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五十年代前期的中美关系
发布时间: 2009-09-16    作者:刘国新    来源:国史网 2009-09-16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美会谈

  朝鲜和印度支那停战后,中国希望美国撤 走在台湾海峡的武装力量,中美关系能够有所 缓和。为此,中国主张中美两国坐下来谈判。 

  中美接触的大门是在1954年日内瓦会谈期间打开的。美国有一批因侵犯中国领空而被拍禁的美国军事人员和因违反中国法律而被拘禁的美国侨民。美国舆论认为这些在押人员是美 国政府僵硬的对华政策的牺牲品,这对美国政府是很大的压力。中国则对美国无理扣留那些 要求回国的在美侨民和留学生而深为不满。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政府决定通过参加会议的 英国驻北京代办汉弗莱•杜维廉办理美国在华被押人员问题。中国代表团得知这个消息后,周 恩来连夜召集会议研究对策。周恩来认为,我们不应该拒绝和美国接触。在中美关系如此紧张, 美国对华政策如此敌对和僵硬的条件下,我们可以抓住美国急于要求在华的被押人员获释的 愿望,开辟接触的渠道。据此,中国代表团告诉英国代办,现在中美双方都有代表团在日内瓦• 开会,有关中美双方的问题,可以由两个代表团进行直接接触,没有必要通过英国作为第三 者插手。5月26日,中国代表团发言人向记者发表关于美国政府无理扣押中国侨民和留学生的 谈话,表示中国愿就被押人员问题同美国举行直接谈判。

  经英国驻华代办杜维廉中介,出席日内瓦会议的中国代表王炳南和美国代表美国驻捷克 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在6月5日至21日进行了4 次商谈。商谈中,美方向中方递交了在中国境内 的部分美国侨民和被中国拘禁的一些美国军事人员的名单,要求中国给予他们早日回国的机 。中方要求美国政府"立即停止拘留中国留学 "并恢复他们随时离开美国返回中国的权 !"。至于居留在美国的中国侨民,也同样享有 [时回国的权利兰对于美国提出的要求,中方代 指出,中国政府对守法的美侨是友好的,并以保护。他们可以在中国境内居留,从事合法 职业。如果他们为了某种原因要离开中国回? 国去,只要他们没有未了的刑事案件或民事、 件,他们随时都可以走。实际上,从中华人民 和国成立以来,已经有1485名美国侨民离开 国。对犯法的美国人则根据犯罪事实和服罪 况,量刑处理。判刑以后,如果犯人表现良好, 以考虑减刑或提前释放。中方还表示,对美方 来的名单将予以审查,因犯法而被拘禁的美 侨民以及因侵犯中国领空而被俘虏的美国军 人员,可通过中国红十字会的转递与他们的 属通信,他们的家属也可寄小包裹给他们。对方提出的要求,美方代表强调,扣留中国的 者,完全是按美国的法律行事的。同时也承认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政府确曾发布一道命令, 定凡高级物理学家,其中包括受过像火箭、原能以及武器设计这一类教育的中国人,都不 离开美国。对此,中方代表多次提出批驳,要 废除这条无理的规定。中方还主张由双方发 联合公报,宣布住在一方的对方守法侨民和 学生将享有返回祖国的完全自由,并建议在 互平等的基础上,由第三国代管双方侨民和 学生的权益。由于美方片面要求中方"释放被 留在中国的美国人员",拒不同意中方提出的 决美方阻挠中国侨民和留学生回国问题的建议,商谈并无结果。

  7月间,双方派联络员又进行了接触,审核 各自提交的名单。中方向美国提出6名已经获 出境的在华美侨名单,同时要求美方提供在 的中国侨民和留学生的情况,并再次询问美 是否同意中方在前几次会谈中提出的第三国 节代管双方侨民利益的建议。美方没有进一提供中国侨民和留学生的新情况,并再次拒了第三国代管双方侨民利益的建议。 从9月2日起,双方改在日内瓦举行领事级 会谈。中方继续要求美方尊重中国侨民和留学 生回国与家人团聚的权利,消除在这方面所设置的障碍。但仍没有被美方接受。在此期间,美方通过中国红十字会转递了给犯法的美侨和被俘的美军人员寄来的包裹和信件。中方还曾通 知美方,有些美国犯人的家属如果想到中国探 视犯人,中方可给予签证。但美方答复说:"美 国政府已决定目前不发护照给任何要去共产党中国访问的美国公民。"

