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演进及基本经验
Evolution and Basic Experience of Socialist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欧阳雪梅(Ouyang Xuemei)
欧阳雪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研究项目首席研究员,为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评审专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创作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财政项目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近现代人物研究。代表作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9)》(主编)、《当代中国文化》《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演进及基本经验》等。
[摘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向工农大众普及文化,实现了文化产品从短缺到丰富、从服务中国人民到与世界人民交流互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新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重要支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实际,领导人民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发展,重点围绕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丰富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着力,为新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奠定社会主义文化基础,向工农大众普及文化
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勾画了新中国文化发展的蓝图:“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56年11月,毛泽东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文化和科学”的发展目标。
(一)改变文化落后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近代以来,中国国弱民穷、公共文化设施极其短缺。1949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为2554.7万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54167万人的4.7%;全国只有55个公共图书馆、896个文化馆(站)、21个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如何让占全国人口90%以上的工农大众在文化上翻身、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摆在新生的人民政权面前。为此,党和政府确定了“教育必须为生产建设服务,为工农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各地大力发展工农教育,开展了识字扫盲运动和业余教育;建设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剧场以及广播、电影设施,活跃基层群众文化,到1966年,农村基本普及了广播网,全国有公共图书馆523个、文化馆(站)4846个、博物馆193个;实行戏曲改革,改戏、改人、改制,剔除旧戏中的各种毒素,改革旧戏班社中的旧徒弟制、养女制等不合理制度,提高艺人的政治、文化及业务水平;实行文字改革,简化汉字,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等等。此外,党和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在民主改革中,西藏建立起“第一所民办小学、第一所夜校、第一个识字班、第一个电影放映队、第一个医疗卫生机构”。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牧区,出现了“把天空当成明亮的灯光,把草原当成移动的舞台”的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给牧民们送去了欢乐。
新中国的文化以“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宗旨,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人民文化、人民文艺、人民教育:在最基层的城市街区和农村建立或改善了文化设施,发展新的文学、戏曲、电影、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社会文化事业;文艺工作者满腔热情地深入生活,创作了一大批表现人民群众改天换地创举的雅俗共赏的艺术精品,新中国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国家在建立各级各类学校相衔接的国民教育体系基础上,还实行全日制和半工半读两种教育制度,既保障了广大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权利,也加强了对干部与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1964年,农村青壮年中的文盲、半文盲降至48.4%。1965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4.6%,从1949年到1965年,小学在校生从2439万人发展到1.16亿人;中学在校生从103.9万人发展到933.8万人,另有职业中学学生443.3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由11.7万人发展到67.4万人。全国自然科学技术人员已达245.8万人。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切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和教育,应当采取适当的坚决的步骤,加以扫除”。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积极组织翻译和出版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对于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关,分别由政府接办或“委托中国私人团体自办”,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文化的影响,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消除了部分群众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思想,增强了民族自信心。通过企业内部的民主改革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劳动光荣、剥削可耻以及社会主义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光明大道等观念深入人心。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号召知识分子学习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同工农群众结合,为国家建设服务,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得到发展;等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开始向全社会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三)提出“双百”方针,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1956年4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宣传工作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析方法,用人民的语言,很有说服力地去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情况的统一”。当然,“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4月28日,毛泽东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这个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他多次申明“双百”方针是一个基本的、长期的方针,并强调“双百”方针是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相统一的。“双百”方针提出后,关于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的探讨逐渐活跃,文艺创作开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解决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问题,对此,毛泽东提出:我们不仅“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而且“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解决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文化资源问题,表明了党对“古今中外”问题的科学态度。
(四)确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崇尚“不是做官,是做事”,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全体国民的公德,表彰劳动模范,讴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教育方针上,培养人民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涌现出一批如焦裕禄、王进喜、雷锋式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先进模范人物,形成了大庆精神、大寨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等。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焕然一新。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宗旨与发展方向等根本性问题,奠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石,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的人民的文化。但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遭遇了严重挫折。
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总结和反思新中国成立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打破思想禁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政府调整文化政策,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之路,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经验,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丰富文化的多样性,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
(一)拨乱反正,调整文化政策
1977年5月,邓小平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78年3月,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阐述了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等方面的关系:“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文艺要“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1980年1月,邓小平强调:“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但“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指出“二为”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文化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为维护全党的团结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对外交往的迅速增加和文化视野的骤然拓宽,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邓小平指出:“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要着重介绍西方正直进步的学者、作家、艺术家有价值的著作和创作。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译介出版外国著作的热潮,影响较为广泛的主要有“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面向世界丛书”“走向未来丛书”“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西方哲学流派丛书”“世界文化丛书”等,囊括了西方思想文化的经典名著,体现了中国对待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态度。如我国从1981年开始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迄今已译介出版了700余种,“为中国打开了一扇关闭许久的、向世界开放的窗口”。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979年,中共中央提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2年,中共十二大把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986年的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1996年的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先后作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及《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1991年,江泽民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从1992年开始,中共中央宣传部设立了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出的优秀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1994年1月,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并全面阐释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这是巩固社会主义文化在思想文化领域主导权的国家战略,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2000年,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先进性要求之一。
(四)发展文化产业
改革开放后拓展了文化的经济属性。1978年底,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8家报纸因财政补贴不足而提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要求。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同年,广州东方宾馆开设了首家营业性音乐茶座,文化产业的雏形开始萌芽。198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和科学研究事业等纳入第三产业。1989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设立文化市场管理司。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将“文化产业”概念单列,指出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娱乐业”、“文化服务业”和“文化艺术商品经营业”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与经济、科技日益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显。1998年,文化部增设文化产业司,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已经“由市场和民间自发发展进入政府自觉推动的新阶段”。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将文化产业列入国家发展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并将文化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部分,这是我党文化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政府重点支持和保障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改善文化民生;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文化市场主体,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行管办分离、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改变政府的统包统揽。多主体参与文化建设,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图书品种、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第三大电影生产国。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加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由于中国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凝聚了改革发展的共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下的文化多样化发展,文化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不仅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而且个性化、形态多样的文化产品为亿万人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经过长期努力,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一方面,因为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相应地也将长时段的各种矛盾压缩在短时间里集中显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为继续打好改革攻坚战,需要增进改革发展的社会共识,营造良好氛围,汇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保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另一方面,由于“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进入与世界强国同场角力的新时代,需要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问题提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铸造中国精神,促进文明互鉴,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从世界文明发展、5000多年未中断的中华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奇迹来认识和把握中华文化,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豪感。
