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事业与人民主体地位的关系特性辨析
——兼谈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
观察和思考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有许多历史经验值得仔细回味和深入研究。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所作的深刻总结,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特别重要的思考基点,他强调了几个“坚持”:坚持正确方向,强调沿着正确道路推进,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强调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坚持全面改革,强调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协同配合,相互促进,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强调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要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1]
这里,特别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的,是习近平强调的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相统一的原则,也就是要在改革开放中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和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问题。这一点,与十九大报告中的人民观是高度一致的。为此,本文认为,从人民性、统一性、主体性这三个根本特性上深入把握改革开放事业与人民主体地位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民性:“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对改革开放事业与人民主体地位的关系,习近平早在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作过非常精到的阐述,他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所以,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2]
这段话内涵极为丰富,实际上把人民性、统一性、主体性这三个根本特性都点明了。这里我们首先需要把握的是,改革开放是中国十几亿人民自己的事业,是代表人民的。改革开放的发生和发展,从来都不是别国、别人强加或外加给我们的,而是中国人民、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要。因此,人民性,既是改革开放事业的根本特性,也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特性。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的历史也可以看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建立在人民自身事业基础上的。早在中共一大上,党就提出,要想改变旧制度、建立新社会,人民特别是工人阶级就必须自己解放自己,而不能强迫他们进行革命。从那时起,党就抱定了“人类的解放者万岁”的信念。就像《国际歌》中所说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人类的解放事业、人民的幸福生活,是人民自己的事业,是人民自身的追求。
正因为准确地把握了人民的事业并顺应人民的追求,我们党领导的人民事业才能取得成功。这一点早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就得到了有力的证明。比如:1946年3月,当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将军来到延安时,他在延安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人民性,是他亲身体会到的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与其他党派的根本区别。他在分析共产党事业兴旺的许多原因时这样说过:“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他们已经检验了他们的全部理论并使之适用于原始的中国农村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他们感到在人民家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无忧无虑。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中国人民如何,世界人民如何。‘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这些都是口号,但又包含着比口号更深的意义,代表着一种极深的感情、一种最终的信念。”[3]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共产党之所以取得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其根本的因素是反映了人民群众自己的心声、智慧和力量,即民心所向、民智所施、民力所为。事业是人民自己的事业,工作是人民自己的工作,力量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内生动力,这是决定性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只是顺应了人民的自身要求。革命成功如此,改革开放成功亦然;革命事业是人民自己的事业,改革开放事业也是人民自己的事业,也是人民自己的内在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不断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抓住这个事业的人民特性,把住了时代的脉搏,特别是人民的脉搏。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步子之所以能够迈得出去、走得稳当,关键是反映了人民自己的愿望:人心思定,人心思富,人心思改。人民内心的这三种思虑,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种客观要求。当年走出十年动乱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的困境时,人民群众普遍希望安定团结,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把国家现代化建设搞上去。人民群众的这种强烈愿望和内生动力,促使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同时,党和政府在拿出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时,特别强调要经过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为前提和标准。正因为把改革开放作为人民的事业,人民才真心拥护。正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说:“我所做的事,无非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愿望。”[4]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条路线的根本,就是一切从人民自身的利益出发,紧紧依靠人民,反映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既然是人民自己的事业,就必须照顾到人民自身的觉悟程度,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人民、教育人民的方法。在人民事业中,首先要虚心向群众学习,要学会做群众的学生;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正如毛泽东在讲到我们是人民事业中的代表时所深刻指出的:“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末,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5]讲到在人民的事业中教育人民,毛泽东还深刻指出:“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而且就是当了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6]对于在改革开放这一人民事业中当学生和当先生的关系问题,习近平在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也专门作过阐述。他特别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7]并提醒我们,在实现人民自己的梦想这个重大问题上,党的干部要处理好做群众先生和做群众学生的关系,他说:“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8]无论从不能做“高踞于”人民群众头上的“贵族”角度讲,还是从先做群众学生再做群众引领者角度讲,其中根本要义,就是“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真正把自己放到“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去,才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也就是习近平所说的:“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9]
二、统一性:“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
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总结并遵循了一条与革命和建设时期完全吻合的根本经验,那就是党的主张与人民主张的一致性,也就是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习近平深刻阐述过:“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他还特别指出:“只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10]
