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史研究室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根据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和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的需要,充分吸收和利用近十几年新发现的史料和新的研究成果,经过六年多特别是近一年多来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的修订,出版了这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这部巨著充分反映了党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开拓创新的历史,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教科书,也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内外专家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是党史工作者向党的十六大献上的一份厚礼。它的出版,不仅为广大党员以及高等院校党史教员提供了一个权威的本子,也给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国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党史的好教材。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当代中国研究所,向中央党史研究室,向所有参加该书修订工作的同志,表示热烈祝贺。 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读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使我们对江总书记这一论述有了更加深切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革命?说到底是为了解放被旧制度严重束缚的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说到底是因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历史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为建立新中国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付出的种种牺牲,正是为它在执政后开展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增强中国国力、提高中国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扫清道路;而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为建设新中国所作出的种种努力、付出的种种牺牲,也正是它在民主革命时期作出的努力、付出的牺牲的必然的合乎逻辑的继续。 当代中国研究所作为一个以研究、编纂、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为主要任务的部门,将会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从中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不懈奋斗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和成为新中国执政党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更好地从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编纂和宣传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通史,它与中共党史的建国后部分,无论在研究范围、研究重点还是研究角度上都有很多不同。国史研究除了要涉及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还要研究其他政党的参政议政史,以及政权建设史、政治制度史、法制史、经济史、科技史、文化史、教育史、社会史、民族史、国防史、外交史等等,甚至还要研究疆域、人口、婚姻、民俗的变迁和气候、生态、资源、灾害等自然因素对历史的影响。但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巨大而广泛的。党史的建国后部分不仅与国史密不可分,而且是国史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和核心内容。做一个合格的国史工作者,不仅要一般地学习和熟悉党史,而且要特别学习和熟悉党在执政以后的历史。因此,我们希望今后在国史研究中能进一步加强与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合作,更多地得到党史工作者的指导与帮助。 不久以前,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并发表了关于必须始终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七一六”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各门传统学科、各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各门学科的理论和体系、各门学科的方法和手段的建设。国史学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开展研究的时间不长,可以说是一门新兴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对于这门学科,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去年12月,当代中国研究所2001——2004年科研规划又得到了中央书记处的原则批准。在讨论这一规划时,中央书记处领导同志指出:“我们的国史,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的奋斗史、国家的发展史,说到底,与党史有密切的联系。你们也讲,党史是国史的核心。我们写国史,除了要继承发扬我国历史上修史的传统外,也要为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服务,也要资政育人,这与党史是一样的。我们搞国史工作的同志,头脑里也要有这根弦。”目前,当代中国研究所正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中央书记处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全力以赴地贯彻落实这一规划。我们要学习中央党史研究室修订《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时的精神,在国史研究中进一步把科学性与党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出国史的本质与主流,注重对历史问题的理论思考,更好地为资政育人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