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理论动态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发布时间: 2010-05-18    作者:温宪元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5-18
  字体:(     ) 关闭窗口

核心观点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是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抓人才队伍建设,就是抓国家的长远和根本性建设。

   □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使用者是社会进步的关键,要在全社会确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观念。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积极稳步推进人才发展战略目标,逐步形成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和激励的机制。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看,人才资源无疑是中国最为重要、最有潜在优势、最可持续发展也是最为可靠的战略资源。抓人才队伍建设,就是抓国家的长远建设和根本性建设。当前要特别注重确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的观念,从事关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树立科学人才观的重要性

  《人才规划纲要》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人才竞争作出的战略选择。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各种自然物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比重不断减少,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知识与人才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支点。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使用者,正在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的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战略制高点,而谁占据了这个制高点,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努力建设人才强国。我们要破除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才能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的人才。如果我们固守旧的条条框框,就难以发现潜在人才,就会使大量人才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同时,现有的人才也会因没有作为之地而降低人力资源的效率。

  科学人才观的战略内涵

  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其核心要素是:中国必须依靠人才强国,实现现代化;中国应该也能够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建成人才强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的战略内涵,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中解放出来,增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未来12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能否成为建设世界人才强国的关键。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的重要内涵。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经济发展正从以依赖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以依赖智力人才资源为主。在知识和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今天,人才资源已上升为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财富和资本,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动力源泉。目前,我们的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占人口和人力资源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产业、区域分布也不合理。这就要充分开发人才资源,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去认识、开发、管理,把我国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

  “人人都能成才”,是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的重要内涵。当今时代,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会拥有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按照我们党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要求,我们应该放宽视野,开阔思路,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特点。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邓小平说:“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关键看这个人实绩如何。”努力激发千千万万的人释放潜在才能,鼓励人人作贡献,人人争成才。

  “以用为本”,是充现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实践性的重要内涵之一。“以用为本”就是坚持在实践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锻炼人才和培养人才,把实践作为检验和评判人才的根本标准。我们要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注重发挥其特点和特长,真正营造一个“拴心留人”的宽松环境;要善于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适当的物质待遇吸引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处理好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的关系,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

  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一个全面展开、整体推进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目前我国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第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要努力造就和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目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稳步推进人才发展战略目标。

  第二,通过落实《人才规划纲要》,进一步确立人才发展的指导原则。明确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要设计和实施一批具有引领性、创新性、示范性的重大人才工程。一要确立优先发展原则,把人才优先发展思想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项工作部署中,努力做到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

  投入优先保证,以人才优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要坚决破除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人才工作新思路,逐步形成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的体制机制。三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新智慧。四要推进城乡人才、区域人才、行业人才协调发展,促进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协调发展,统筹人才队伍的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通过落实《人才规划纲要》,不断改革各类人才的评价方式。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人才的德才表现、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和工作实绩,实施有效的激励约束提供准确依据。在考核指标体系的制定中,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增加对群众公认度的考核,并把群众公认程度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还要把握好考核预告、民主评议、结果反馈等环节,以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真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温宪元)

 

    1. 以人才开发带动县域发展
    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人才观
    3. 切实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4. 人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
    5. “就业歧视”挑战毕业生公平权
    6. 职教发展前提:尊重劳动和劳动者
    7. 周文彰:为了人才强国 要克服论资排辈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9. 让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国人才工作蓬勃发展纪实
    10. 让人才有更多“获得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