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十一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
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字改革
发布时间: 2014-11-06    作者:郑珺    来源:国史网 2014-11-06
  字体:(     ) 关闭窗口

  语言文字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服务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的发展。自清末以来,许多有识之士致力于语言文字改革,改文言为白话,提倡汉字读音统一,实行汉字横排,使中国的语言文字发生了巨大变革。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展创造了条件,但当时汉语方言众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而且社会主义建设要求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因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把文字改革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新中国文字改革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级党政机关、各人民团体为促进文字改革、促进汉语规范化做了大量的工作。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文字改革组织。吴玉章在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文字改革的任务和工作内容:汉字改革以采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方案为研究的主要目标,汉字的简化和整理也是研究的目标之一;继续进行汉语统一问题的综合研究和分区的调查研究,并研究以北方话为统一汉语的基础问题;有系统地研究少数民族的语言,进而研究他们的文字改革和创造文字的问题,帮助他们发展教育。《吴玉章开幕词》,1949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在10月20日召开的中国文字改革协会第一次理事会议上又决定把研究拼音文字作为主要任务。这些就成为新中国文字改革工作的基本内容。1952年2月5日,中国第一个主管文字改革工作的国家研究机构——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在成立大会上决定以民族形式的拼音文字为中国文字改革的方向,以制定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为主要研究工作。为了加强对文字改革工作的指导,1954年10月1日成立了胡乔木为主任的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旨在协调党内对于文字改革的不同意见,研讨文字改革工作上的重大原则和实行步骤问题,向党中央提供切实可行的意见。为把文字改革工作由研究阶段推向实践阶段,在全国推行文字改革政策,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直属国务院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4年12月成立。

  1955年10月15~23日,教育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讨论文字改革问题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中央一级有关机关、人民团体和部队的代表207人,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就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的问题做了重要讲话,吴玉章做了《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的报告,他指出汉字改革首先解决要两个迫切的具体问题:简化汉字和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的报告》,1955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这次会议标志着新中国文字改革工作研究准备阶段的完成,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10月25~3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开幕词中指出,民族语言的统一是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必然的趋势,我们迫切需要有一个规范明确的、统一的民族共同语,以便于我们在一切的活动当中调节我们的共同的意识和行动。要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实现中国文字根本改革的一个必要阶段。

  确定了文字改革的方针任务,建立了领导机构,召开了两次全国性会议,标志着中国文字改革和汉语规范化工作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二、文字改革的全面开展

  新中国的文字改革工作经过六年多的摸索和努力,到1956年各方面准备已经基本就绪,各种工作已经逐步展开。

  195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文字改革工作问题的指示》,批准了文字改革的方针是:“汉字必须改革,汉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而在实现拼音化以前,必须简化汉字,以利目前的应用,同时积极进行拼音化的各项工作。”《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93页。1958年1月10日,周恩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报告会上作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指出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一)汉字的简化和整理

  新中国成立后,文盲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约为70%左右,农村人口中的文盲高达80%以上。文化落后的现实对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一个不利因素,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落后面貌,中国政府开展了扫盲运动,而扫盲运动中最重要的就是解决识字问题。汉字繁难、笔画多、结构复杂、异体字多,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学习、书写比较困难,这就促使简化汉字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简体字的研究和选定工作是从1950年7月开始的。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已开始草拟简化汉字笔画和精简字数的方案,1954年年底编成《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后又根据全国各地讨论中提出的意见作了修订。1956年1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这个方案将544个繁体字简化为515个简化字,并有54个简化偏旁,《国务院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195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采用社会上长期广泛流行的、约定俗成的简化汉字,规范了千百年来流行在民间的俗体字、减笔字、手头字,是新中国文字改革工作的第一个重大成果。公布以后,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汉字的简化,对于儿童识字、成人扫盲、日常书写都有较大的便利,减轻了人们学习和使用汉字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学习文化和识字难的矛盾,对普及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推行起来比较顺利。

  1960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中指出,“为了加速扫盲和减轻儿童学习负担,现有的汉字还必须再简化一批,使每一字尽可能不到十笔或不超过十笔,尽可能有简单明了的规律,使难写难认难记,容易写错、认错、记错的字逐渐淘汰。这一项任务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广大群众对此是十分热心和有办法的。”尽管这一指示是想尽早完成扫盲工作,加快提高中国人民文化水平的步伐,但是提出的简化汉字的进度和笔画数的要求却缺乏客观基础和科学依据。6月4日,教育部、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征集新简化字的通知》,通知指出:“近几年来各地群众创造的新简化字,数量很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些新简化字是我们继续简化汉字的重要依据”,并要求“各省市区都能提出四百至一千个新简化字”,通知发出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陆续收到了29个省市自治区和部队系统推荐的简化字材料。根据这些材料,1961年6月16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和教育部公布了新的《简化汉字表》,但是由于这些简化字大多是新创造的,没有经过长期流行,加上当时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这个新的《简化汉字表》没有推行。

