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决策人、指挥者和实践者。他以非凡的才智,豁达的外交风度,高超的外交艺术,为结束100年来使每个中国人痛心的、屈辱的外交历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中国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一)参与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政策,在国际上确立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建国前夕,周恩来把这一经验引申到新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作为指导新中国外交的总体原则。他指出: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7]
为实现新中国的真正独立,周恩来参与制定了新中国建国初期对外关系的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这三大外交方针充分体现了独立自主的精神。它们的提出和实行,使新中国对内彻底肃清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和其盘根错节的影响,对外树立了严格的建交规范,彻底划清了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界限,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同时解决了当时中国面临的最急迫的现实问题——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和支持,使新中国一成立,就赢得了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来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承认和支持,这对于巩固新中国的政权,打破敌对势力的封锁和禁运,防止可能遭受的外国干涉,是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强权和霸权主义者的军事威胁,增强新中国的生存能力。
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一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问题上,周恩来的立场是非常坚决的。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无视国际法对台湾地位的明确规定,宣布台湾地位未定论,企图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1950 年6月27日,杜鲁门宣布: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8]对此,周恩来以外交部长名义发表声明,予以严正的驳斥。他郑重宣布:不管美国帝国主义者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不能改变;中国必能收复台湾和一切属于中国的领土。[9]周恩来在表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原则立场的同时,一再警告:如果美国政府以为可以用战争威胁来吓倒中国人民,来使中国承认“两个中国”,承认美国侵占台湾和侵入台湾海峡的行动为合法,那是梦想;如果美国硬要把战争打到中国头上,我们是一定要抵抗到底的,我们决不屈服。我们愿意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中美之间的国际争端,但是,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解放台湾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美国政府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是绝对不能得逞的。[10]正是这种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和不畏强暴的英勇气概,使美国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遭到失败,并不得不在1972年《上海公报》中,第一次公开正式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1]从而推动两国关系由对峙走向缓和。并带动国际社会新一轮与中国建交的高潮,使新中国的国际活动空间得到了大幅度拓展。
对霸权主义者对新中国安全造成的威胁,周恩来采取决不示弱,针锋相对的立场。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增兵朝鲜半岛,美机还在中国边境,侦察空袭,使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2]1950年10月3 日,周恩来还通过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警告美国: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13]但是,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警告却置若罔闻。7日,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悍然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唇亡齿寒,中国被迫走上抗美援朝的道路。在抗美援朝期间,周恩来承担参谋长、后勤部长和谈判总指挥的角色,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首先,使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认识到新中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解决中国周边的热点问题必须有中国的参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的身份受邀出席1954年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其次,扩大了中国在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中的影响。新中国在自身十分困难的时期尽全力援助比自己更为危难的友好国家,并在朝鲜停战之后迅速撤出部队,体现了新中国重信誉,讲道义的外交原则,展示了良好的大国风范,在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中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