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武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发布时间: 2021-06-22    作者:武力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0-12-14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 武力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抓好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排在首位。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导科技创新重点突破,是新时代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

  新发展阶段对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

  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国内外环境新变化都对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乎全局、整体、长远的大事。能否顺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和比较竞争优势,直接关系我国能否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做好传统产业转型的同时,还要抓住当下产业迭代升级的机遇,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方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加大资金、人才等投入,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另一方面,积极推动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线上线下一体联动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突破国际环境制约的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中国的政治优势、经济规模和文化软实力,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以及文化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些年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脱贫攻坚胜利收官、工业化基本实现,以及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充分显示出十九大制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够如期实现。这促使中国经济在世界产业链所处的位置将由中低端快速向中高端攀升,在科技方面已经由过去的“跟跑者”向“并跑者”和“领跑者”转变。最近几年美国对中国的霸凌行为和全面遏制,特别是对关键技术的断供再一次提醒我们,国际竞争经常会脱离公平贸易、“双赢”互利的市场逻辑,呈现出政治化和高度的不确定性。高端产业的关键技术已经不能靠“购买”“合作”的方式获得,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将制约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最大的供给方障碍、堵点、断点。因此“要拉长长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中国就亟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短板,加快实现“卡脖子”技术自主可控,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支撑力。

  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下,战略性的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和保障其他领域安全的力量源泉和逻辑起点,是塑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物质技术基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科技在支撑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科技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和战略安全的关键要素,在维护相关领域安全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加快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要求,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实力,维护科技自身安全。充分应用科技实力,为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新型举国体制具有特色鲜明的优势

  新型举国体制是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基础上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它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导科技创新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方面,具有一般市场经济下政府所不具备的能力。

  具有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新型举国体制也愈加合理,显示出更为鲜明的政治优势。一方面,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提高,可以广泛地调动、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成为新型举国体制在各个领域推进的坚强领导力量。另一方面,集中力量办大事更为有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路径、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为新型举国体制提供了坚实基础。

  具有兼顾市场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优势。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新型举国体制具有使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的竞争优势。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遵循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并通过竞争增加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可以纠正市场“失灵”、企业的短期行为和负外部性,在科技创新方面不仅可以保障科技创新的战略性、持续性,承担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成本,还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各地区的人力物力,“集中力量办大事”。

  具有能够实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统筹协调攻关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使政府参与其中,能够更好发挥组织和服务作用;使企业参与其中,能够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高校参与其中,能够更好发挥其立德树人的育人作用和人才输送的重要作用;使科研机构参与其中,能够更好发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使用户参与其中,能够更好反馈市场信息,明确创新需求,提供创新方向。明确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用户在创新体系中不同的功能定位,能够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形成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构建功能互补、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完备高效的协同创新格局。

  具有能够发挥凝神聚力于科技创新的战略优势。新型举国体制能够凝神聚力于科技创新,致力于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技创新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新举措。明确国家目标和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攻坚克难的战略科技力量,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以新型举国体制助力重大科技创新

  一年之计在于春,明年是起步之年要开好头。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

  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既要加大协同创新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也要通过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来优化资源配置,使举国体制更加科学、集约、有效。这需要更好地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更多的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让一代代创新的主力军不再被“束手束脚”,以人才“第一资源”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制定国家主导科技创新发展的短、中、长期规划和具体项目,实现滚动式、可持续发展。立足现代化全局,加强科技创新整体规划,系统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攻坚和应急攻关的体系化能力,布局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构建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既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又要紧跟研判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特征,坚持中国特色,制定好短、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国家科技和研发适当向基础学科倾斜,解决这类学科和项目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市场机制有时“失灵”的问题。基础研究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底蕴和后劲,是一个国家科研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同时,由于基础研究具有战略性、公益性、先导性的特点,在实践中会出现企业不能获得全部收益而不愿进行基础研究投入的市场失灵问题,以及地方政府更多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倾向。因此,要把基础研究摆在国家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中央财政研发经费适当向基础研究倾斜,并为之构建国家牵头、多元投入的基金体系。优化投入结构,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创新“无人区”。

  完善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也是财富之源,不仅能增加有效供给,更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必由之路。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实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市场供求规律的要求有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增强实体经济企业的市场自主决策和自我发展能力。要全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法治规范市场行为。要加快财税、金融、科研制度改革,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要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与降准的政策组合拳,从企业发展所需的融资环境优化,信贷成本降低等要素入手,让优势资源和超强支持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企业汇集。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