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论点荟萃
欧阳雪梅:社会文明建设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发布时间: 2021-02-01    作者:欧阳雪梅    来源:社科院专刊 2021-01-15
  字体:(     ) 关闭窗口
社会文明建设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欧阳雪梅

  社会文明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状态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并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文明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社会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什么?近日,本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欧阳雪梅。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回顾“十三五”时期,我国在社会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欧阳雪梅:文化是育人化人、塑造社会文明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由此,文化建设成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途径,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成为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之一。文化建设与社会文明的共生共存关系,使得文化建设的进展成就能够直接表明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文化建设和社会文明的关系,决定了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新提升、达到新高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求和重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

  “十三五”时期,中共中央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确立为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正能量更加强劲,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举国上下表现出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社会文明程度。

   《中国社会科学报》:《建议》对“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出了具体阐述。请您谈谈对于“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这一目标的理解。

  欧阳雪梅:一方面,文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另一方面,文明也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塑造着人们的生活,体现着人类生活的质量和社会的发展。人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社会文明通过人的文明而得以展现。社会文明是指社会建设领域各要素发展所积淀的积极成果和达到的进步状态。一般来说,社会文明主要包含社会关系文明、社会制度文明、社会行为文明、社会主体文明、社会观念文明、社会环境文明等。这些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社会文明的整体架构。人类社会文明是与时俱进的。“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就是要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社会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什么?

  欧阳雪梅: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建议》在部署文化建设时,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社会文明重在建设、以立为本,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目前,社会文明建设的关键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建设、诚信社会建设、网络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道德是社会文明进步、团结和谐的基石。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通过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正确辨别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公与私、义与利,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推动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跃升,让人们在共建共享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们还应认识到,教育引导是道德建设的基础,但仅靠教育引导是不够的,还要有制度规范、政策保障。这就需要完善法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律规范有效约束和遏制失德失范行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来源:《社科院专刊》2021年1月15日

  记者:吴楠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