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1958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北京会晤
发布时间: 2009-09-16    作者:周 红    来源:国史网 2009-09-16
  字体:(     ) 关闭窗口

四次会谈

  1958731日,赫鲁晓夫乘坐图-104座机抵达北京,陪同赫鲁晓夫来华的还有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外交部副部长费德林等。毛泽东、刘少奇、周思来和邓小平等乘车到南苑机场迎接。在候机室等待时,整个欢迎气氛并不热烈,反而有些严肃。赫鲁晓夫乘坐的客机在南苑机场徐徐降落,机场既没有铺红地毯,也没有仪仗队,赫鲁晓夫走下舷梯后,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只是握手致意,没有拥抱,随后两人直奔中南海。

  731日至83日,在短短三天时间里,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举行了四次会谈。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中央中共书记处书记王稼祥。苏联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元帅、苏联代理外交部长库兹涅佐夫、苏共中央委员波诺马廖夫。731日下午5时至9时,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第一次会谈。从机场直奔怀仁堂,立即开始会谈,可见毛泽东对中国主权问题是多么重视。会谈从对联合舰队问题的争论开始,气氛十分紧张。毛泽东请赫鲁晓夫解释什么是联合舰队?赫鲁晓夫滔滔不绝地就海军建设问题及为何提出潜艇舰队的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解释,否认苏联曾使用过“联合舰队”或“共同舰队”的说法,并且将责任全部推到大使尤金的身上,说尤金转达有误,整个事情是“误会”,他本人以及苏共讨论这个问题时,“从来就没有过像中国同志所想的那样要共同指挥中国的舰队,从来就没有过两国共有的想法和影子”。毛泽东则申明了中国的立场,严词指出了问题的实质所在,驳回了苏方以联合舰队的形式侵犯中国主权的无理要求,

  随后,双方就在中国建设长波电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赫鲁晓夫推托说,苏共中央从没有讨论长波电台问题,这完全是苏联军方提出的。苏联的想法是在中国南方建立一个长波电台,以便于指挥苏联在太平洋海域活动的舰队。电台的所有权是中国的,希望中国同意苏联通过提供贷款的方式参加电台的建设,并通过签署协议,答应苏联使用这个电台。同时,中国也可以使用苏联在海参崴、千岛群岛和北海等地的电台。但如果中国不同意上述提议,苏联完全可以取消这个建议。毛泽东指出,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提出苏联出钱,就是要有所有权。中国同意建立长波电台,但费用全部由中国负担,所有权也属于中国,苏联可以使用。赫鲁晓夫再次表示,所有权是中国的,但苏联愿意以贷款等方式出钱帮助修建。毛泽东坚持说,中国不需要贷款,假如苏联要出钱,中国就不搞了。关于长波电台的争论就此结束。

  在这场争论中,毛泽东紧紧抓住核心问题,言词激烈,寸步不让,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超的论辩技巧,使赫鲁晓夫理屈词穷。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问题,确实都是经过苏共领导人研究后提出的。通过这种方式在中国沿海为苏联远洋潜艇舰队谋求停靠的基地,实际上对中国的主权构成了伤害。事情过去很久以后,赫鲁晓夫才承认,苏联的建议“触及了这个曾长时期受到外国征服者统治的国家的敏感问题”,“触及了中国的主权”,也伤害了毛泽东和他的民族感情。

  第二次会谈是81日上午在中南海游泳池进行的。当天上午,毛泽东身着泳衣在泳池旁等候赫鲁晓夫。以此种方式与着装接见赫鲁晓夫,体现了毛泽东大而化之、随便简捷的个人风格。赫鲁晓夫到后,双方便开始会谈。此次会谈主要针对国际形势交换意见。对于国际形势的看法,双方分歧不是很大,可以谈出许多共同点,因而气氛比第一次会谈融洽许多,但分歧依然存在。赫鲁晓夫说:“对亚洲,对东南亚,应该说你们比我们清楚。我们对欧洲比较清楚。如果分工,我们只能多考虑考虑欧洲的事情,你们可以多考虑考虑亚洲的事情。”毛泽东没有随声附和赫鲁晓夫,而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这样分工不行,各国有各国的实际情况。有些事你们比我们熟悉一些,但各国的事情主要还是靠本国人民去解决,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别的国家不好去干涉。”毛泽东讲这段话仍是坚持尊重别国主权,提醒赫鲁晓夫不要搞划分势力范围的那一套。

  2日下午及3日上午,两位领导人在中南海举行了第三次、第四次会谈,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马尼拉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交换了看法,就苏联停止核试验和美国在海外的基地问题交换了意见,观点基本一致。

  第二次会谈结束后,毛泽东曾邀请赫鲁晓夫游泳。离水上岸后,两人都斜靠在躺椅上,开始了非正式的谈话,谈话的气氛比较轻松。毛泽东对赫鲁晓夫意味深长地说,“中国人是最难同化的”,“过去有多少个国家想打进中国,到我们中国来,结果呢?那么多打进中国来的人,最后还是都站不住。” 赫鲁晓夫听这段话时,一言不发,表情十分复杂。

中国三赢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