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论点荟萃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规范运作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 2011-02-11    作者:赵凌云    来源:《新视野》 2011-02-11
  字体:(     ) 关闭窗口
  200610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入“有法可依”的阶段。但在现实中,不规范运作仍然是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股金设置不规范,股金结构不合理;组织机制不健全,民主管理形式化;财务制度不健全,盈余返还难实现;生产经营不标准,合作社业务待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规范运作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法规缺陷问题。《合作社法》法人的设立没有最低资本金的限制,只在章程中规定成员的出资额,留下了监管的盲点。二是管理机制问题。目前,一些地方撤销了农经部门,而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的各个部门具有独立性,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总体而言尚待加强。三是文化背景问题。中国农村格局是一种“差序格局”,重视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合作社正式制度中“产权明晰”、“利益分明”、“民主监督”等要求,与乡土社会注重的“人情”、“关系”、“面子”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互斥性。四是利益动机问题。一些合作社的成立动机并非是真正为了联合农户、服务农户,而是为了满足村、镇建设中“农民组织化”的考核指标要求;还有一些合作社负责人出于种种考虑不愿意推行规范运作。
    1. 苑鹏:中国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
    2. 海南琼中: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3. 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
    4. 土地流转背景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问题、挑战及对策
    5. 农民专业合作社 还需“强筋壮骨”
    6.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7. 如何更好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8.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9.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10. 2012年中央1号文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