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海外观察
苏联文明中心转移和苏联模式的关系解析
发布时间: 2012-02-21    作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2-02-20
  字体:(     ) 关闭窗口
  人类文明是世界各地各国人民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实践中,在与自然界斗争、与人类自身斗争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积极成果。[1]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正是这种运动变化使世界文明发展呈现出有规律地中心转移现象。导致文明中心转移的因素有很多,社会模式便是其中之一。考察苏联文明中心转移和苏联模式的关系,对于认识世界文明中心转移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苏联曾经成为世界文明中心
  某一区域、国家或民族成为世界的“文明中心”,通常是指这一区域、国家或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空前强大,以至成为其他区域、国家或民族学习和模仿的楷模,进而对人类文明的全面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积极影响[2]。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理想付诸实践,在实践过程中缔造了伟大的苏维埃文明,成为世界文明中心。
  在人类文明史中,俄罗斯可谓后起之秀,直到世纪初,才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的塑造下,经过改革和扩张逐渐发展成为横跨欧亚美的大帝国。然而,俄国的强大是建立在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基础上的,这使得它像一个泥足的巨人,步履蹒跚。虽然“一个经济上极端落后的国家被迷恋于‘得到并保持欧洲大国地位’的政治当权者们硬是推入了现代化的时代”[3],但是,在20世纪初,看似强大的俄罗斯已然跌到了虚弱的谷底,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1917年的十月革命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开拓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基地,诚如《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言,十月革命不仅产生了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的意识”,而且还“深深影响了战后数十年世界历史的模式”[4]。此后,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给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中处于“灭绝边缘”的资本主义制度以走出苦难的启示,而成为“国家计划和国家指导的社会革新的最典型的样板”[5],对此后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战期间,苏联成为欧洲战场打败法西斯的主力,为挽救和发展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据统计,二战期间,苏联军民伤亡达6000万以上,其中死亡2700万人,物质损失达6790亿卢布。苏联一国的全部损失占二战参战国总损失的41%[6]。战争结束时,苏联的军事实力与国际威望空前提高,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军事强国。正如丘吉尔1959年12月日在英国下院的演讲中所说:“他(斯大林——作者注)接手的是手扶木犁的俄国,而留下的是拥有原子武器的俄国”[7]。
  文明优势地位在斯大林的继任者——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显现。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粮食的年平均产量达到了1.3亿吨,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也达到了10.7%[8],“苏联的经济比斯大林统治时期要繁荣得多、基础雄厚得多,而且其绝对量一直稳步增长”[9];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的综合国力达到了顶峰,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军事力量则足以与美国平起平坐;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比历史上其他各个时期都高”[10],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由此确立起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作为超级强国的苏联,依旧没有能够越过“物极必反”的藩篱,落日的余晖笼罩在苏联的上空。社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从50年代的10%下降到70年代末的4.2%,1981-1985年更降至3.6%[11],1990年,苏联经济甚至出现了二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经济的急剧衰退,社会的急遽动荡,成为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苏联的真实写照。1991年,苏联这个昔日强国,在没有外敌入侵和特大自然变故的情况下,顷刻之间解体覆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从旧时代到新时期的脱胎换骨中,遭到过如此严重的创伤,就像哈拉尔德·米勒所说的那样:“苏联的解体并不是一种解放,而是巨大的财产损失;不是境遇的改善,而是俄罗斯力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悄然退却。”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大胆地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在这种探索中建立起来的苏联文明,在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竞争的同时,丰富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形态,苏联也因此确立了文明中心的地位。然而,苏联作为文明中心的地位在1991年寿终正寝。分析这段历史可以发现,苏联的兴衰和自身的发展模式的僵化停滞密切相关。
  二、苏联模式建立与苏联文明中心形成
  苏联模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在苏联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建立
  1.苏联模式的内涵
  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是苏联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和体制的简称,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社会主义的模式,也是二战后除南斯拉夫外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传统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13]从时间跨度上看,苏联模式兴起于十月革命后的列宁时代,成型于二三十年代的斯大林时期,流行于改革前的社会主义各国。
  苏联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其核心和基本点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主要体现在苏联模式所确立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按劳分配为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及在意识形态领域所坚持的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三个方面上。其次,苏联模式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在表现自身的社会主义性质上,即体制方面具有苏联特点与当时的时代特征。比如,它在所有制方面,坚持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排斥其他的所有制经济;在政权组织形式上,实行人民代表苏维埃制,等等。
