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第十八届国史学术年会
张星星:正确认识和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发布时间: 2019-01-22    作者:张星星    来源:国史网 2018-11-25
  字体:(     ) 关闭窗口

   ——第十八届国史学术年会总结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联合举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当代史”创新团队承办,以“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十八届国史学术年会,已经基本完成大会各项议程。受会议主办单位的委托,我主要围绕本届年会主题,就与会论文和讨论交流情况做一学术方面的总结。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深入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做出重要阐述。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首次提到“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指出:“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小康,逐步富裕起来了。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6日。)11月2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过去几年来改革已经大有作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注意把握蕴含其中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接力探索,接续奋斗,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前进。”会议指出,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改革方向,继续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最为关键的是,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习近平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深入》,《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1日。)2018年1月1日,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指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八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18年1月1日。)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18年1月6日。)3月20日,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3月20日)》,《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3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领导,紧密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推动改革工作。”(《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领导紧密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推动改革工作》,《人民日报》2018年3月29日。)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高度评价和充分阐释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4月10日,海南博鳌),《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第十八届国史学术年会确定以“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主题,其目的就是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深入研究和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和历史智慧。

  我主要从六个方面对本届国史学术年会取得的成果做一梳理和概括。

  一、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10页。)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3页。)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产生,也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是这一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入研究和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可以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深厚的历史支撑。

  本届国史学术年会这方面的主要论文有:中共中央党校柳建辉的《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发展的基本历程与启示》,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深入探讨了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一切从中国实际和创新实践出发等重要历史启示。北京物资学院刘耀京的《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概要回顾和梳理了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和理论轨迹。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以下简称当代中国研究所)张星星的《党的基本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统一》,着重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坚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从“两手抓”方针到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四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了党的基本路线与唯物史观的科学统一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张竑的《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质点的成功运用》,集中围绕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第一次比较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重点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与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两个前提的理论及历史渊源。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许尔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历史地位》,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根基、以当今中国与世界现实问题为思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础、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发展为目标等方面,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及其历史地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杨明伟的《改革开放事业与人民主体地位的关系特性辨析——兼谈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依据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等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与人民主体地位的关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黎明泽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主要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三个方面,概括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泰然的《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五个着力点》,强调应着力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个方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曹子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论析》、四川文理学院文茂群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和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吕健的《论建国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及应对》,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以及这一变化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当代中国研究所武力的《略论研究改革开放史的几个问题》,着重从世界视野、历史眼光、发展观点、突出重点四个方面,特别是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社会财富创造与分配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区域均衡发展、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安全的关系等,阐述了深化改革开放史研究应关注的重大问题。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14页。)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通过各个领域的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习近平强调指出:“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个总目标,是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的关键。”(《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第26页。)

  本届国史学术年会这方面的主要论文有:当代中国研究所李正华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40年》,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新时期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强调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既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南华大学唐旭旺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特点及其经验》,分三个阶段回顾和总结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概括了人民性、独特性、协调性、务实性、开放性等五个主要特点,阐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科学性。当代中国研究所张金才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法治建设的历程与经验》,分三个阶段回顾和梳理了新时期中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主要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抓好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把立足中国国情与借鉴外国经验结合起来五个方面阐述了法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刘维芳的《改革开放40年国家强化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历程及启示》,着重从简政放权、政务公开、权力监督、司法监督、法律法规约束、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规党纪、强化党内监督等方面,梳理了对权力制约和监督不断强化的实践过程,分析了监督主体多元化、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内容广泛性等特点。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郭建明的《改革开放40年来的国家治理与国家自主性建设研究》,着重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政治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做了有一定特点的历史回顾和系统分析。中共伊春市委党校孙宇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的起步》,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等方面,分析了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和改革开放的起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邬思源的《略论〈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贯彻落实》,以较为翔实的资料回顾和总结了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学习教育、贯彻落实情况及其取得的成效。温州大学蒯正明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探析》,着重从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概括总结了从严治党的基本经验。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姜天丽的《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历史考察》,集中研究了基层党组织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发挥政治功能方面的实践历程、重要举措和基本经验。张新华的《从“六项规定”到“八项规定”——习近平关于党的作风建设思想研究》,概要梳理和研究了习近平党风建设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当代中国研究所孙翠萍的《试析习近平对“一国两制”理论的发展》、胡荣荣的《中共十八大以来“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新发展》和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吴明刚的《改革开放与两岸关系发展》,分别从不同方面总结和阐述了“一国两制”基本国策对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促进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

