  农民从农业走向非农业、从农村走向城市,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之路,也是世界性普遍规律。对我国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不仅直接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且关系工业化、城市化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关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我们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了解农民工问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这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农民工形态的历史演进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我国作为有数千年传统的农业大国,实现现代化。自然有从传统浓重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型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大量农民逐步脱离乡村土地、转变为准产业工人、转变为正式产业工人。尽管“农民工”一词首次出现在1984年。但“农民工”所体现的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事实上一百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对于农民工形态历史演进过程,我们大体可以把它分为新中国成立以前、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来三大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

  自近代开始,特别是洋务运动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就开始不断向城市转移就业。近现代,规模较大、影响较深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发生在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爆发,即l9121937年的25年间。辛亥革命,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瓦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由此我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大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工业工人。据不完全统计,l918年全国工人人数共计达l74.9336万,其中制造工厂工人63.8641万、运输工人22.1811万、矿山工人53.0885万、市政工人l2万、政府直辖工人2.164万、外国工厂工人32.4362万。也有人估计,1920年代初期,全国工人已达200万左右,其中机器工厂工人为144.5万、矿业工人为42万、交通工人为20万,共计206.5万。当时我国产业工人的产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机器工业、交通、纺织、矿业等几个主要产业部门。大量农民走出家庭、离开农田,来到车间里、机器旁,汇人工人阶级洪流。毛泽东在上世纪20年代对我国社会各阶级进行考察分析后认为:农民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工业市场的主体”,这个论断是有充分依据的。

  近代我国农民工的形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早期产业工人的来源主要是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第二,农民工主要来源于离城市不远的农村地区:第三。在外国资本和官僚买办资本胁迫下的民族工业资本对工业劳动者的吸纳力很低;第四,新中国成立前农民进厂工作后就与城市工人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同工同酬。那时候没有“农民工”这一说。转移进城就业的农民,或是举家人迁、或是在城成家,多数完成了职业和地域的彻底转移,所以很快适应和融入了城市生活,完成了由农民到市民的“蜕变”。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这20多年间,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大起大落,但总体上规模较小。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7年,是农业劳动力转移既离土又离乡比较有代表性的时期。1949--1952年,适应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需要,国家采取让农村居民向城市自由迁移的政策,大量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工矿企业。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开始了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一方面全国工业建设轰轰烈烈,另一方面大量农民进城。统计表明,1952年全国城市人口7000万人,1957年增加到9949万人。五年间,有近3000万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市民。这个阶段,城市化程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但到20世纪50年代末。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比重陡然上升,从1957年的l8.8%猛然上升到1958年的42.1%,而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从81.2%陡然下降到57.9%,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人数从1957年的4442万增加到l958年的11110万,一年时间增加了6668万人。当时是我国极不正常的“大跃进”时期。为了尽快实现超英赶美的目标,我国在农村招收了大量劳动力参加工业生产。但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引发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饥荒,结果又把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遣返到农村,使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在60年代初又恢复到50年代中期的水平。由于粮食供应紧张,城市就业困难,政府还把大量城市人口迁移到农村,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据统计,从1962--1979年,全国共有l776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加上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使这一阶段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大量增加。从1952年到l978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从l.73亿增加到2.83亿,增加了64%。

  除了这个不正常阶段之外,在这一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是很小的,主要是由于农业集体经营制度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此外,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轻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发展严重滞后,也使就业机会增加有限。13]另一大因素,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的投资大,提供的就业少,无法大量安排劳动力,必须限制农民进城就业。以l958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我国采取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政策,由此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国家确立了城市的高就业、低工资及基本生活用品低价政策,城市职工享有工资以外的口粮供应、医疗、养老、子女就学就业等福利制度,以及旨在阻断农民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就业和迁徙的户籍制度。这样,就形成了从户籍、就业、教育、卫生以及生活福利等方面的一整套城乡分割制度。一方面通过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从农村低价取得农产品,另一方面又严格把农业富余劳动力控制在农村。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又逐渐强化了这种城乡二元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的那段时间,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当今人们所谓的农民工。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人民公社不光办农业,也办工业。由公社办的工业企业称社办企业,由生产大队或生产队办的工业企业称为队办企业或村办企业。这些社办企业、队办企业、村办企业中的“工人”,干的工作是工业劳动性质,但身份还是农民,跟其他社员没有区别,也是按工分分配。这些工人实质上就是当今人们所说的农民工。

    1. 从“两栖”到“三栖”:农民工生存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2. 逆成长: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的十年变化(2006~2015)
    3. 科学分担好农民工市民化各项成本
    4. 多举措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5. 农民工市民化与化解房地产库存
    6. 城镇化离不开农民工市民化
    7. 孙中伟:城市化道路不能忽视农民工主观意愿
    8. 应重视并缓解农民工短缺
    9. 农民工市民化和农村发展同等重要
    10. “托达罗悖论”的反思与农民工市民化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