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大报告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就是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并用这一概念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破解了如何界定、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创立的理论成果及其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难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科学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继承与发展关系,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包括毛泽东思想在内的。由此,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问题,无疑成为当前一个不可回避而必须讲清的问题。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二者同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而又各领时代风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那么,一脉相承承在何处、与时俱进新在哪里?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自觉传承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精神、逻辑延伸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内容,同时又是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突破和超越。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毛泽东思想基本精神的自觉传承
脉者,身体之经络、心绪之通道也,含有源和道两层意思。中国有句古话,叫“脉从根来”,可见,“脉”代表可延续可遵循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承”就是继承。所谓一脉相承,首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对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基本精神的自觉传承。
1对毛泽东思想理论精髓的自觉传承
二者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一脉相承,都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毛泽东用中国语言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字,《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并将其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正是基于实事求是的哲学思想,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摆脱了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束缚,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思想的萌发、形成和全面展开始终是以实事求是作为思想轴心的。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作为它的灵魂,不仅是外在的方法和作风,而且是它的本质内容和内在生命力。遗憾的是,毛泽东晚年自觉不自觉地违背了他自己所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致使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走向了歧途,给党的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者邓小平在思想禁锢与理论僵化、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严峻形势下,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进入新世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弘扬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求真务实,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从延安时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到改革开放之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提,再到进入新世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进而到十六大以来对“求真务实”核心的强调和阐释,党的思想路线内涵不断丰富,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精髓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