  苏联模式的突出特点:一是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体制;二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三是整齐划一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
  2.苏联模式产生的根据
  苏联模式在苏联的产生和推行不是偶然的,有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原因。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是苏联模式产生的理论根源。苏联模式坚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完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决定的,具有历史必然性。未来社会消灭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商品生产、货币和市场也随之不复存在,所存在的仅仅是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
  第二、恶劣的世界环境是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背景中,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犹如一个孤岛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团团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国家的磨刀霍霍与战争迫近的国际环境使苏联执政党产生一种极其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促使苏联不得不优先考虑对付外敌入侵的问题。这种备战状态要求苏联国内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把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巩固苏维埃政权。同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较低、文化较落后的基础上的,要在这种长期缺乏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选择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加速工业化,发展机器大生产。在经济技术基础落后又面临帝国主义战争威胁的形势下,苏联唯有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才能尽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全力以赴地应对战争威胁,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由此可见,以高度集权、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苏联当时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的产物。
  (二)苏联文明中心的形成
  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就,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实现了国家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
  在政治上,苏联模式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行一党执政,保证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规定最高苏维埃是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赋予其全权性;在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对敌对阶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同时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选举制度。苏联模式所坚持的这种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正确体现,这就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执政党的坚强有力,全党和全国的统一,对当时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胜利地反击法西斯德国的入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凭借着这一模式,苏联为自己赢得了声望,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现实样板。在苏联的影响和帮助下,一大批国家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一个在很长时期内同资本主义阵营相抗衡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改变了战前世界由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在经济上,这种经济体制能够最大限度地把全苏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起来,实行计划管理,建设一些重大项目,在头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共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14]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了苏联基础工业的建设。据统计,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第一年1928年到战争前夕的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增加了四倍多,年平均增长16.8%。[15]到1940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比1913增加了近7倍,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从1913年的2.6%上升到10%,超过英、法、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16]依靠这一模式,苏联仅仅用了12年的时间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花了50-100年才完成的工业化任务,创造了震惊世界的苏联“工业化奇迹”,根本改变了苏联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从经济总量来看,到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260亿美元,超过了英国、法国、西德、日本和意大利,居世界第二位。同年,苏联的GDP达到5102.43亿国际元,占世界GDP份额的9.6%,同期欧洲各国GDP占世界GDP份额的平均值约为1.9%(世界合计=100),1950-1973年间苏联的GDP增长率为4.84%,同期美国只有3.93%。[17]据美国商务部计算,从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25%,而美国只有3.35%。[18]即使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继续在发展,经济实力继续在增强。1983年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133000亿美元,苏联为亿美元,占世界的14%,其工业产量约占世界工业产量的20%,已有30多种产品的产量占世界第一位。[19]众多数据显示,苏联的经济体制保证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顺利实现以及比较完备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当众多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饱受经济危机影响和战争破坏而生产衰退、百业凋敝、日渐式微的时候,苏联经济始终保持着一种有计划的、平稳的增长势头,丰富着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苏联所取得的这些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令众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由此可见,昔日世界薄弱之环迈入世界强国之列也是可资依凭的。
