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对外关系史
中美竞争,看谁更善学习
发布时间: 2010-05-06    作者:    来源:环球时报 2010-05-06
  字体:(     ) 关闭窗口

1月2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发表国情咨文讲话。新华社记者 张军 摄

美国向中国学习,看来要动真格的了。过去也有美国人这样喊过,但那只是口号。奥巴马政府最近接连的举动让我们相信,美国人正把口号变成行动。汉语学习,在美国被历史性地提到了全球战略的高度。

本月24日闭幕的“全美汉语大会”喊出了“学习汉语,培养全球思维”的主题,会上的消息说,普通话已成美国中学最受欢迎的外语。几天前,美国还派了17名来自国防部、商务部的“局长级”高官来中国“补习中国国情”。他们都是能直接影响对华决策的人。这是第一批,接下来还有第二批,第三批……了解中国看来正成为美国人认识世界最有吸引力的新方向。

美国人为何突然在“学习中国”上表现得如此紧迫?奥巴马在其首个国情咨文中给了注脚。他强调,中国的迅速发展为美国经济走出困境提供了参考,但“美国不能成为世界第二”。奥巴马的话令中国人听上去很吃惊,因为美中目前的经济总量和质量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美国被中国全面超越看上去是很遥远的事。

难道美国就真的以为中国会超过它吗?未必。美国是把中国当成战略竞争的对手,激励自己。美国人学习中国,主要是把中国当成对手来研究。中国是美国从未见过的新兴大国,把中国了解透彻,无论是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还是与中国的双边互动中,美国都有可能更加主动。

以清洁能源的研发为例,美国能源部看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受到中国挑战,就出资成立了一个美中联合研究中心。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坦承,学习中国的经验,是为了给美国公司创造机遇。美国对自己在这个经济细节上可能被超越如此在意,给中国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美国是一个忧患意识很强,善于学习和自我调整的国家,并曾多次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十分庞大、却能在关键时刻转急弯的灵活身躯。美国的“中国通”对中国情况的了解,在不少方面,甚至已超过很多中国学者。

对中国来说,未来同样不能回避与美国的竞争。竞争不是战争,没有竞争,人类进步无从谈起。中美竞争将有利于推动世界的进步。只要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学校不断成长,就势必会形成与美国同行的竞争局面。

中国处在比美国落后的位置上,中国人的紧迫感只应比美国人更强。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被推上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外都有大量媒体计算中国将“赶上美国”的时间,这样的思潮有可能腐蚀中国人的冷静。近来,中国舆论中有不少关于中国何时成为世界第一的争论,但客观说,这样的争论对现阶段的中国过于奢侈。

中美确实不在一条起跑线上。近代史的几百年造成了中国的落后。现在中国追赶的脚步刚刚迈开,美国就立即警觉地研究我们。我们岂不应拿出数倍于美国学中国的劲头,把美国钻研得更透?是的,这是一个有很多奥秘需要我们解析的国家。我们显然不想永远落在这个国家的后头,那么在超越它之前,先让我们真正搞懂它吧。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