  日内瓦的这段接触,成为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前奏。

  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举行。周恩来在会议上发表声明,说"中国人民 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 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 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 区的紧张局势"。周恩来的声明在全世界引起强 烈反响,声明所表达的中国政府的立场获得了 国际舆论的好评。许多中立国家,特别是参加亚 非会议的广大国家,都向美国施加压力,希望 美国能够响应周恩来的建议,同中国政府直接 谈判。美国也想找机会缓和中美之间的紧张关 系,以安抚国内舆论在被押人员和间谍问题上 对美国国务院的指责。7月13日,美国通过英国 向中国提出中美双方各派一名大使级代表在日 内瓦举行会谈的建议。14日,中国政府答复表示 同意。经过磋商,双方确定将原来在日内瓦进行 了将近一年的领事级会谈升格为大使级。25日, 中美双方同时发表新闻公报,宣布第一次大使 级谈判将于1955年8月1日举行。中方代表是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美方代表是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

  中国对会谈采取积极的态度,争取通过这 次会谈解决一些问题,并为中美之间和缓和消除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的高一级谈判作准备,决 定在会谈中既要有坚定的立场,也要有协商的和解的态度。为此,在会谈开始的前一天,中国 最高法院军事法庭按照中国的法律程序,判决提前释放阿诺德等11名美国间谍。

  根据双方的协议,会谈有两项议程,一是 "双方平民回国问题";二是"双方有所争执的 其他实际问题"。经过争论,双方于1955年9月10日就第一项 议程达成平民回国问题协议,其主要内容是:中 美双方承认,在各自国家内的对方平民享有返回的权利,并宣布已经采取、且将继续采取适 当措施,使他们能够尽速行使其返回的权利,中 美两国分别委托印、英政府协助中美平民返回 本国。这是中美大使级会谈达成的唯一协 议。

  关于第二项议程,中方提出的议题一是禁 运问题;二是准备更高一级的中美谈判问题。但 美方却要求先讨论所谓"放弃为了达到国家目的而使用武力"问题,并在10月8日正式建议: 中美双方分别发表声明,在台湾地区除防御外不使用武力。和平解决中美之间的争端而不使 用武力,这是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但不能与解 放台湾混为一谈。因为中国通过和平方式还是 使用武力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不应成为中 美会谈的议题。中方代表阐明了中方的立场后, 于10月27日建议两国大使根据联合国宪章有关 条款协议一项声明。但美方不愿意在声明中具 体提到联合国宪章的条款,也不愿明确规定举 行中美外长会议,却在11月10日要求写上:一 般来说,并特别对于台湾地位来说,"除了单独 和集体的自卫外",中美放弃使用武力。台湾是 中国的领土,美国要在中国领土上拥有"单独 和集体自卫"的权利,这是十分荒谬的,不能 为中方所接受。但为了争取会谈能有所进展,中 方又提出新的声明草案,美方对这个新草案拒 绝作任何具体评论,即不表示反对,也不表示 同意,直拖到1956年1月12日才提出一个对案, 同它11月10日的草案没有什么差别。关于禁运 问题,美方以双方尚未对不使用武力问题达成 协议以及美国在华犯人尚未被全部释放为由, .拒绝讨论中方建议,使会谈继续陷入僵局。 1957年12月12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已进入 到第73次会议。会上美方代表约翰逊宣布,他将 撤出会谈,调任驻泰国大使。指定他的副手埃德 •马丁〈参赞〉接替他的工作。美方委派非大使身 份的人为代表参加会谈,是降低会谈级别的表 示。中方一再催促美方指派大使级代表,美方 采取拖延做法,从而使会谈从僵持发展到中断。

  虽然这一段中美会谈,除平民回国问题达 成协议外,其他涉及中美关系的一切实质问题 均无结果,但却在中美没有正式外交途径的情况下,打开了双方接触的一条渠道。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