习近平的这一思想,既讲清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又讲清了我们党的主张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人民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人民的主张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也就说明,这种要求和主张上的统一性,既是改革开放事业的根本特性,也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特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决策、主张,与人民群众的诉求、主张始终是一致的。这种统一性或一致性,至少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或调整,始终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因此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是高度一致的。正如习近平深刻指出的:“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他还特别提出,党和国家决策机关,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复杂问题和难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11]
二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与永远不与群众脱离是一回事,因此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高度一致的。党的领导越是得到加强和改善,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就越能得到体现。正如习近平辩证地指出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12]
习近平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和思考进一步深化改革问题时,特别重视这种统一性或一致性,强调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强调我们的改革事业须臾不能与人民相脱离,必须彰显和发挥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和主人翁精神。
人民要求和党的主张之间的这种高度统一性,我们也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基本特征上找到答案。中国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个什么样的党?对这个问题,毛泽东等党的领袖们曾经从这个党与人民的关系上作过明确的解答,最具代表性的答案是毛泽东的以下几个经典论断:
从这个党的初心和使命上讲,毛泽东有两个特别经典的论断:“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13]“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4]
从这个党的宗旨和出发点上讲,毛泽东也有两个特别经典的论断:“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15]“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6]
从这个党的责任和取胜的根据上讲,毛泽东还有两个特别经典的论断:“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17]“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他们生根于人民之中,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又是人民的教师,他们每时每刻地总是警戒着不要脱离群众,他们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因此他们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必然获得胜利的根据。”[18]
这样的经典论断还有很多。毛泽东对共产党根本宗旨和共产党人本色的定位,深刻地揭示了这个党的根本属性,也阐明了党的主张与人民主张的完全一致性。
即使是在严酷的革命战争环境下,毛泽东依然强调,共产党人“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他认为,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人民群众就会把我们的事业与他们的生命连在一起,“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国民党要来进攻红色区域,广大群众就要用生命同国民党决斗”[19]。这种生死与共、生命相连的关系,是任何力量也摧不倒的。所以毛泽东在总结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取得革命胜利时,还讲过这样两句话:“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前一句是1947年10月18日对佳县县委的题词,后一句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原国民党军将领郑洞国所提问题的回答。毛泽东的这些话,既讲清了共产党为什么胜利、国民党为什么失败的根本原因,也讲清了中国共产党主张与人民主张的高度一致性,同时还讲清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个唯物史观的最基本道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凡事替人民着想,拜人民为师,一切就都灵了,革命如此,建设如此,改革也是如此。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走到今天,取得巨大成功的历史真理。牢记这一点,我们的事业就能够成功;而忘掉这个,我们的事业就面临危亡。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自诞生那一天起,就把人民的主张写进了自己的宗旨里、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始终倡导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干部要做人民大众的“牛”,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只要做到与人民群众主张高度统一、理念高度一致、情感高度融合、行动高度整齐,就能带领人民实现共同梦想、完成共同事业。
“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既是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初心的一个基点,也是我们理解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新时代、新思想的一个根本的出发点。从这里出发,就知道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应该怎么做,立场在哪里、位置在哪里、目标在哪里、着力点在哪里、责任在哪里。是不是牢固树立起人民观点、人民立场,是不是真正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是不是善于把人民的要求与党的主张高度统一起来,是不是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事,这些是衡量真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员干部是真共产党员还是假共产党员的根本标准。无论改革开放事业如何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共产党人的本色都不能有任何改变,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一条心的高度统一性都不能有任何变化。
三、主体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
探寻中国当代历史发展的规律,特别是探寻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前进的规律,既要关注其中的客观性因素,又要关注主体性因素。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人民群众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实践的主体这个角度看,主体性,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根本特性,也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是根据社会实践的客观真实状况,来确定人民主体地位的。按照这一历史观,人民革命的历史、人民建设的历史、人民改革开放的历史,都是以人民为主体推动的;人民是社会历史的认识主体,更是社会前进的实践主体。在人民群众中孕育着伟大的实践创造力和历史推动力。
改革开放的历史,充分证明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动力来源,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性。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清醒地看到,改革是人民的事业,创造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事件和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只能是广大群众;改革开放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源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因此,早在改革开放走过30周年时,党中央就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得出了“十个结合”的结论,其中特别强调要“坚持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强调“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20]这样的认识,始终贯穿在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的基本观点中。
