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
中国应牢牢把握多边外交的历史性机遇
发布时间: 2010-10-26    作者:白洁 王湘江 顾震球    来源:新华网 2010-10-26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应牢牢把握多边外交的历史性机遇――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联合国成立65周年之际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的提高,中国面临的国际责任和压力增加,因此需牢牢把握多边外交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参与多边机制的调整与改革,增强外交软实力,努力营造有利的多边环境。

  李保东说,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大变化、大调整时期。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大国力量此消彼长,国际格局酝酿着新一轮调整。多边外交正处于历史上最重要的黄金时期,多边主义深入人心,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体系受到各方空前重视,多边外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

  他说,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面临的国际责任和压力增加。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在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重大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国际体系中的发言权进一步提升。同时,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责任的呼声和压力增加,中国在联合国等多边领域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

  李保东说: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从国家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出发,牢牢把握多边外交的历史性机遇,谋划好、经营好多边外交,妥善应对各种矛盾和挑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我发展的多边环境,更好地为维护和延长我战略机遇期服务。

  他说,首先,准确把握当前国情,科学定位多边外交。温家宝总理在本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全面介绍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多边外交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外交全局,积极进取,有所作为,把握好“全面参与、重点投入”的科学定位。

  其次,充分利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积极参与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维护我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

  同时,积极参与多边机制的调整和改革,努力争取在未来国际体系中占据主动、有利的地位;此外,还应充分利用联合国等多边讲坛,增强外交软实力,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多边外交的选择与发展
    2. 上海合作组织与新时代中国多边外交
    3. 中国的东亚区域一体化战略:限度、方式与速度的反思
    4. 中阿关系的历史和现实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首脑外交研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