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群众文化建设史
李汉秋解读端午节来源及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 2010-06-17    作者:张晞    来源:光明网 2010-06-17
  字体:(     ) 关闭窗口

   主持人:艾叶一般家家户户都会采来挂在门前那种传统。

   李汉秋:有的就是很简单的挂在那里,有的是剪成虎状,或贴在门前,这叫艾虎,跟艾虎相配的是菖蒲,为什么叫菖蒲呢,因为它是一种长条,叶子中间还有一条基,因为长的东西它要有一个基才能撑的起来,形状像一个剑,所以叫菖蒲,菖蒲它也是要辟邪,要挂在门口,是一个剑,那些瘟神,鬼,看到这个剑就害怕,我们现在天安门上面不是有菖蒲盒吗,菖蒲它是有香味的,它这种香味可以使蚊虫。

   主持人: 就像咱们现在用花露水一样的。

   李汉秋:它可以驱赶这些蚊蝇,所以菖蒲它是一种芬芳性的东西,就可以辟邪。

   主持人:本身也有提神醒脑的功能吧。

   李汉秋:有,它有一种药性在里面,加上又是剑的形状,辟邪就更好了所以艾虎,蒲剑,门口挂着艾虎,蒲剑,又有老虎在这守着,又有剑保护着,百病不会生了不会进来了实际上都是一种迎接夏天的一种消毒,防病。

   主持人:就是从卫生防疫的角度来过这个节日的。

   李汉秋:再加上健身活动,像刚才讲的龙舟竞赛,龙舟就是一种体育活动,加上到外面去游览,到水面去游览,这些一边防疫,一边健身,这个是端午节很普遍的意义,就是为什么大家要过这个节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时令的需要,夏至将到,天气暖和,防疫健身,事实证明我们现代生活还证明,这个时候确实是疫病容易发生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这种节日,它适应天时,适应天人的相应,天人的和谐,采取一些保健措施,这很符合科学的,至于古人加了一些传说色彩,送瘟神的什么,可以理解,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还不能科学的解释一切,加一些东西,甚至带一点迷信色彩的,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它的核心是合理的,科学的生活,这个是核心,这个核心是应该继承的,应该发扬的,这是说到来源的两个层次。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就是跟自然相关联的一些内涵,一些文化,都要加上许多人文的内涵。

   主持人:对,人文内涵其实是最重要的。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李汉秋:不加人文内涵总觉得这个节日的意义不够充分,刚才讲前面两点,都是跟自然相关的,人在这里应该汲取什么,在做人上从这里汲取什么,中国的传统都要加上这样内容,都要跟自己当地周围环境中间的楷模联系上。我们一次讲清明它就跟介子推联系上,在北方是一个火字,而在南方水网地区,出现几个都是跟水有关系,屈原,在湘楚就跟屈原联系上,到了苏州就跟伍子胥联系上,到了浙江,浙江有两个,一个是越王勾践联系上了,一个跟孝女曹娥联系上了,就当地的一些贤人,曹娥是孝女,孝的楷模,所以在浙江浙东上谕那一带,原来一条河不叫曹娥,为了纪念曹娥孝女,流往浙东的一条江,曹娥的父亲被洪水淹死了,淹死了,他独生女曹娥非常孝敬父亲,就沿着江上下找父亲的尸体,据说是十七个昼夜,沿江哭,叫唤她父亲的名字,他父亲叫曹旭,十七天过去了都找不到父亲的尸体,这时候曹娥心生一计,她把自己穿的衣服,脱下来,扔到河里,扔到江上,默默祷告说,上天如果可怜我,我父亲如果有灵的话,就在我丢下去的地方有一个显现出,我的衣服会沉下去,有一个符号,她衣服扔下去之后,果然她的衣服沉下去了,曹娥就奋不顾身的跳下去了,要去寻找她父亲的尸体,跳下去之后,有的说三天三夜,有的说五天五夜,果然曹娥抱着她父亲的尸体,浮上来了,就在衣服扔下去那地方浮上来了,浮下来以后,三天五天过去了,都已经是冰冷的了,当地的老百姓就纪念曹娥,在曹娥江边上立个庙,表示对这个孝女的推崇,立了碑,而且把这条江就叫曹娥江,现在这个庙碑还在,江还在叫曹娥江,据说曹娥跳下去那天就是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后来五月初五这天就纪念曹娥。越王勾践练水兵的地方,也是浙江的,还有一个传的广的是苏州那一带,说是纪念伍子胥的,伍子胥大家喜欢听戏的话,伍子胥出昭光,这个人有一种豪气,他是战国时候的,他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杀害了,他父亲哥哥都是很忠诚的,楚平王听信谗言杀害了,伍子胥没有死,就立下自愿,要报仇,后来也人诗,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他就投奔吴国去了,吴国阖闾,他后来就打下楚国的都城,这时候伍子胥就带着兵到了楚国都城,打下楚国都城,这是时候楚平王已经死了,他怎么报仇呢,把楚平王的墓挖开,把他尸体拉出来鞭打三百,挖墓鞭尸,后来这个故事很有名,报仇的一个代表,鞭尸,你死了以后我还鞭打你来泄那种怒气,大丈夫的豪气,后来许多帝王都怕死后还被人家鞭尸,都搞一些你找不到我的墓,这个伍子胥头一个报仇的行为,他辅佐吴王阖闾打越国,按照伍子胥的主张是一下子把越国灭掉,而当时的夫差,吴王已经阖闾不是,是夫差,他听信谗言就是让勾践回国去了,伍子胥就反对这种做法,那这种放虎归山将来肯定后患无穷,吴王就很不高兴,把他贬了,贬了伍子胥一气之下,让人把他的眼睛挖下来,挂在苏州的东门,我要两眼亲自看见越军怎么灭的吴国,伍子胥做的这件事也是非常的有名,壮观的举动,挖下两只眼睛,挂在城门上,看你吴国怎么被灭亡的,这个吴国夫差听了这个话气坏了,就下令把伍子胥尸体抛到钱塘江去,把伍子胥的尸体抛到钱塘江这天就是五月初五,据说尸体被抛到钱塘江之后,伍子胥怒气未消,化作波涛之神,每年这个时候波涛汹涌,为什么钱塘江的大潮那么汹涌澎湃,那是伍子胥的怒气,看这三个故事,都是表现伍子胥那种作为复仇之神,那种怒气,那种豪气,大丈夫的气概,所以古代也很赞赏这种大丈夫气概,这个比起屈原来要逊色。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是倾向于纪念屈原。

    1.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解读: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
    2.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解读
    3. 市场经济模式多样性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4. 现实重大理论问题深刻而通俗的解读
    5. 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关系的创造性解读
    6. “焦裕禄在1966”:宣传学习情境的历史解读
    7. 让人人生活充满阳光——温家宝端午节假期在北京看望群众纪实
    8. 神舟十号航天员从太空送来“端午节快乐”祝福
    9. 把握“两学一做”的文化内涵
    10. 以文化内涵彰显城市底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