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社会变迁史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育水平变动关系再探索
发布时间: 2018-06-01    作者:陶涛 金光照 杨凡    来源:人口研究 2017-11-29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文章利用1982、1990、2000、2010年4次中国人口普查计算数据和学者调整数据,考察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本文简称各省(区、市))TFR和相应年份HDI之间的关系,发现各省(区、市)HDI迅速提高、地区差异不断缩小,TFR不断下降、地区差异也不断缩小,HDI与TFR呈现负向关系,且这种经济社会发展对生育水平的抑制作用在逐渐降低。进一步将各省(区、市)按生育政策类型划分后,各类地区两变量依然呈负相关,并未出现尾部上翘或呈"反J型",尽管上海、北京、天津市在2010年的HDI已经达到0.788以上的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中国目前尚未达到类似西方部分发达国家生育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自动回升的阶段。如果政策不调整,全国各省(区、市)生育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还会继续下降,尚未触底,及时放开政策能有效抑制TFR进一步下降。 

  全文见附件 

  1.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育水平变动关系再探索_陶涛.pdf
  1. “错批马寅初,多生三亿人”背后的若干事实探讨(一)
  2. 蔡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3. 对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估计
  4. 论20世纪60年代初的文艺思想与政策调整
  5. 迟福林:改革攻坚 要防三种“取代”
  6.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演变及其效果:2006—2018
  7.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效果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