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江泽民与中国外交新格局
发布时间: 2009-09-14    作者:赵俊杰 王平贞 霍燕平    来源:《中华儿女》 2002-01-14
  字体:(     ) 关闭窗口

  迎着新世纪的晨曦,伴着千禧年的鼓点,中华民族昂首步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新世纪开元,日益崛起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引起世界的广泛瞩目:

  国际奥委会将神圣的一票投给了中国,中华民族终于圆了多年的奥运梦;第三届亚欧外长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翻开了亚欧关系和南北对话的新篇章;世界大运会的火炬在北京熊熊燃烧,它象征着五大洲青年一代的团结和友谊;全球政要和商界巨擘纷至沓来,在“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上纵论未来的中国与世界;海外数千华人英杰云集南京秦淮河畔,世界华商大会盛况空前;中国足球在经过44年几代人的奋力拼博后,终于在金秋结出硕果,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夙愿。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中国……

  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经过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和不懈努力,世贸组织的大门最终向中国敞开,意味着中国将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她那极具发展潜力的巨大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为世界带来很大的商机。不仅如此,中国的最终入世还使得世贸组织更加完整、更具代表性。

  早在1956年,毛泽东曾对新中国的前景作出这样一个判断:

  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今天,不过45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45年,就是2001年,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沧桑巨变,弹指一挥间。毛泽东当年的预言如今正在实现。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曾设想,到20世纪末,力争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由不足500亿美元提高到2000亿美元。

  在世纪之交,我国的外贸总额高达4743亿美元,远远超出当年设想的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令国人自豪的是,尽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我国还处在比较靠后的地位,但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已突破1万亿美元的大关,外汇储备更高达1656 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二。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如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理论,领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正在将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带上国际大舞台。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迈克尔•亚胡达曾说:毛泽东是伟大的统一者,邓小平是伟大的改革者,江泽民则是确定中国在世界事务中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主要大国的应有地位的人

  亚胡达教授是英国一位知名的国际问题专家,曾多次访华,他对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这番评价很有见地。

  如果说毛泽东造就了一个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邓小平实施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使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那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则使中国真正走向了世界,在更广阔的空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抚今追昔,往事如烟。新旧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可谓天壤之别,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