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文化建设
回眸国徽设计的若干细节
发布时间: 2012-11-15    作者:陈宇    来源:国史参阅 2012-11-15
  字体:(     ) 关闭窗口

  国徽为何未能与共和国同步诞生

  新中国成立前夕,选定国徽纳入筹备开国大典的重要议程。但国徽却未能与共和国同步诞生。开国大典之前,国徽图案的征稿工作与国旗、国歌的征稿同时进行。在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发布的《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中,明确提出了对国徽设计的要求:“()中国特征;()政权特征;()形式须庄严富丽。”

  194985,政协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决定聘请徐悲鸿、梁思成、艾青三位专家为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顾问。

  截至820,共收到应征国徽图案稿件112件,各种图900余幅。其中有清华大学营建系的10个方案,有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周令钊等著名教授及政协工作人员钟灵的方案。但与国旗图案相比,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构思上均有较明显的差距,应征者多数把国徽想象或设计为普通的证章、纪念章。政协代表对国徽图案所应包含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也存在一些分歧,影响着国徽的征稿选定。

  824,第六小组开始讨论国徽应征图稿。大家认为“收到的作品太少,且也无可采用者”。最后的意见是“另请专家拟制。俟收到图案之后,再行提请决定”。

  9月初,毛泽东看到征集的国徽图案后也认为不够理想,指出:“国旗上不一定要表明工农联盟,但在国徽上应当表明。”914,第六小组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为国旗、国徽的设计确立了一个带有方向性的重要标准。

  925,张仃、钟灵提出了五个与政协会徽相似的国徽图案,说明书写道:“齿轮、嘉禾的结合,代表工农联盟。”“衬景及五角红星,代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及共产主义的光芒普照全球。”“地球上面将我国版图显露出来,表现了我国特征——地域辽阔广大。”

  经过反复讨论,大家仍不满意。毛泽东也感到这件事不能急,他说:“国旗已经决定了,国徽是否可以慢一点决定。原小组仍继续设计,等将来交给中央人民政府去决定。”经过酝酿,代表们一致同意国徽图案暂不提交政协大会讨论,留待将来由中央人民政府确定。大会主席团最后议定,邀请专家另行设计国徽图案。清华大学教授林徽因、莫宗江提出的国徽图案也被要求修改并参加复选。

  927,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旗、国都、纪年、国歌四个决议案。这样,101开国大典时,历史镜头中的天安门城楼上没有出现国徽。国徽的缺位,充分反映了新中国领导人的慎重态度和求实精神,为后来圆满设计国徽图案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对新中国国徽的思想导向和图案定式作用

  1931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有国徽。图案是左边一支麦穗和右边一支稻穗(有时简化为左右各一支带芒的麦穗)组成圆环状,这两支嘉禾(稻麦穗)上部相会处有一个五角星,两支嘉禾环绕中是一个圆形地球仪图案,地球仪图案上是镰刀锤头图案。这对新中国国徽具有重要的思想导向和图案定式作用。

  19491023,清华大学教授林徽因、莫宗江提出的国徽图案,经过邓以蛰、王逊、高庄、梁思成的协助,又提出修改方案:“拟制国徽图案以一个璧(或瑗)为主体;以国名、五星、齿轮、嘉禾为主要题材;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而成图案的整体……璧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器,周礼:‘以苍璧礼天’……《荀子·大略篇》说:‘召人以瑗’;以瑗召全国人民,象征统一。璧或瑗都是玉制的,玉性温和,象征和平……大小五颗金星是采用国旗上的五星,金色齿轮代表工,金色嘉禾代表农……”可见,此时的设计已经比较接近后来确定的国徽样式。

  1950年元旦刚过,国徽设计工作全面展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决定邀请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分别组织人力对国徽方案进行设计竞赛。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分别组成了由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组和以美术家张仃为首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展开了设计竞赛。

  共和国的第一个春天里,中央美术学院专家又提出一个仿政协会徽形式而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国徽图案。该方案的突出特点是色彩鲜艳、风格写实的天安门,形象是斜透视。

