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科技史
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巡礼
发布时间: 2010-05-24    作者:张炳升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5-24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樊代明(中)和他领导的科研团队,经过18年艰辛探索,在胃癌研究及预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创新性研究成果获得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资料照片)

   2003年,在“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我国迅速集聚起一支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开始吹响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集结号……。

  国家工程,助推创新领军人才

  2009年,清华大学的王晓慧研究员站在聚光灯下,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其实,在学术圈内,她早已声名鹊起。

  在功能纳米材料等研究领域,王晓慧颇有建树,先后发表论文近1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9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先后承担4个国家“863”、“973”项目。

  王晓慧只是2009年清华大学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19位教授之一。据清华大学人事部门介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对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清华大学共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1人、讲座教授51人,人数居各高校之首。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筹资于1998年实施的高层次人才计划。自2008年起,新一期计划由教育部单独组织实施。

  教育部人才发展办公室提供的一份材料表明,全国高校共聘任长江学者1552人,其中特聘教授1040人、讲座教授512人,22名华人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54名长江学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有11人,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研究员说:实施人才工程是许多国家打造人才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经验。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国家重大工程,可以从战略上关注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组织实施一系列具有引领性、创新性和示范性的重大人才工程,已经积蓄并呈现出强大的力量,凝聚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

  在“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高层次国家人才工程的推动下,在“863”、“973”以及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下,一批承担项目的科技人才迅速成长,“十五”期间,数十位“973”、“863”项目的科技骨干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创新基地,打造青年生力军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源头抓起。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以国家创新基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创新科研环境中,锤炼一支能打硬仗的科技生力军。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万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2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30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者806人,占全国总资助人数的40.2%;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14个,占其所有资助项目总数的57.9%。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姚建年研究员说:大力培养科技后备力量,应该成为我们推动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只有努力构建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学科体系,使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获得感性认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科技队伍输送合格、优秀的后备力量。

  几年来,依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创新基地的先进科研设备和雄厚科研实力,后备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2008年,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5万人。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00多个站点,每年进站博士后超过1800人,约占全国流动站博士后总数的四分之一。

  ——2009年,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培养研究生5789人,其中硕士4455人,博士13347人;为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培养各类急需人才56.0156万人。

    1. 科技要更好地承担起支撑和引领中国发展
    2.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解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3. 促进计量发展 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4. 把握“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取向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