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孙丹:面向世界的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 2013-01-09    作者:    来源:中国网 2012-08-29
  字体:(     ) 关闭窗口

文化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反映了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过程。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党的十六大以来,继承和发展了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在发掘、继承、保护和光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当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当代形式,熔铸了先祖世代积淀的精神智慧和当代人的发展创新。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破坏,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和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性法律文件,开展了“世界遗产名录”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选活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也于2006年4月生效。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响应和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作”评审工作,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京剧等项目先后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一、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宣传

为了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工作,早在2003年,中国政府就以传统木版年画为龙头,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程,开展大规模摸底、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积累了经验。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确定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要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基本方针,以及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总体目标。文化部规划建立了文化遗产的“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中国重要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先后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5月、2008年6月和201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分三批确定并公布了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不包括第一批147项及第三批16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截至2009年6月,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155项,形成了从上到下,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门类的全网络覆盖的格局。2006年10月,文化部正式颁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以及管理措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逐步形成。

“十一五”期间,国家陆续设立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楚雄彝族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吴江市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象山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12个实验区。在三峡大坝、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以及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对区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迁移和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历史文物的完整性。2011年2月,在文化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依法保护的道路。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生产、经营、流通等环节得到有效、健康的保护,2011年10月31日,文化部确认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共涉及41个项目企业或单位,39项国家级名录项目。

博物馆体系日臻完善。1978年底全国文物系统博物馆有349个,截至2007年末,全国文物系统有博物馆1722个,增长了近5倍。各部门、各系统、各行业和民间兴办的博物馆的建立建设,也如雨后春笋。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超过2400个,初步形成了门类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发展新格局。各种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展示展览成为不少博物馆的常设展览。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搜集挖掘工作也有序推进。全国收集了百万余种少数民族古籍,出版了5000余种,编辑出版了包括《少数民族简志》等5种丛书400多种,编纂出版了包括文学、音乐、舞蹈诸门类的10部《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研究、整理、翻译、出版了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克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出版了传统藏学百科全书《中华大藏经》等。

2007年4月16日至20日,中国政府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古老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由于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就突出,2007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成都举办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在中国落户。

二、京剧保护工程与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新世纪以来,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一五”规划,政府不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如对国粹京剧,文化部于2005年11月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和17个省级重点京剧院团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并与财政部共同制定了《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保护和扶持规划》。2006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5000万元,对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在剧目生产、人才培养、对外文化交流、京剧进校园四个方面给予了全面扶持。5年中,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共创作新剧目76台,整理改编传统剧目266台,演出13930余场。从2011年,《规划》进入第二期,每年再投入1000万元对国家重点京剧院团予以扶持。2003年1月1日,专门播出京剧剧目的CCTV空中剧院在央视第11频道开播。而始于1985年的京剧音配像工程,历时21年,也于2006年底完成。共460出京剧,115位著名艺术家的音配像,几乎囊括了近百年来京剧各个行当、流派和名家的代表剧目。而从2005至2009年,通过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集当代中国美术大家,以中国画、油画和雕塑(包括壁画、浮雕)等艺术形式,再现并留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历史画卷。

中国政府通过实施重大文化项目、举办重大艺术比赛和艺术活动,精心组织筹划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艺术节、全国美展等文化活动,设置“文华奖”等重大艺术奖项,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推动舞台艺术的传承和创新。自2002年启动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每年投入4000万元,共推出50台精品剧目和100多台优秀剧目,上海京剧院的京剧《成败萧何》等10部剧目被评为2008—2009年度重点资助剧目。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窝头会馆》等42部剧目入选2009—2010年度资助剧目。京剧《宰相刘罗锅》、舞剧《大梦敦煌》、川剧《变脸》等,都是代表当今舞台艺术水准的优秀之作。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成功推出38台优秀剧目,录制了200出有保存价值的优秀折子戏。藏剧、白剧、彝剧、苗剧、壮剧、阜新蒙古剧、满族新城戏等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也都得到政府大力扶持。

三、“走出去”——中华文化的世界舞台秀

2002年以来,在北京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国际盛会中,展示传统文化都成为重头戏,许多非遗项目的产品入选世博会等特许商品,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为世界全面深刻地了解认识并热爱中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同时,中国文化积极走出去,主动与世界文化对话、碰撞和交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广泛积极地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成为这一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主旋律,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的全方位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同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800多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已在9个国家设立了中国文化中心,并与11个国家签署了建立文化中心的协定、备忘录或声明。与上千个国际文化组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此外,全国各地与120个国家建立了1500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与148个国家的458个民间团体和组织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04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五年规划,即“汉语桥工程”,确定孔子学院建设标准和模式,建立管理和评估机制,孔子学院快速发展。目前,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中小学孔子课堂达500多个,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全球性平台。

在各种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中,中国文化年、文化节成为集中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舞台。近年来,中国在50多个国家举办了不同规模的200多个中国文化节、艺术节。2003年—2005年,中国与法国互办文化年,开启了中国与外国互办国家级文化年的大幕。此后,中国先后在俄罗斯、比利时、美国、意大利、葡萄牙、日本、西班牙、韩国、瑞士、印度、澳大利亚、土耳其举办中国文化年、文化节。文化年、节的内容也从主要以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文物展览等为主,扩展到影视、出版、文化贸易等领域,并逐步向思想对话、文化论坛、艺术家和智库交流、联合创作、文物保护合作等深层次、新领域扩展,向世界传达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以及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的新实践。中国文化年、节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研究所 孙丹)

    1. 下功夫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 规范城市地名利于文化传承
    3. 让敬畏之光烛照文化传承
    4. “一带一路”下的 文化传承与创新
    5. 城镇化与文化传承
    6. 马敏:把握传承创新三维度
    7. 高校如何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
    8. 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大有作为
    9. 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0. 将“两弹一星”文化传承永远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