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江泽民与中国外交新格局
发布时间: 2009-09-14    作者:赵俊杰 王平贞 霍燕平    来源:《中华儿女》 2002-01-14
  字体:(     ) 关闭窗口

  他的演讲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学识渊博,观点透彻,感人至深,用真挚的友情打动了每一位听众。

  对外交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把握,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出江泽民的外交艺术。

  在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后,江泽民充分表现出中国领导人在处理这类棘手外交问题上的能力。他在谴责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同时,冷静地指出中美之间没有对抗的必然性,中美关系如何发展,既取决于美国怎样对待中国,也取决于中国如何处理中美关系。他认为,美国对华政策虽然有反华势力因素存在,但美国也有主张发展美中关系的力量。

  江泽民主席多次强调,中美关系应该“登高望远”。

  由于江泽民在处理复杂的国际问题上表现出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外交艺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2001911美国纽约和华盛顿著名的标志性建筑遭到恐怖主义分子的袭击,损失极为惨重,江泽民主席及时向美国总统布什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的深切慰问。

  这一突发性事件以及中国政府采取的做法,应该让美国政府中的那些反华势力冷静地想一想,是谁真正对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

  江泽民还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改变外交策略,发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有所作为。

  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首倡的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而“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则是中国灵活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个成功范例。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在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时,中国外交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格局。

  近10年来,我国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和李岚清等,访问了100多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与亚、非、拉许多区域合作组织广泛发展了建设性的关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发展中国家高层往来最活跃的时期。

  仅1997年就有近40个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议会领导人访华,而中国副总理以上领导人出访了45个发展中国家。

  1998年也是中国外交的一个丰收年,单是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领导人前往北京访问的就多达8人,其中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法国总理及英国首相等。

  199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江泽民两次访问了欧洲。从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中国政府坚定地维护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挥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

  2000年我国的多边外交空前活跃,我国领导人亲自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江泽民出席了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和在文莱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8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朱镕基总理到汉城参加了第三届亚欧会议。

  2001年,江泽民、李鹏、朱róng@①基、李瑞环和胡锦涛等相继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为新世纪的中国外交打开了良好的开局。

  到“九五”末期,中国已同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到中国大陆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80多个,中国的对外投资市场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共产党也同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和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友好关系。仅党的十五大以来,通过党际关系渠道来访的外国代表团就达700多批4500人。

  中国领导人全方位的外交活动,极大地缩小了中国与世界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改善了我国的国际环境。

  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盛事,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施,其中包含了中国外交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中俄边界勘界工作的完成,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中越陆地边界及北部湾划界工作的完成,以及中老边界协定的签订等,使中国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有近2万公里的边界线已经划定,过去剑拔弩张的边境,成为商贾云集、边贸发达的市场,意味着中国今天有了一个安定的周边环境。中国创造了50年来最好的周边环境,成为本地区重要的和平与稳定因素。

  这一切,昭示着中国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这一切,表明中国的大国地位稳固上升。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中国共产党已确定了到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表明:她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充分表达了在新世纪中华儿女的心声:“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已经完成了。从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一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奋斗了五十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再经过五十年的奋斗,也必将胜利完成。”

  在21世纪,中华民族必将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