  三、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逐步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阶段性特征集中显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认识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加健康、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为继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本届国史学术年会这方面的主要论文有:当代中国研究所郑有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民、资本——基于改革开放40年跨越发展经验的探讨》,着重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多种所有制资本服务人民和社会主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动摇提供了保障,进而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促进全社会形成跨越式发展合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董志凯的《探索质量与管理体制、发展速度的辩证关系——从陈云经管历程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分析方法,集中围绕质量与速度、管理的辩证统一关系,对新时代如何实现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做了深入探讨。当代中国研究所邱霞的《国有企业改革40年历程评析》,从理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市场、企业内部关系四个层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做了系统研究,并从历史评析中总结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经验。王丹莉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演进与透视》,分三个阶段梳理和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发生的变化及其内在逻辑,以及与政府职能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变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张林鹏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1949~2018)》,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研究探讨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当代中国研究所钟瑛的《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农村合作制改革——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探索》、王瑞芳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改革的宏观考察》、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谢涛的《中共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逻辑、现实观照及时代意蕴——以中共中央1号文件为中心的考察》和安徽大学李嘉树的《略论陈云对农村改革的重要贡献》,分别探讨了从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决策及其历史经验。湖南师范大学尹红群的《从农村教育经费筹措看改革开放40年县公共财政改革》,以农村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的演变为切入点,研究了从多渠道筹措到“以县为主”、从分散到统一的县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的《开放的前奏:“四三方案”及其对改革开放时期的影响》、王蕾的《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的历程与启示》和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张鹏的《习仲勋对广东改革开放的探索与贡献》,从不同研究视角重点阐述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前奏、形成和发展及其对新时期经济建设产生的重要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李斯佳的《雄安新区设立的现实背景、决策过程与历史意义》,分析了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基本出发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设立雄安新区的决策背景、决策过程和重要意义。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徐建刚的《从“后卫”到“前锋”:上海改革开放的阶段特征和实现路径》、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沈开艳的《浦东开发开放与中国国家战略推进的关系》和历史研究所张秀莉的《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工业改组与技术改造》,以丰富翔实的数据资料,介绍和阐述了上海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和巨大成就以及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创造的宝贵经验。

  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和现代化建设战略方针的高度,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时代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33页。)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本届国史学术年会这方面的主要论文有:华北电力大学黄晓霓的《邓小平领导的意识形态工作及其当代价值(1979~1989)》,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坚定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正确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领导制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等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及其当代价值。空军军医大学李兴选、张立、高琦的《改革开放4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启示》,从七个方面概括和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当代中国研究所欧阳雪梅的《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统梳理和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泰山医学院张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的确立与实践逻辑》,以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概括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主要任务、指导方针、工作方法等理论观点和实践要求。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阚延华等的《习近平新时代对外舆论宣传思想及重要意义》,主要从对外舆论宣传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对外舆论宣传的核心内容、基本原则和重要方式,关注互联网舆论斗争等方面梳理和概括了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中国矿业大学王静静的《新时代“改革疲劳症”的重申与警惕:一种理性思想的梳理》,以较强的问题意识分析了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改革质疑和畏难情绪增多、改革动力和创新活力的减弱等“改革疲劳症”及其在新时代的反映。当代中国研究所曹光章的《政府和文化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认识和实践进展》,回顾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对文化市场以及政府与文化市场关系认识和政策的发展演变,分析了文化市场的两重性,认为正确处理政府与文化市场的关系是我国文化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刘仓的《探索中国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非遗”保护工作述略》,记述和分析了中国加强“非遗”保护的顶层设计,逐步构建“非遗”保护政策框架和法律体系,建立健全“非遗”保护工作指导机构,形成“非遗”保护基本制度等方面奠定的基础和积累的经验。魏立帅的《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分析了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了有意义的探讨。安徽新华学院卓爱平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传承红色基因的自信自觉》,着重阐述了人民解放军传承红色基因对坚持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意义。邯郸学院鲁书月、黄楠的《胡乔木晚年对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思考》,梳理和概括了胡乔木晚年对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思考,探讨了这些思考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启迪作用。当代中国研究所牛冠恒的《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老爱亲文化》,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探讨了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孝老爱亲文化的主要内涵、基本途径和重要意义。

