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群众文化建设史
李汉秋解读端午节来源及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 2010-06-17    作者:张晞    来源:光明网 2010-06-17
  字体:(     ) 关闭窗口

 

重新找回有文化内涵的民俗

   李汉秋:这个文化内涵要把它重新找回来,否则年轻人觉得我随便在街上买一个粽子吃,有什么意思。

   主持人:而且我不一定过节吃,我什么时候买都会有,失去了那个意味。

   李汉秋:而且现在许多事情商业运作是不可缺少的,市场的因素是可以出境的,节日的繁荣的,但是如果过分的商业化,过分的市场炒作,它也会影响节日的文化内涵,所以什么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你超过这个度了,完全变成一种商家的炒作了,那也失去文化原味了,原来的文化蕴涵也少了,原来我们在端午节还有许多民俗,许多有意义的,有文化内涵的民俗给年轻人,给儿童都留下很深刻印象。

   主持人:是,我小时候端午节印象特别深,因为我算是北方,但是除了划龙舟这个不太明显,但是其他习俗特别多,比如说每到端午节的时候,会买香包,各式各样的香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用一纸盒包成粽子的形状,然后缠上五彩的颜色,向草粽子形状的香包,还有一种像小扫帚的一个形状,我不知道好像也是用艾叶编的一个什么东西,也是五彩线缠上,如果挂在身上,那时候传统说是如果要是端午节下第一场雨之后,一定要把那个袋子,小扫帚五彩线摘掉,扔到雨水里,这样你一年的病痛,灾难都会远离你而去,就是一个非常良好的祝愿。还有一个印象特深的就是我们除了吃粽子之外,家里还会煮红鸡蛋,煮了之后,还在上学,就会带着好几个,到学校之后,下了课之后,同学就会把你的鸡蛋拿出来,我们就比,撞鸡蛋,就是谁的鸡蛋最厚,把人家的鸡蛋都撞碎了,你的鸡蛋没碎,那你这鸡蛋就是祝福最深刻,吃了它身体就会特别好,所以就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特别高兴,能够跟大家一块玩,除了节日的气氛比较浓厚,更多的是亲情,或者是说游戏那种心态,特别期待过这个节日,我不知道现在,或者你小时候跟我那个一不一样。

   李汉秋:我小时候,因为我是福州人,我们也是水网地区,水多,印象最深龙舟比赛,龙舟比赛它不是坐在观礼台上看,那个是有点观化了龙舟里面就是一条河里面,大家龙舟竞赛,就沿着河两岸,它是一个群体性的体育活动,在河里面是龙舟在比赛河两岸是每一条龙舟它都代表一个乡,一个镇,一个区,甚至一个省市,要是全国的比赛,我自己家乡老百姓就在河两面,一边龙舟比赛,这边是人山人海,跟着龙舟在跑,一边跑,一边喊加油,这个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而且培养了一种集体的荣誉感,我这条龙舟代表我一个乡,一乡的乡亲人都在河边给我助威,大家都跟着我在跑,这个跑在岸上的人,他也完全投入了,激情投入,龙舟赛下来,岸上的人也跑的气喘吁吁,自己也参加了一场运动一样,这种民众过节的激情暴发出来了,这才真正的是群体性的,民众性的大家过节,那么气氛,我觉得这种氛围是现代太正规的那种比赛所不能取代的。现在我们国家很重视端午节,去年前年都在汨罗江,在岳阳那边搞仪式,搞龙舟比赛,很正规,我们这些人都坐在主席台上,进去看的人也都是凭票,在一定区域入座,这个是很大的活动要有秩序,当时那种民众自发的参与,那种热烈的场面我们只能坐在主席台上鼓掌,就没有跟着龙舟竞赛在跑,叫啊,呼喊,加油啊,那种人山人海气势,民众大家参与的热情,就体现不出来了,所以许多事情正规化,规范化以后,也带来它弱点的一面,你别看自发的比赛,整个场面非常有意思的,所以我讲的过节要有群众参与,要有群众过节的激情,要把激情调动起来,就是赛龙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现在龙舟竞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活动,我们的许多城市,像澳门,广州举办国际龙舟赛,我们国家还申请在今年的广州亚运会龙舟竞赛作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主持人:是不是以后可以进入奥运的比赛项目。

   李汉秋:对,现在奥运我们一时进不了,亚运会这次可以进的。因为确实龙舟竞赛已经成为国际型的,不光是中华民族的,新加坡,韩国,朝鲜。

   主持人:大家好像都特别喜欢这种运动方式。

   李汉秋:是一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这个也符合我们端午节的一个核心,我讲的锻端午节的核心就是防病,健身,两个方面,一方面有艾,菖蒲,雄黄,消毒,避瘟疫。另一方面健全体魄,体育活动,健体,这两个要合起来,所以确实端午节应当可以成为爱国卫生日,端午节是爱国卫生节,屈原那种爱国精神,迎接夏天来的各种各样的卫生活动,这个结合起来,正好是爱国卫生,我们现在不是有爱国卫生委员会吗,爱卫会,爱国、卫生,端午节就是很好的爱国卫生节,把这个提倡起来,对提高我们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心理素质,精神品格,都是有好处的,所以现在的端午节有假日了,放一天假了,我们一定要让这个假日发挥作用,原来端午节没有假日。

   主持人:我这边有网友提的问题,他说好不容易我放一个假,平时工作那么累,我就不想过什么节了,我就想在家睡睡懒觉,或者会会朋友,你觉得他这种想法怎么看呢。

   李汉秋:平时很累,双休日就可以休息,礼拜六,礼拜天,你睡睡懒觉,会会朋友都可以,碰到端午节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我们还是应该使它的文化内涵,过节过的有文化内涵,让它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的节点,这个要想办法让它内涵丰富起来,关键是我们过节要过的能够吸引年轻人,一方面是我们年轻人要认同自己的文化,认同自己的中华民族节日。另一方面我们的节日要办的好,能吸引人,我们过节怎么过的使大家快乐,好玩,像你刚才讲的,你小时候过的,对在自己儿童心理都留下美好记忆,很有童趣,很快乐,愿意过。

   主持人:而且很特别盼望这一天的到来。

  李汉秋:这就好了,你不叫他过,他都盼着来,我们的节日要设计,要能够把它设计好,吸引不仅是儿童少年,也能吸引年轻人,你不仅是回忆小时候盼望过,年轻人现在也很愿意过,到我这种年纪大的老年人也愿意过,这个节日就成功,是因为我们过去十几年中间很淡薄自己的节日,所以没有建设,光是破坏,现在我们要建设自己的节日,这个建设要有个过程,现在我们刚刚恢复,前年开始才有假期,才有端午节的假期,要有一个建设的过程,不在于现在已经很成熟,而在于现在开始重视,大家一起来建设它,使将来我们的年轻人,都喜欢过,那么我们民族的传统节就,越来越兴旺,越来越有发展了。

   主持人:我想会这样的。

   访谈主持人:连冰玉

    1.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解读: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
    2.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解读
    3. 市场经济模式多样性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4. 现实重大理论问题深刻而通俗的解读
    5. 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关系的创造性解读
    6. “焦裕禄在1966”:宣传学习情境的历史解读
    7. 让人人生活充满阳光——温家宝端午节假期在北京看望群众纪实
    8. 神舟十号航天员从太空送来“端午节快乐”祝福
    9. 把握“两学一做”的文化内涵
    10. 以文化内涵彰显城市底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