  在文化上,苏联模式的优越性表现在科学技术文化的繁荣上。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0],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苏联政府主张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我们只有利用资产阶级的科学和技术来把共产主义变成群众更容易接受的东西时,才能建成共产主义。想用另一种方法建成共产主义社会是不行的。”[21]为此,苏联增加了对科学事业的投资,创建了大批科研机构,培养出众多科研人才。据统计,十月革命前,苏联约有300个科研机构,1958年,苏联的研究机构达到约3000个,而到1988年底,苏联共有科研机构5111个。1913年沙俄的科学工作者为1.16万人,1940年增至9.83万人,[22]到1988年底,科研人员达到了134.2万人[23]。在“技术决定一切”口号的鼓舞下,苏联在科学技术上突飞猛进,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物理学方面,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1953年,苏联爆炸了第一枚氢弹。1954年,苏联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能发电站。此后,苏联与美国并驾齐驱,在核物理研究和核武器制造领域长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航天技术领域,苏联于1956年成功试射了可以运载核武器的洲际弹道导弹,一年后,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引起了美国的极大震动。1961年宇航员加加林乘宇宙飞船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绕地球飞行。在此之后的30年中,苏联在宇航和空间研究方面不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此外,苏联在化学、医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苏联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科技大国,国防军事力量也得以壮大。由此可见,苏联模式所凸显的社会主义先进意识形态和对科学技术的极大推崇,大大增强了苏联的文化实力,为苏联国力的迅速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苏联模式的贡献
  产生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苏联模式,第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解决了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处于比自身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在法西斯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颇具难度的课题。在这一模式的作用下,苏联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建成了资本主义国家花了50年到100年时间才建成的比较完备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的社会主义军事强国。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用了4年时间打败了法西斯德国的入侵,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一支主要力量。它所创造的这种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奇迹”与战争壮举受到世人的普遍认可。在实践中,苏联模式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在某种意义上,苏联模式对资本主义文明也是一个刺激和推动。例如美国的科技之所以能够得到高速发展,与苏联进行竞争的因素就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苏联模式在苏联和人类文明史上所做出的这些巨大贡献,使苏联的生存发展能力变得空前强大,国际影响力也随之扩展开来。一时间,赤色的社会主义之风席卷全球,处于低谷的社会主义运动又一次高涨起来,世界又一次聆听到了社会主义的声音。苏联也因此而成为其他区域、国家与民族学习和模仿的楷模,在丰富与拓展人类文明的道路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苏联模式衰落与苏联文明中心转移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指出,每种文明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壤中勃兴起来,然后在不断的挑战与应战中生成、发展、衰亡、解体,文明中心是可以发生转移的。[24]1991年苏联解体,文明中心移出苏联,日益衰落的苏联模式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苏联模式的弊端分析
  苏联模式形成之初适应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保证了苏联政局的稳定,使苏联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成长为世界超级大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显露出来,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的发展。
  第一、经济上违背价值规律,过于求纯,急于求成。苏联长期实行单一的、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忽视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历史作用。苏联模式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用命令和惩罚的办法管理经济,排斥了市场的调节作用。它所主张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以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型发展道路的运用来实现的,牺牲了经济的均衡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的片面增长使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制约了国家的长远发展。长期以来,在“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的影响下,苏联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缺少交流与合作,极大地妨碍了本国科技的进步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政治体制严重脱离群众。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苏联模式在政治上统得过多,管得过死,形成了过分集权的领导体制。权力的过分集中造成了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盛行,使得苏联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遭到极大破坏,引起了官僚主义的滋生,从而使党严重脱离群众,逐渐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为苏联的最终解体埋下了祸根。
  正如美国学者莱斯利·霍姆斯所说的那样,苏联前期建立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基本上适合了它由一个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但因这种体制和意识形态只有实现现代化的能力,而没有走向后现代阶段的能力,致使六七十年代以后直到解体之前,苏联在实现由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向现代性(以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为标志)国家转型过程中,其原来所建立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或者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而是愈来愈僵化和保守,所以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并最终无法解决,从而导致了它的崩溃。[25]上述弊端的出现正是苏联模式不能应时而动,对马克思主义教条、片面理解的结果,是苏联模式衰落的体现。