  从1961年起,中国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文字改革工作也随之进行了调整,着重巩固成果和提高质量。《汉字简化方案》在推行过程中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这段时间群众创造了许多新的简化字,使许多人不清楚哪些是国家公布的简化字,哪些不是;二是方案中关于简化偏旁的适用范围交代得不够明确,因而在教学上产生不少困难,在印刷上出现许多分歧。为了对已经推行的简化字进行一次总结,减少推行过程中发生的分歧,1962年4月16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和教育部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教育厅(局)公布了《汉字简化总表》,其中包括已经推行的和修订补充的简化字,共1914个。

  简化汉字的推行,一方面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一方面也有一些人提出不同意见。为此,1962年5月20日,周恩来指出:“简化字应当邀请各方人士,重新讨论;如有不同意见或反对意见,必须虚心接纳;即使国务院早已公布的简化字,如大家有意见,亦可考虑重新修改”。《汉字简化方案》经过修订小组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研究修订,1964年3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为使用简化字确立了一个明确的、统一的规范,对消除使用简化字方面的混乱现象以及避免乱造不规范的简化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64年5月,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在总结使用简化字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简化偏旁的应用范围,经国务院批准编印了《简化字总表》,作为使用简化字的规范。总表共收录了2238个简化字,《我国的文字改革工作》,1977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简化了2264个繁体字,成为全国图书、报纸、刊物、学校教育和日常工作的用字规范。

  对汉字的简化和整理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又适应了当时社会的要求,通过推行简化汉字,在中国人口总数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文盲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对中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推广普通话

  全国政权的统一,需要确定和推行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在全国推广普通话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防有重大意义,也为汉语的进一步发展和汉字的根本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汉语的发展和规范化。1955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教育部长张奚若作了题为《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指出,汉民族的共同语应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普通话”作为一个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获得了作为汉民族共同语言的标准语地位。1956年1月28日,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成立,随后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成立了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加强了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组织领导。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指示》指出:“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6年2月12日《人民日报》。对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关于普通话的定义进行了进一步补充,这就使普通话的标准更加全面、更加科学。与此同时,教育部、文化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也相继发出通知和指示,推动了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全面开展。教育部、广播事业局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联合举办了普通话语音教学广播讲座。全国中小学和师范学校开始用普通话教学,不但推广了普通话,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经过两年的推广,推广普通话从学校走向了社会,到1958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高潮。1958年7月25日,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和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以第一次全国普通话教学成绩观摩会,对推动全国各地的群众学习普通话起了很大的作用。1959年9月,全国基本完成了汉语方言的初步普查工作,调查了全国1800多个调查点,写出方言调查报告1200种,学习普通话手册320种。方言调查工作的基本完成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一项重大成绩,也是语言科学为实践服务的一项重大成果。

  1956年1月31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开始审订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1957~1962年,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分三次发表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审订了1800多个异读词的读音,这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一个重要成果,对普通话语音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努力,普通话已经逐步成为全国通用的交际语言,南方方言区的学校逐步采用普通话进行教学,青少年基本上能用普通话交际,推广普通话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1949年10月至1952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后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对拉丁化汉语拼音文字方案的研究,不到半年就收到了几百种汉语新文字方案。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召开了成立大会,会议根据毛泽东关于制定民族形式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的指示,决定以民族形式的拼音文字为中国文字改革的方向,并规定了今后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并提出中国文字拼音化的方案(汉字笔画式);整理汉字并提出简化方案。从3月起,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开始了以制订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为主的研究工作。

  1953年初,毛泽东对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拼音方案组拟出的中国拼音文字字母草稿提出意见。拼音方案组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分人拟出几套草案,拼音方法以双拼为主。7月,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召开了第四次全体委员会议,对拼音方案组提出的5种民族形式的拼音方案草案进行了讨论,但是没有确定最终的方案。为了加强文字改革工作的领导,把文字改革工作由研究阶段推向实践阶段,在全国推行国家的文字改革政策,1954年10月,周恩来指示:拼音方案可以采用拉丁化,但是要能标出四声。