  五、创新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改革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和组织形式愈益多样化,各种社会矛盾和资源环境等问题逐渐凸显。党和国家积极顺应社会发展新变化和人民群众新要求,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治理,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把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的关系摆到更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深化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改革,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加快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使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本届国史学术年会这方面的主要论文有:当代中国研究所李文的《改革开放40年来的民生福祉增进:成就和阶段性特征》,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巨大变化,探讨了40年来民生福祉增进由数量满足型向品质追求型、均衡发展型递进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姚力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理念与地方实践》,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涪陵区为案例,深入研究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李萍的《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实践探索——以“羊城论坛”为例》,通过具体解剖广州市人大主导打造的社会治理交流平台——《羊城论坛》,探讨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途径和方法。当代中国研究所李成武的《继承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作》,分四个阶段回顾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拨乱反正、改革完善、丰富发展和创新推进,概括了各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成就和创新发展。吴超的《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经验和路径》,在梳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治理经验,探讨了打造西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路径和方法。马艳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民族宗教政策的演进》,系统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宗教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统一战线理论中民族宗教政策的重要特征和显著标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崔钧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进程及成就》,集中研究了中共十八大以来加快健康中国建设、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在指导思想、制度框架、人口政策、能力建设、中医药以及全球健康治理等领域进行的重大变革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广州中医药大学樊学庆的《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共领导集体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实践与经验》,着重研究了这一时期高度重视中医药地位,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取得的重要经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邓鸿丽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系统梳理了养老产业恢复、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及福利社会化、举办社会养老机构、发展老龄产业等政策的日益完备。当代中国研究所段娟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徐轶杰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保护臭氧层国际合作的贡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郭赛飞的《环境管理的确立与强化:1979~1989年的环境保护事业》,从不同视角、不同时段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和成就,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新时代更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河南大学范刻心的《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治江方略研究述评》,重点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江治理方略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要,从开创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到形成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国的和平外交、对外开放和发展繁荣,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综合国力快速提升和对外交往愈益扩大,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逐渐进入深度磨合、调整适应的敏感期。中共十八大以来,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拓展周边外交,全方位推进发展中国家外交、多边外交和各个领域外交工作,不断完善外交总体布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67页。)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对外开放战略,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根本利益的战略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本届国史学术年会这方面的主要论文有:军事科学院陈传刚的《改革开放4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成就与启示》和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袁周、刘鹏的《改革开放40年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述评》,分别研究和阐述了新时期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革命性重塑。陆军军医大学张亚斌、路绪锋的《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的历史回顾及启示》,系统回顾了从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的探索历程,深入总结了其中的宝贵经验。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朱之江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武装力量运用述论》,分四个阶段回顾和分析了中国武装力量运用的原则和方法的演变及其现实启示。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廖锋的《从“消肿”到“重塑”——改革开放40年中国陆军转型发展的回顾》,集中探讨了中国陆军从以“消肿”为中心大规模裁军到以信息化为中心的转型重塑。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杨晓丹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武器装备国产化道路探索》,系统梳理了中国武器装备发展从忍耐、让路,到引进与创新稳步推进,在新时代跨越式发展的探索历程。蔡宏俊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军现代后勤的主题演进与历史启示》和汪红伟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军事外交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分别围绕不同选题研究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有关问题。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仲华的《历史转折关头的全军政工会解析》和白纯的《推进新时代先进军事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强化军魂意识》,着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军队政治工作的发展演变。军事科学院徐金洲的《“文革”结束后军队干部的年轻化》和济南大学王众的《优化与整合:改革开放以来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制度创新》,分别研究了军队干部年轻化和退役军人安置问题。北京大学张静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根基、战略抉择与话语建构》,研究阐述了中国从传统价值观念和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谋求和平发展的基本国情,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以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话语构建。当代中国研究所王巧荣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关系:历程、特点及经验启示》,回顾了中美关系40年来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两国战略互信不足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和威胁。张勉励的《试析中国援外改革发展的历史阶段》,深入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改革的渐进式逐步提升的发展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比较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晓东的《40年来改革开放背景下海权战略认识与实践》,论述了中国从“近海防御”战略到海权战略酝酿、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进。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45页。)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也需要国史研究工作者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历史眼光、强化理论思维、增强大局观念、丰富知识素养、坚持问题导向,在扎实深入、高屋建瓴的学术研究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把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历史智慧和历史借鉴。希望与会同志们在本届学术年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和加强改革开放史研究,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为阐释中国道路、彰显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18年第6期

  [责任编辑:郑 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