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新中国外交
“朱可夫事件”的涟漪
发布时间: 2012-04-19    作者:散木    来源:同舟共进 2012-03-19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粟裕、彭德怀、张闻天的"里通外国"风波】事情要从苏联说起。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此后赫鲁晓夫接班。4年之后的1957年6月,在苏共中央主席团的一次会议上,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受到了莫洛托夫等主席团多数委员的反对,会议以7:4的表决结果要求赫鲁晓夫辞职。

   全文见附件

  1. _朱可夫事件_的涟漪.pdf
  1.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出台及中国的反应
  2. 苏联翻译回忆中苏高层破裂
  3. 赫鲁晓夫第二次访华的前因后果
  4. 毛泽东对赫鲁晓夫时论的警惕与战略对峙
  5. 毛泽东在“多事之秋”的沉着应对与理论思考
  6. 毛泽东笔墨把赫鲁晓夫轰下台
  7. 对苏联“改革”及赫鲁晓夫等人的政治评价
  8. 推动中苏进入“蜜月期”——1954年周恩来与赫鲁晓夫的几次接触会面
  9. 毛泽东第二次访苏 与赫鲁晓夫谈了什么?
  10. 研制核潜艇的“特别公函”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