  1954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设立了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进一步对拼音方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到1955年10月,拟订出四个汉字笔画式和一个拉丁字母式、一个斯拉夫字母式的拼音方案草案。这六个拼音方案草案曾经分发给当时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的代表征求意见。1956年1月,中共中央在对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批示中指出“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比较适宜。”毛泽东在同年1月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讲话,在讲话中他表明放弃汉语拼音采用民族形式自创字母的主张,而回到了他曾经赞成过的主张——采用拉丁字母。这种转变为汉语拼音字母形式的选用重新定下了基调。周恩来在会议总结发言时说:“中央政治局决定:‘首先简化汉字,推行书报横排,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公布后用在小学课本上,代替注音字母’。”《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第76~77页。

  为了让全国人民了解汉语拼音和文字改革,周恩来指示要做好文字改革的宣传工作,并确定1957年12月11日至1958年1月11日为汉语拼音方案宣传月。1957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和《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和汉语拼音方案》的社论。在汉语拼音方案宣传月中,全国各地多家报纸发表了20多篇宣传《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文章。

  1958年1月10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报告会上,周恩来作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关于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问题,他首先提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它并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接着,他指出了《汉语拼音方案》的用处是:给汉字注音;拼写普通话,作为教学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造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音译外国的人名地名和科学技术术语;在对外文件、书报中音译中国的人名地名;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解决编索引的问题;等等。《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6页。胡乔木作了《关于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几点说明》的报告。

  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并立即在全国推行。新闻、出版、广播、工商、交通、科技等各方面都开始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小学拼音教学和注音扫盲工作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推行工作得到迅速发展。在小学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教育的一件大事,它改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面貌,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发展儿童语言、提高儿童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问题。由于汉字比较难学,儿童应该能看懂的内容却因为不认识汉字而不能阅读,通过学习汉语拼音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儿童能够更多更主动的汲取知识。

  中央和地方的广播电台举办了多次汉语拼音广播讲座,对普及拼音知识和推广普通话起了很好的作用。新出版的字典、辞书用汉语拼音注音,许多重要的工具书采用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编排条目,以利检索。全国重要的报纸报头,期刊刊名,图书书名,大城市街道路牌,公路、铁路站名,商店招牌、商标、广告等加注汉语拼音在逐步扩大。

  1964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吴玉章的《汉语拼音方案在各方面的应用》一文,文章对《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各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同时也促进了此后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工作。文章指出:《汉语拼音方案》在各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一是给汉字注音;二是帮助少数民族创造和改革文字;三是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四是提高了聋哑教学质量;五是改进盲字;六是增加电报速度;七是用于视觉通信;八是用作代号和缩写;九是用于编写字典辞典;十是用于序列索引。

  《汉语拼音方案》在帮助识字、推广普通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扫除文盲、普及教育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文字改革的意义及其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着统一政治、经济的艰巨任务,但当时汉语方言严重分歧,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交往。在这样的条件下,推广全国共同使用的语言,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不仅是文化建设的紧迫任务,而且具有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中共中央及时把文字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向全国人民提出了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即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字改革成绩卓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汉字简化,方便了初学文字的人特别是儿童识字,对于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发展文化事业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文字改革,简化字作为规范的现代汉语用字,不仅在国内全面普及,而且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现在联合国文件中的中文文本用的就是规范的简化字。通过推广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的通用语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团结,有利于扩大国际交往。

  在文字改革中,为了推广普通话、规范现代汉语,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开展普通话的审音工作、召开现代汉语规范问题的学术会议、编撰现代汉语辞书,等等。其中,对推广普通话和规范词汇最有影响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编写。《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新编字典,是为初、中等文化程度读者使用的一本小型语文工具书,是国内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小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是继《新华字典》之后,以确定现代汉语的语音和词汇规范为目的,以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为宗旨的一部中型词典,直至现在,广大人民群众依然将《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汉语规范广泛使用,对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字改革还有一项重要成果就是实现了全国报刊横排。过去中国的文字横排、竖排、左行、右行都有,较为混乱。1955年1月1日,《光明日报》首先实行横排,并发表了胡愈之的文章《中国文字横排是和人民的生活习惯相合的》。后来,全国许多报纸、刊物、图书也陆续实行横排,到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和地方报纸也一律改为横排。至此,我国全面实行了横排横写,这是汉字排写方式的一大改革,是符合科学技术需要的,也是新中国文字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我国印刷用铅字字形不统一,同一个字在报纸、杂志、图书上有几种不同的笔画结构,为了使汉字印刷体的字形趋于统一,笔画结构力求与手写楷书一致,减少初学者阅读和书写的困难,经过多年的反复研究,1964年5月《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公布。该字形表共有6196字,成为汉字字形的范本,是新中国文字改革的又一个重要成果,自此,中国印刷字体的字形有了一个比较统一的规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文字改革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推进了扫盲运动的进程,促进了工农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是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后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