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八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 2011-10-13    作者:程中原    来源: 2009-11-13
  字体:(     ) 关闭窗口

  邓小平清醒地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同时,他又满怀信心地指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第七次,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的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报告以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为指导,概括了新阶段的新认识。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报告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本质、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部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9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一年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第八次,1993年12月26日,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在讲话中第一次把这个理论同它的创造者邓小平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称之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赞扬这个理论“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引导我们继续胜利前进的精神支柱和科学指南”。这篇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的概括,从哲学层面和根本点上着眼,高屋建瓴,重点突出,简约凝炼。讲话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实行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中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足点。

  第九次,1995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这个纲要在十四大报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所作9个方面概括的框架基础上加以扩展,从16个方面进行阐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第十次,江泽民1997年2月25日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从评价和赞颂邓小平的伟大功勋的高度,分9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论断和概括:(1)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2)改革是必由之路;(3)开放是必要条件;(4)人民民主专政是政治保证;(5)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国家的柱石;(6)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7)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8)构建和平的国际环境,打开对外关系新局面;(9)关键在党。

  第十一次,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以邓小平的名字命名,全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科学体系,指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报告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提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要求,郑重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论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报告所概括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