  611,国徽组召开会议,对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进行讨论,商议修改的基本路子。这次会议原则上通过国徽采用天安门图案。此后,清华大学营建系与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设计竞赛。

  615,张仃拿出了新设计的国徽图案(张光宇、周令钊提供技术意见,曹肇基助理绘图):“一、红色齿轮,金色嘉禾,象征工农联盟。齿轮上方,置五角金星,象征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齿轮嘉禾下方结以红带,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国家富强康乐。三、天安门——富有革命历史意义的代表性建筑物,是我五千年文化、伟大、坚强、英雄祖国的象征。”

  清华大学营建系经过几轮设计,反复修改,拿出了新的国徽图案,代表工农联盟的三个基本元素(工、农、联合)、四个基本构件(齿轮、麦穗、稻穗、红绶带)的组合布局,独具匠心。一是齿轮的设计。从图案低端中心位置最初设计的是圆形玉璧或大空的玉瑗简化为圆形齿轮,既体现了工人阶级在新中国国体中重要地位的喻义,也隐玉瑗于齿轮中,优化发展了红绶穿瑗成整体图案的原创意思路。二是嘉禾的设计。考虑到中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南方的主要农作物则是稻谷,两种农作物都必须得到表现,因此在图案设计中把麦穗、稻穗各分作两束,在图案中分为内外两圈。外圈为麦穗,内圈为稻穗。为了避免在视觉上产生散乱的感觉,巧妙地用由齿轮中心穿出的延长绶带捆扎的方法,使两束稻麦穗形成一个整体出现在图案中。这个设计灵感显然来源或参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的图案。

  620,政协国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国徽方案,这也是国徽审查小组最后一次评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案。两张草图主体内容相差不多,如都有天安门,不同的是,清华大学设计的是正面投视图像,颜色是金色和红色两种;中央美院设计的是从侧面斜视的投视图像,颜色是五彩的。会议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的国徽方案中选。

  621,国徽审查小组负责人马叙伦、沈雁冰向政协全体大会提交了审查报告。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同意国徽审查小组的报告和所拟定的国徽图案。之后,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又根据周恩来的建议,对稻穗造型细部形象作了局部改进,重新绘制了整幅的国徽完整图案,送交国徽审查小组。

  628,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设计图案的说明》,正式决定了国徽图案,国徽设计取得圆满成功。

  立体模型国徽是政治性、艺术性、自然性和历史性的完美统一

  国徽图案定下来后,梁思成向中央力荐由清华大学营建系雕塑教授高庄来完成国徽立体浮雕模型的设计塑造任务。高庄反复揣摸发现,平面图案个别构件的位置、红绶带的动感以及麦稻穗的弧度与造型要做一些修改,才能使国徽尽善尽美。生性耿直的高庄本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艺术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给毛泽东写了一封态度诚恳、意见直率的信,认为国徽方案中尚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直言:“主席,你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不是一个艺术家……”毛泽东同意了高庄的修改意见。高庄率领助手夜以继日地工作。经过一个半月的辛勤劳动,完成了国徽浮雕模型的设计和塑造工作。相对于平面图案,高庄设计的立体模型国徽在艺术上更加臻于完善:禾穗并列向上,或刚或柔,象征着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共存和蒸蒸日上;红绶带有规律地穿梭,与天安门城墙呼应,给人以坚强、安定的印象。此外,对天安门的大小、华表的位置等也做了一些修改。

  818,国徽审查小组审议通过了国徽浮雕模型。其后,莫宗江据此浮雕模型,绘制了国徽方格墨线图和国徽断面图。接着,高庄又夜以继日地连续工作近一个月,在9月中旬完成了国徽浮雕造型的制作任务。定型后的国徽立体模型是政治性、艺术性、自然性和历史性四个标准的完美统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雄伟气魄和时代精神。

  1950920,毛泽东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庄严、神圣、富丽而且完美无瑕的国徽,在1950年国庆节挂上天安门城楼。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