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四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论文
谢伏瞻:中国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及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 2022-11-22    作者:谢伏瞻    来源:第四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论文集 2019-09-11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及历史意义——在第四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The Speech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Advanced Forum on Contemporary China History

  (2019年9月7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谢伏瞻(Xie Fuzhan)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中国人民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之际,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今天隆重开幕。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向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向当代中国史研究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

  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是当代所为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及其国际学术交流而设立的高端论坛。在座的专家学者有的曾多次参加该论坛,是我们的老朋友;也有的专家学者是第一次参加这个论坛,是我们的新朋友。经过多年的努力,该论坛已成为中外学者交流当代中国史研究最新成果的重要学术平台,成为中国学术“走出去、迎进来”的重要窗口,在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向世界传播中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现代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70年”,旨在交流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关于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学术成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波澜壮阔,取得的建设成就辉煌巨大,积累的历史经验弥足珍贵。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伟大时刻,围绕“现代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70年”这个主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借此机会,我就中国现代化问题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梦想。但这一梦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变成现实。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在新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创造了条件。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和接续奋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以人民为中心,是新中国70年现代化建设一以贯之的鲜明特征。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把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紧密联系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积极性。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顶层设计,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中国的现代化是符合国情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一开始走的就是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出发,决定先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入手,进而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作出这一战略安排,是实事求是的、符合实际和国情的,经过长期努力,一定可以如期实现。

  中国的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一直坚持全面发展的方向。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即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国防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涵盖了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强调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他强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这些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极大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有力指导和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是符合时代潮流和人类进步的现代化。和平与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与人类进步的前进方向。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现代化,意味着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将进入现代化行列,这是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其影响将是世界性的。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的现代化强国时,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明年,我们将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将是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令人激动的重大时刻,也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标志着我们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现在到了一鼓作气、决战决胜的历史时刻。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勠力同心,埋头苦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一定可以如期实现。

  本届论坛是中外当代中国史研究工作者的一次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意义,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近日,中共中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为当代中国史研究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指出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当代中国史研究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当代中国史研究工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下面,我对当代中国史研究工作者提出几点希望: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当代中国史研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现实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至关重要。希望当代中国史研究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党和国家的历史,旗帜鲜明地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国史研究工作,引导学术界、思想界和整个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确认识和高度认同,为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攻方向。现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历史时期,是重要的历史交汇期和战略机遇期,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大有作为的时期。希望当代中国史研究工作者紧紧抓住历史机遇,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历史的视角研究和宣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伟大成就,从国史的角度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宝贵经验,深入阐释和宣传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是推出国史研究的高质量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国史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当代中国史研究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精品意识,通过扎实严谨的学术研究,形成对新中国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丰富经验的权威历史记述,推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新中国史研究成果,为全党全社会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提供权威参考,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学理支撑,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四是团结凝聚一支高水平的国史研究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史研究事业要发展,关键要有一支立场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水平研究人才队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史学界已经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梯队,培养了一批国史研究的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产生了很多国史领域的名家大家。但国史研究是一项宏大事业,需要大家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希望当代中国史研究工作者加强交流,相互支持,群策群力,凝聚起一支国史研究的人才队伍,为繁荣发展国史研究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今天,有这么多国内外的知名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现代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70年”这个主题进行交流研讨。我相信,在与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这届国际论坛必将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必将推动当代中国史研究及其国际交流与合作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也必将为增进中外当代中国史学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与友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