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完整准确地认识毛泽东探索“走自己的道路”的成功与失误
这是邓小平站在“毛泽东的肩上”看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毛泽东的功绩,最突出和最根本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的功绩,最突出和最根本的是倡导改革开放,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与毛泽东的丰功伟绩都突出地体现在“走自己的道路”上。邓小平探索“走自己的道路”的理论渊源来自毛泽东思想,更直接的是来自对毛泽东探索“走自己的道路”成功与失误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中共八大之后,刚刚担任党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就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这样的原则,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此来指导我国的革命,指导我国的建设。这个原则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根据过去革命中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并在第七、第八两次党代表大会上加以肯定的。”《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8页。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对毛泽东“走自己的道路”的历史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首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走自己的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功。邓小平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页。“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其次,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中“走自己的道路”也取得了很大成功。邓小平指出:“在搞社会主义方面,毛泽东主席的最大功劳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最成功的是社会主义改造。”不过缺点也有,“有时候在有的问题上是急了一些。”《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3、302页。再次,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也是倡导“走自己的道路”的。邓小平对毛泽东搞社会主义注重“走自己的道路”的评价,既包括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也包括毛泽东为适合中国情况而进行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提出了走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但具体怎样走中国的道路并没有解决好,而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对此,邓小平进行了认真总结。他说:“1958年,我们犯了错误,搞大跃进,开始不尊重经济规律了,这就使生产下降了。以后经过三年的调整,发生了变化,又较好地发展起来。但接着又搞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灾难,经济方面完全乱了。”同上书,第314页。邓小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经验教训。
第一,在革命向建设的转变中,把革命的方法搬用到建设上,用阶级斗争的方法搞建设、促生产,没有真正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邓小平认为,1957年反右派斗争后,毛主席最主要的错误就是“重提阶级斗争,提得更高了”,“过去20多年,工作重心一直没有认真转到经济建设方面来。”同上书,第295、245页。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页。
第二,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框框,搞一大二公、平均主义,把计划经济看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坦率地说,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237、261页。
第三,把速度看成建设的核心问题,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结果脱离实际,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说:“‘大跃进’是不正确的,完全违背客观规律,企图一下子把经济搞上去。主观愿望违背客观规律,肯定要受损失。”他同外宾谈话时说:“根据我们的经验,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快、太急。过去,我们搞得太急,发生了一些错误,我们叫‘左’的错误,这样经济发展的速度反而慢了。”《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6、406~407页。他认为,“1949年取得全国政权后,解放了生产力,土地改革把占人口80%的农民的生产力解放出来了。但是解放了生产力以后,如何发展生产力,这件事做得不好。主要是太急,政策偏‘左’,结果不但生产力没有顺利发展,反而受到了阻碍。”《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7页。
此外,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没有解决好对外开放的问题。邓小平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同上书,第64页。
邓小平对毛泽东探索“走自己的道路”的成功与失误,是采取实事求是并把自己摆进去的态度进行总结的。他说:“建国以后,成功的地方我都高兴。有些失误,我也有责任,因为我不是下级干部,而是领导干部,从1956年起我就当总书记。……‘文化大革命’前,工作搞对的有我的份,搞错的也有我的份,不能把那时候的失误都归于毛主席。至于‘文化大革命’,那是另外一回事。”同上书,第54页。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才能完整、准确地认识并深刻总结毛泽东探索“走自己的道路”的成功与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