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新的外交政策,包括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被动转为主动,以及推广“软实力”等新外交思路。能源外交、睦邻外交、大国外交、文化外交和军事外交等都是中国新时代、新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什么要推行新外交?中国新外交有哪些策略?中国新外交对国际政治经济有何影响?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教授朱志群博士在其新著《中国新外交》(China's New Diplomacy)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该书首先对中国新外交产生的背景作了交代。作者认为,中国的新外交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酝酿而成的。中国从发展睦邻关系出发,逐渐恢复和发展了与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大国的关系。日本天皇和皇后访华及中韩建交为中国着眼亚洲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础。自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中国积极发展与多国的经贸关系。除了中国一直倚重的大国外交以外,中国以能源需求和经贸合作为主的外交进一部扩展到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东南亚、中亚以及南太平洋等地区。虽然中国过去已经涉足这些地区,但中国新外交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是空前的。中国的新外交不仅局限于经贸合作,而且包含文化教育交流,军事合作与交流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通过设立孔子学院来向海外介绍中国文化,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同时,中国还重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地位并与这些国家积极发展政治和战略合作关系。
随后,作者对中国新外交中采取的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具体策略作了详尽的梳理。作者指出,中国的最高领导层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了中国新外交。中国领导人不辞辛苦经常穿梭于五大洲四大洋之间,仅1999年至2009年之间,胡锦涛就6次访问了非洲大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都是基于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并且中国还积极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中国还减免了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跟部分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的外交特别是经贸外交从来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至此,作者进一步讨论了中国新外交所具有的深远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新外交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产物。中国新外交以和平发展为主轴,强调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中国新外交是新时期“南南合作”的典范,它不仅有利于中国本身,也有利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此同时,中国新外交也给国际政治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在节能、可持续性发展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等方面。虽然中国的发展模式他国不能照搬照抄,但确实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在书的尾声,作者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中国新外交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中国政府和外交官的重视。中国除了维护自己的经贸和战略利益外,还应进一步发挥其大国的影响力,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可持续性发展和国际社会的和平繁荣与民主平等。在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中国的经贸外交引起了一些反弹,因为当地有些人认为中国的经援和贸易没有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好处。有些地区甚至还出现了中方人员与外方人员的直接冲突。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改进完善中国外交,中国政府除了要和外国政府交往以外,还要扩大与外国民间和非政府组织等的交流,开展多轨外交。中方人员应加强对当地习俗和文化的了解,多与当地人接触,增进彼此间的沟通,这样才能将中国的外交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美国桥港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