  第三、指导思想上集权统一,超越阶段,教条主义倾向严重。苏联模式所建立的文化制度,在激烈的党内斗争中掀起了教条主义之波。斯大林以维护列宁和列宁主义为名,泛化、神化列宁主义,同时默许把自己神化的造神运动。僵化、封闭、保守的思想文化模式,阻碍了苏联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与发展。
  (二)苏联从文明中心淡出
  苏联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挤压农业为代价的,这就造成了苏联国民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据统计,1953年,人均粮食和肉类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26]据英国伦敦战略研究所估计,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年是324亿美元,1970年达到539亿美元,1979年高达1480亿美元。苏联军费开支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27]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苏联为补给粮食和奶、肉等食品的不足,每年要耗费几十亿元的硬通货从国外进口几千万吨粮食和肉类及奶制品。这样,一方面,苏联政府要确保对以国防军事工业为核心的生产资料部门的大力投资,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进口来加大对消费资料生产的补偿,这无疑会造成苏联经济更加拮据,进而影响到苏联科技进步和整个经济的发展。相关数据显示,苏联经济增长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便显现下降趋势。据苏自己的统计,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和国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双双持续下降:1951-1960年:10%和10.25%;1961-1970年:6.9%和6.45%;1971-1980年为5.3%和4.95%。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在1961-1982年的20年间也是递减的,1981-1982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只及1961-1965年的32.8%。[28]美国的统计也证实了这种发展趋势: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951-1960年为5.8%,1961-1970年为5.1%,1971-1975年为3.7%。[29]1987年,时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的普里马科夫在北京曾透露,苏联的国民收入总额仅相当于美国的50%,而另一位苏联经济学者博洛金使用购买力评价法测出当时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美国的38%。[30]
  经济实力的衰落势必会阻碍苏联科技的发展,削弱苏联科技实力。长久以来,由于受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的束缚,苏联的科技研究重点大都集中于国防航天领域,造成了对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新材料、新能源等民用技术研究领域的忽视,使许多先进技术不能被及时地运用到生产中,错过了利用以信息革命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新成果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机会。同时,僵化的科研机制给科学技术本身贴上了阶级的标签,阻碍了苏联与西方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使得苏联无法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新潮流。苏联的科技生产水平除少数军工产品外,同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美国国防部在上世纪80年代曾估计,苏联在计算机电子学方面比美国落后10年,在电光敏感器、机器人技术、信号处理、通信技术等许多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重要的技术领域里,苏联也处于落后地位。[31]可见,苏联模式下的僵化的科研体制使苏联没能及时占领当代科技发展的制高点,科技发展落后于世界科技发展新潮流,科研实力遭到了巨大削弱。苏联社会经济也因此失去了强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在政治上,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和个人集权的政治体制使党的领导人长期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形成了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而这种组织原则又被运用于国家体制,致使联邦制严重变形;同时,在对外关系上,苏联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倾向严重,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内政肆意干涉,颐指气使,将自己的社会模式强加给人民民主国家,严重影响了自己在国家世界中的形象与威望,给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添加污点,更给自身的发展造成了致命的伤害。
  总之,在时代主题发生转换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及时作出调整,苏联模式日渐衰落,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由于严重脱离了本国国情与客观实际,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生产力发展要求,苏联经济步履维艰、政治体制僵化集权、思想文化单一落后,苏联的综合国力一落千丈,在与美国争霸的过程中陷入空前孤立和困难的境地。昔日超级大国的风采已成过往浮云,苏联不再面南而王成为世界经济、政治与科学文化成果的集散地,不再成为世界上其他区域、国家或民族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不再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与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随着苏联大厦的顷刻倒塌,苏联的文明中心地位也随即消解,文明中心从苏联本土移出。
  四、社会模式变迁与文明中心转移的内在联系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个动态过程,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明是永无止息地运动变化着的。然而由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和民族的具体情况不同,这些文明的进步程度和发展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的。有些文明发展迅速,有些文明进步缓慢,有些文明可能在快速上升中突然夭折,有些文明则会在一定条件下奇迹般跃进。正是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世界文明发展呈现出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动态画卷,出现世界文明中心有规律地转移现象。文明中心是一个集多种文明优势于一身的社会有机实体,包括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科学文化中心。在某一时间范围内,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比较发达,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往往会因为成为人类经济、政治和科学文化成果的集散地,而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
