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交流与合作
俄罗斯学者眼中的经济改革
发布时间: 2012-06-20    作者:郑有贵 叶明勇 曹守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6-15
  字体:(     ) 关闭窗口

  我们3人组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学术交流组,于201110月赴俄罗斯,围绕俄罗斯的私有化、国有经济、政府作用等问题,与远东研究所,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教育学院、中亚与高加索地区研究中心,圣彼得堡大学经济学院的学者进行了多视角交流。

  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改革

  在交流中谈到俄罗斯经济改革时,俄方学者都会对叶利钦和普京的改革进行比较,这实际上是把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划分为了两个大的阶段。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教授高念浦认为,90年代俄罗斯实施的经济改革就是学习“华盛顿共识”、里根和撒切尔的政策主张,在经济上实施私有化和市场化,其目标是西化。对此,远东研究所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斯米尔诺夫教授和圣彼得堡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教授舍罗夫持相同看法。

  而针对90年代俄罗斯选择“华盛顿共识”,俄方学者从不同视角谈了自己的看法。高念浦说,当时政府的关键人物由于缺乏经济学理论,仅凭有限的简单的经济知识推进经济改革,是一种精英选择。斯米尔诺夫认为,与中国相比,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发展,市场只是手段,而俄罗斯则把市场化作为改革目标。远东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瓦·维·日古列娃说,俄罗斯最大的失误是私有化改革。舍罗夫则指出,90年代俄罗斯的改革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公平。

   私有化改革使俄罗斯庞大的工业体系遭受解构,农业发展受影响,整个经济到1998年降至低谷。俄方学者一般都持如此表述。高念浦和斯米尔诺夫指出,针对国有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90年代经济改革的思路是设想通过实行私有化,即去国有经济,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和少数私人银行发展起来,积累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点。但实际上,私有化却导致了90年代俄罗斯经济快速下滑。对此,舍罗夫和圣彼得堡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副教授波波娃认为,中国改革的结果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而俄罗斯改革的结果则相反,不仅使工业企业或在市场化环境中缺乏竞争力,或缺少信贷支持而遭遇破产,而且存留下来的工业企业有的被外资并购。

  新世纪的经济改革

  面对新世纪后俄罗斯进行的经济改革,俄方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交流中较多地谈到对东亚经验的关注。高念浦认为,现在俄罗斯主要有西化和借鉴东亚经验两个派别,自由化思潮强烈,特别是年轻人和圣彼得堡的人主张向欧洲靠近。斯米尔诺夫、舍罗夫等人认为,叶利钦是向美国学习,普京是向东亚学习。莫斯科大学中亚与高加索地区研究中心主任苏丹科娃教授及在此中心做访问学者的哈萨克斯坦教授、土耳其博士说,“后苏联国家”关注中国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认为这个经验是宝贵的。其中哈萨克斯坦主要学习邓小平,重点进行经济改革。对此,俄方学者强调,俄罗斯不一定照搬别国模式,但要对其有所了解。自普京任总统,俄罗斯经济改革有一些变化,如重拾国有经济和恢复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谈到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俄方学者一致认为,现在俄罗斯国有大企业的政策环境好于中小企业。斯米尔诺夫、舍罗夫和波波娃说,国有大企业与私人中小企业具有不同的待遇。国有大企业由国家投资,政府支持其技术改造,金融危机时还会享受一些财政拨款;国有大企业的负责人由政府委派,与政府关系密切,办各种事情相对方便;还有一些国家订货,产品销售有一定保障;国家对一部分国有企业也制定了专门法律。相反,私人中小企业税赋重、贷款难、利息高,再加上官僚和警察的腐败,都影响其发展。

   但俄方学者认为,俄罗斯发展国有经济是有选择的。斯米尔诺夫指出,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投资领域和规模,俄罗斯主要是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发产业,以及航空、现代武器、新兴产业等方面发展国有经济。而国家通过投资恢复工业中的一些部门后,是否要实行私有化,还难以判断。对此,舍罗夫和波波娃认为,私有企业效率高,但就俄罗斯而言,全部私有化并不好,这也不应当是俄罗斯的发展道路;国有企业太多也不好;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比例究竟多少合适不好说,关键是应根据实际需要,让两者形成平衡。

  根据俄方学者在交流中提供的情况,俄罗斯政府在恢复经济发展时除了采用上面所述重拾国有经济外,还有以下措施: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斯米尔诺夫和高念浦说,20世纪90年代经济下滑,很多工业企业发展遭遇打击,一部分工程师由于无事可做便选择到国外,苏联的工业专业教育体系被毁掉。新世纪之初,政府在发展经济上确定了资源大国的发展战略,这导致了俄罗斯陷入“荷兰病”的经济困境:一方面,对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产品出口的高度依赖;另一方面,石油、天然气高价格导致的高收入,也使得进口增大,对国内企业的发展构成较大压力。为此,近年来俄罗斯启动了新的工业政策,包括国家资本投人和金融支持新兴工业等举措。

  保障经济秩序。俄罗斯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时间较短,市场经济制度还不成熟,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对此,俄方学者一般都会提到,近年来俄罗斯在推动制度化建设上所作的许多努力,如改革司法、打击警察腐败、努力打破垄断以降低交易成本等,但这些努力也遭遇到了种种阻碍。

  谈到新世纪俄罗斯经济改革的成效,俄方学者表示认可,但也有担忧。莫斯科大学教育系副主任欧丽娅·马什金娜教授和高念浦说,人民生活水平在90年代很低,2000年以来得以提高;10年前,人们使用的汽车90%是国产,现在几乎全部是进口。同时,他们还指出教授的工资提高了,但在社会上的地位并不稳定;人们自由一些,但社会又没有以前那么安全了。同样,斯米尔诺夫、舍罗夫和波波娃说,现在政府与警察的官僚作风和腐败还很严重。

  同时,我们从远东研究所负责轮流协助我们行程的5位年轻研究人员那里也了解到,他们对研究工作有兴趣,但其中4位很坦然地告诉我们他们都选择了兼职,以解决生活费用高的问题,这让我们这些习惯于单一职业的人,感受到了俄罗斯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对就业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压力。

   (作者单位:当代中国研究所)

    1. 俄罗斯社会舆论高度评价习主席访俄
    2. 傅莹谈中俄关系:是伙伴还是盟友
    3. 俄罗斯智库评价“一带一路”战略
    4. 大国博弈中的俄罗斯强军路
    5. 历史记忆与民族复兴——俄罗斯保存卫国战争历史记忆的战略思考
    6. 中国表达了对俄罗斯的坚定支持
    7. 俄罗斯:“三位一体”升级“核盾”
    8. 军报刊文:布阵地中海, 俄罗斯破局新思路
    9. 俄罗斯高教改革智库及经济逻辑
    10. 培养有“中国心”的“俄罗斯通”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