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社会变迁史
中国住房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社会效应
发布时间: 2022-10-20    作者:李国庆 钟庭军    来源:社会学研究 2022-07-20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住房制度总体上经历了单位住房福利制度、住房商品化萌芽、住房全面商品化、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启动四个阶段。1949—1957年,国家承认住房私有权,公共房产与私人房产并存。1958—1978年,形成了公有住宅占主导的所有制结构,以单位为主体的住房分配制度实现了住房供给的最低保障。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了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商品化取代了单位福利住房制度,职住一体的城市空间开始分离,新的居住区逐步形成。进入21世纪后,低收入者群体的住房问题日益凸显。由此开始的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彰显了中国式共享发展的理念。2007年后,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重点从商品房市场延伸至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的体系建设初步完成,制度法规逐步完善,覆盖层次不断丰富。作为一项关系民生的重要社会政策,住房保障覆盖面已从本地居民扩展到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新市民群体。分层有序地实现住房品质提升需求和基本住房保障需求,不仅是住房体系健康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城市社会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全文见附件

  1. 中国住房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社会效应_李国庆.pdf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