  苏联政治帝国地位的重获,经济强国头衔的取得,科技大国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苏联模式所做出的贡献。先进的社会模式在巩固了政权,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同时,使其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实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对于苏联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国际影响力的扩展是大有裨益的。苏联因此成为世界上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成果的集散地,确立了世界文明中心。回顾历史,无论是彼得大帝时代俄国的崛起还是叶卡捷琳娜时期俄国成为欧洲宪兵,俄国所达到的都只是成为一个欧洲大国的目标,所创造文明的影响程度也仅仅局限于欧洲这个舞台。当历史的脚步迈进苏联时期的时候,俄国才圆了自己的大国梦,成为了世界文明中心,而这恰恰是先进的苏联模式所带来的。可见,先进模式是文明中心的根据,文明中心则是先进模式的体现,先进的苏联模式优越性保证了苏联文明中心的形成。然而,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苏联模式并没有与时俱进,及时作出相应调整,终于导致了衰落。这种日显老态的社会模式阻碍了苏联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苏联大厦倾塌的诱因,消解了苏联文明中心的地位。
  通过对苏联社会模式与苏联文明中心形成、转移关系的考察可以看出,社会模式的兴衰对世界文明中心转移具有重要作用。社会模式作为上层建筑中的政治上层建筑,往往能够应历史时代要求而生,并且在产生之初会因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国情需求相适应而促进该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使该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成为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集散地,成为世界文明中心。同时,还应注意到,任何一种社会模式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国情的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模式也应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唯有此,它才能进一步促进一国社会的发展。如果社会模式依旧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势必会阻碍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进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影响文明实力的增长,使该国在激烈的竞争中丧失世界文明中心的地位,出现文明中心的向外转移。
  世界文明中心转移和社会模式的变迁存在着对应的关系,社会模式的兴衰在世界文明中心转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进模式是使之成为文明中心的根据,文明中心则是先进模式的体现;任何一种社会模式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应随着历史条件、生产力与具体国情的变化而变化,否则它的弊端会成为一国文明实力增强的障碍,危及文明中心地位。由此可以得出,社会模式在文明中心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影响文明中心转移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冯石岗,贾建梅.人类文明发展机制引论[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265.
  [2][24]钟琳.科学与世界文明中心的转移[J].成都大学学报,(6):106.
  [3][9]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M].王保存,等译.求实出版社,1988:286,525.
  [4][6][11][16]张小劲.大国复兴之路[M].人民出版社,209,210,209.
  [5][7]李慎明.2007年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之四)[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53,412.
  [8][14][15][26][27]王加丰,等.强国之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89,181,181,186,189.
  [10]陈之骅.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教训[J].东欧中亚研究,1998(6):3.
  [12][德]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M].新华出版社,2002:204.
  [13]沈云锁,陈先奎.中国模式论[M].人民出版社,2007:44.
  [17][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59,260,261.
  [18]高石.苏美经济实力对比及其到80年代末的发展趋势国际问题研究.1984(4):
  [19]赵锡争.战后苏联经济状况浅析[J].四川大学学报,(1):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M].人民出版社1972:372.
  [21]列宁.列宁选集(3)[M].人民出版社,1972:784.
  [22]卢之超,等.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23]马克垚.世界文明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16.
  [25]王佳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关于苏联模式和社会主义前途的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06(4):30.
  [28]陆南泉,等.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七十年[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30,33,34.
  [29]《苏联问题译丛》编辑部.苏联问题译丛(第一辑)[M].三联书店出版社,1979:140.
  [30]李建中.以世界科技革命为视角看战后苏联的兴衰[C]//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31] Peter Schweizer.Victory: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 Secret Strategy That
  Hastened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M].New York: Atlantic Monthly
  Press,1994:137.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春华


    相关文档
    1. 新中国建立初期苏联工业模式对我国工业化的影响
    2. 苏联模式的失败之处在哪里
    3. 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原则区别
    5. 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改革探索及其价值审视
    6. “一五”时期的城市规划是照搬“苏联模式”吗
    7.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及其影响
    8. 胡愈之与新中国出版体制的建立
    9.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思考
    10.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党对市场作用初次肯定的基本经验探析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