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海外观察
中英关系蒸蒸日上
发布时间: 2011-01-09    作者:高殿民 王振华 康逸    来源:新华社 2011-01-09
  字体:(     ) 关闭窗口

——访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

  “目前中英关系蒸蒸日上,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日前在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说。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将于9日开始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前夕,刘晓明表示,此访是2011年两国高层交往的开篇,对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中英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晓明回顾了过去一年中英关系的发展状况,认为中英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可以用三个“热”来概括。

  首先是高层交往热。英国联合政府执政以来,继续奉行积极的对华政策,中英关系实现平稳过渡和持续发展。两国高层保持密切接触,战略互信加深。去年11月,卡梅伦首相率英方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代表团访华,两国领导人就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促进各领域合作达成了重要共识。英联合政府外交、财政、商业、教育和气候变化等多位内阁大臣也相继访华。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战略对话、经贸联委会、教育部长峰会等重要交流机制运作良好、成效显著。

  第二是经贸合作热。中英贸易迅速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取得新突破。去年1至10月,中英货物贸易额达到40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双方服务贸易领域合作亦进展明显。卡梅伦访华期间,两国领导人确立了未来5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2009至2010财政年度,中国投资项目数在英国投资来源国中升至第六位,中国在伦敦投资的企业数量在各国中排名第二。

  第三是人文交流热。上海世博会是两国合作的一大亮点,英国馆以其创意和创新吸引了800多万中国观众,并获得世博会设计金奖。中国赴英留学生数量在欧洲继续保持第一,并且大幅增长。汉语热在英国继续升温,中英双方已签署协议,将合作加快英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去年1至10月,中国内地赴英旅游人数激增80%,全年有望创下超过20万的纪录。

  刘晓明说,当前中英关系正站在新起点上,双方应抓住良好机遇,进一步从全球视角和战略高度规划好两国关系,深化各领域合作与交流。

  谈到新一年中英关系的发展,刘晓明认为首先要加大推力。中英应继续推进两国间高层交往,保持领导人之间的密切沟通协调,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政策引领。中英还应深化经济财金对话和战略对话两大机制,促进理解互信,凝聚合作共识。

  第二要挖掘潜力。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双边经贸合作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双方应不断扩大合作规模,拓宽和延伸合作领域,培育新增长点。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的合作大项目;促进广大中小企业技术、成本、效率和灵活性的结合,激活两国合作的“毛细血管”;加强低碳、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技术等朝阳产业合作。

  第三要增强活力。双方不仅要成为生意上的伙伴,更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协调,加强治国理政的经验交流,在各自经济和社会调整、转型过程中相互借鉴和促进。要丰富人文领域的合作,加强青少年交流,将文化和教育交流作为两国关系的“百年大计”来强化筑实,使两国关系更加丰富。要在国际事务中加强沟通和协调,维护两国的共同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刘晓明说,总之,要加强中英关系的互利性、全面性和战略性,使中英关系更加充满动力。

    1. 走向半外交关系:1950~1954年的中英建交谈判
    2. 中英举行英新政府执政后首次战略对话
    3. 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世界
    4. 李克强会见英国首相卡梅伦并共同出席中英工商峰会
    5. 温家宝与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会谈
    6. 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
    7. 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英国外交大臣黑格
    8. 1951年英国对新中国联合国代表权立场转变的原因
    9. 中英文化交流合作前景广阔
    10. 卡梅伦访华超越经贸意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