在观察和思考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时,习近平特别关注主体性问题,他曾经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上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主体性、客观性原理,要求在改革和建设中必须使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作用同时得到充分发挥。”他认为,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主体性、客观性的原理,生动具体地体现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并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一些人出现了重视物质生产和物质利益,忽视人的素质提高和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倾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快速和协调发展。”[21]对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发展中主体性的关注,是习近平观察和思考改革开放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而人民主体思想,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本质和核心,这一本质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必须把人民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最终实现以人民全面幸福为根本特征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特别强调执政党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要把党的治国理政思想决策扎根在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他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22]正是基于对人民主体性问题的牢牢把握、深刻认识和强烈关注,习近平反复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确立人民观点、牢固站在人民立场。比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特别从我们党的根基上阐述了人民主体地位,指出:“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23]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又从我们的政权性质上阐述了人民主体地位,提醒全党同志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24]这就是说,我们党只有扎根于人民、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取得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才能走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长征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以人民中心”的思想体现得更加全面深刻,充分反映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十九大报告不仅从改革开放角度讲了我们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讲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讲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讲了通过改革开放使我们进入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等问题,还以人民主体思想作为引领,进一步阐述了改革开放事业与人民主体地位的辩证关系。可以说,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成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理论阐述上的一大亮点。也为我们从人民主体性视角理解改革开放的整个历程和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了理论基点。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基于这样的鲜明认识,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报告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思想内核,都是围绕“人民”两个字展开的。报告全篇讲到“人民”这一概念有200多次,许多话掷地有声、高度引人关注,比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等等。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十九大报告在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时,列举了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第二条专门讲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报告在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时,着重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对人民的主体创造力作了明确界定,二是对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党的奋斗目标作了清晰的关联性说明。两层意思都充分反映了人民主体性。
这种从主体性视角表达出来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发展思想、执政理念,既是对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鼓舞全体人民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的一种宣言。这种鲜明地表达出来的人民立场和人民观,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定运用和创新发展。
从人民主体性角度理解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并体会出以下几个基本出发点:
以人民为主体,从人民立场出发,我们党就能够彻底地推崇人民的历史创造者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人民作为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从而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出历史伟业,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以人民为主体,从人民立场出发,我们党就能够带领全体人民脚踏实地地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以人民为主体,从人民立场出发,我们党就能够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最好的评价尺度,全面出台能够落地的惠民举措,从而让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以人民为主体,从人民立场出发,我们党就能够在发展问题上找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工作思路,从而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推进我们的工作。
以人民为主体,从人民立场出发,我们党就能够在各行各业各项工作中,深入群众生活、扎根人民中间、了解百姓疾苦,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从而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总之,人民性、统一性、主体性,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是从习近平阐述的改革开放历史经验中得出来的重要启示,也是我们深入理解改革开放事业与人民主体地位相互关系特性的钥匙。从这个角度进一步理解十九大报告,我们会更深刻地体会出其中反复阐释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核心概念的丰富内涵。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发展思想以及一切从人民出发、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的工作思路,彻底地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也体现了党的宗旨意识。有一种观点认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推崇人民主体地位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这一评价,应该是恰当的。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研究员)
[1] 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交出版社2018年版,第67—68页。
[2]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8页。
[3] 参见王树增:《解放战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4—85页。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页。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4页。
[6]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页。
[7]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35页。
[8]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26页。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2页。
[10]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3—24页。
[11]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41页。
[12]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8页。
[13]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
[14]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
[15]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16]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5页。
[17]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8页。
[18] 《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19]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139页。
[20] 《胡锦涛文选》,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59—160页。
[21] 习近平:《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7年第1期。
[2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6页。
[23] 《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24] 《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