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八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在第八届国史学术年会闭幕式上的总结发言
发布时间: 2011-10-13    作者:张星星    来源: 2009-11-13
  字体:(     ) 关闭窗口

  朱佳木同志向会议提交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当代史上的伟大转折》的特邀论文,并为大会作了《关于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的核心》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从宏观的战略高度,以宽广的研究视野,通过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献的文本解读,围绕改革开放30年来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结合苏共倒台、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阐明了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这一重要的基本经验,阐明了坚持这一经验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与会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30年来,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和党的历次重要会议都曾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过郑重的历史评价。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21页。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多方面胜利,同党在民主革命期间由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的两次历史性转变联系起来,称为“又一次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3页。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报告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概括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指出:“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郑重地做出了“十四年伟大实践的基本总结”,指出:“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那时要摆脱困境,打开局面,是多么不容易。一九七八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艰巨的使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用“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回顾和概括了中国在20世纪的百年历程,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1998年,江泽民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已经和正在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并将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部进程。”《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73页。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系统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科学阐明了新时期的鲜明特点、显著成就和突出标志,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十条宝贵经验。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这一回顾总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343页。在2008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胡锦涛用五个“深刻领会”概括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宣传工作任务,指出:“我们要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联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以生动的事实、伟大的成就、成功的经验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领会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目的性质,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领会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深刻领会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深刻领会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坚定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些重要的历史结论和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为我们正确地研究和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和根本依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