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和升华,是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时代前进的方向,是当代中国人鲜明的精神标识,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生生不息,贯通中华民族的过去、当下与未来,共同铸就了中国人民精神上的万里长城,支撑起中国文化自信的雄伟大厦。
文化自信的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伟大的人民、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进而坚定“四个自信”最大的底气,“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使命。
(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在对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志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同时,也有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针对这些问题,中央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和领导权。学界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为契机,重新思考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我们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有机结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敢于亮剑,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快文化领域立法,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并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唱响网上主旋律,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人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人民群众中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不断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方面,党和政府着力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快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对农村尤其是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助,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以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为抓手,重塑现代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截至2018年底,西藏自治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1%和98.2%。基本实现市(地)有图书馆、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乡有文化服务中心,每个行政村有文化室、农家书屋、电影放映室”。新时代,党和政府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制造、建筑、农业、健康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的动力和活力。另一方面,党和政府着力解决文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中的价值导向问题。文化产业不仅担负着文化创新的重任,而且还是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渠道,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精品奉献给人民。习近平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我们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提倡文化文艺工作者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提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消费增长。
(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针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明冲突论”,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不同文化和文明间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习近平强调,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面对西方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等论调,党和政府加强传播能力建设,一方面,借助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文明古国的优势,梳理中国与其他国家间文明交流互鉴的故事,建构“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另一方面,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参与世界文明对话,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同时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立足中国实际,“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正是基于各种文明和谐、共存、包容、互鉴的理念,既反映了求和平、谋发展的时代潮流,又贯彻了中国“和而不同”、互利共赢的思想,体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胸怀,也向不同文化背景、发展水平的国家阐述了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中国梦与世界梦之间的内在联系、人类多样性文明共存的现实可能性,反映了中国的义利观以及所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这些表明中国正在形成的文化自觉,既有世界视野,又扎根本土经验,对百年来的西方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进行重新审视,重新发现中国,反映出“中国人民不仅将为人类贡献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而且将把自己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的努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意识。这就把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到新境界。
新时代文化领域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表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念、胸襟和气魄上,文化自信得到彰显,理论创新全面推进,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艺术日益繁荣,网信事业快速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增强,人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度提升,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贡献的智慧与方案正赢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理解、尊重和认同。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被看作帮助外界理解中国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的一把“钥匙”,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截至2018年11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全球发行量超过600万册,第二卷超过1300万册。2017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344号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识。此后,这一倡议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并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产生了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
(六)国家的开放和崛起助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2017年,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1265亿美元,成为文化产品最大出口国。继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刘慈欣的《三体》、郝景芳的《折叠北京》先后获得科幻界的“雨果奖”,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三体》在美国销量现在已经向百万大关冲刺,在英国有40万至50万的销量”。贾平凹的作品、麦家的谍战小说在海外持续热销。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引发共鸣,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征服了大批海外“粉丝”。至2018年12月,“中国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合作协定,设立36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约70个国家和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海外汉语学习者超过1.2亿人”。中华文化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认识,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四、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致力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不断创新文化建设理论,丰富文化建设实践,探索文化发展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经验。
(一)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关键
党始终把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结合时代要求、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纲领、发展目标及文化政策,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对出现的不足及时校准偏差,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文化治理,党发挥了政治领导、思想引领、制度安排、社会动员、道德示范等重要作用,这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开拓创新的根本保障。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党和政府始终注意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及时总结党和人民在实践创造中的新经验、新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地回答了现实生活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同各种错误观点进行斗争,同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追求
“为了谁、依靠谁”是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的需要是文化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鼓励创作生产受群众欢迎的文化产品,才能使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在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社会主义文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社会主义文化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始终是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核心。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扬革命理想主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道德建设是重中之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与之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重要任务;世纪之交确立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精神广为弘扬,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成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我们始终保持着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团结奋斗、改革创新的文化主旋律,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
(五)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推动中华文化守正创新
文化繁荣发展需要丰富的思想资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借鉴中超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路径。“不忘本来”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坚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到21世纪初“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再到新时代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丰厚滋养的沃土。“吸收外来”即放眼世界,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毛泽东强调:“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有益的东西,我们都要学”,“但要有选择地学,学先进的东西,不是学落后的东西”。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强调:“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以此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文化。“面向未来”即我们要传承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同时准确判断世界文明发展趋势,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守正创新。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创造中进行了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了文化进步,体现了文化自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要在吸取既往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