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十一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
“双百”方针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 2014-11-06    作者:刘仓    来源:国史网 2014-11-06
  字体:(     ) 关闭窗口

  一、“双百”方针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经验

  (一)“双百”方针的理论基础

  1对立统一律是“双百”方针的哲学基础

  根据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毛泽东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真善美和假恶丑、香花和毒草都是对立统一的,对立的双方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针。”《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193页。

  矛盾的双方分为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本质。根据这一原则,毛泽东认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思想文化界,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毒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只能占居次要地位。他把这种关系比喻为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指出“从这样的观点看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有益无害的了。”《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页。

  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据此,毛泽东强调,战争与和平、生与死、香花和毒草等现象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他指出:“我们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放香花的同时,也必然会有毒草放出来。这并不可怕,在一定条件下还有益。”《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5页。他还用种牛痘的比喻,说明毒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香花的道理。

  对立统一律是“双百”方针的科学基础,二者都具有自身的基本内涵。贯彻“双百”方针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有其本质的规定性。超越了这个界限,就不一定适用于“双百”方针。

  2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是“双百”方针的直接的思想来源

  毛泽东运用对立统一律创立了社会主义矛盾学说,而后者又是“双百”方针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之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题,而这不能用阶级斗争的方法来解决。人们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两者之间的争论,也是自由的。毛泽东指出:“对待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对待精神世界的问题,用简单的方法去处理,不但不会收效,而且非常有害。……只有采取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才能真正发展正确的意见,克服错误的意见,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需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贯彻“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针,是探索真理、修正错误的方针。如果超越了人民内部矛盾的界限,即对于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就不一定适应于“双百”方针。

  (二)“双百”方针的性质和基本内涵

  1“双百”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方针

  “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见,是为发展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事业而提出的基本方针。毛泽东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这一论述规定了“双百”方针的性质,是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方针,是社会主义文化民主的体现。

  关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不是谁掌握行政权力谁就掌握真理,真理不是靠行政力量而是靠科学研究取得的。

  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也需要贯彻“双百”方针。在毛泽东看来,“百花”包含不同性质的花,不一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花”;百家争鸣里也包括唯心论。由于许多人对社会主义制度还不熟悉,对马克思主义还缺乏了解,旧的思想、习惯还顽固地保存着。这需要采用民主的讨论的说理的方法,在长期的思想斗争中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批判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由于中国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容易沾染争名夺利、唯利是图、比阔气、比级别、比地位等特权思想。对这些歪风邪气,在没有违反党纪国法的前提下,也应该采取批评的说理的教育的方法。

  2“双百”方针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方针

  “双百”方针还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方针。毛泽东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针不但是使科学和艺术发展的好方法,而且推而广之,也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这个方法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毛泽东把“双百”方针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联系起来,目的是通过争鸣、讨论、研究,使认识一次一次地接近真理。“双百”方针是探索真理、修正错误的基本方法,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方针。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后,国内的矛盾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对人民内部的许多矛盾、意见、议论,应该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而不能用对付敌人的方法,这有助于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把“双百”方针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联系起来,强调“监督的方法,就是团结—批评—团结。这个方法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法,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法,是解决一切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80页。在如何治国理政、服务人民的大政方针等问题上,谁掌握真理就遵从谁的意见和建议。

  “双百”方针是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和民主的方针,这点明了它适用的范围。毛泽东说:“在大的范围内,让杜威来争鸣好不好?那不好嘛。让胡适来争鸣好不好呢?也不好。那么说胡适要回来可以不可以呢?只要他愿意回来,是可以回来的,让我们批评过他以后再回来,就批评不着他了嘛,批评已经过去了嘛。只有反革命议论不让发表,这是人民民主专政。香港报纸、台湾报纸在北京出版是不是许可?应该不许可,不许可有好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91~492页。这段话表达了“双百”方针的政策界限:第一,“双百”方针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和民主事业的方针,不是让资产阶级思想自由争鸣的方针。在人民政权下,反革命分子不能随意发表议论。第二,贯彻“双百”方针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思想可以自由争鸣,而不能超出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第三,正确处理政治上的统一战线和思想上的唯心论的界限。在政治上依然争取胡适之类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但是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并不等于让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思想学术领域自由争论。

  “双百”方针不是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方针,不是没有任何政治前提。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些都是政治前提。只有在这些前提下,“双百”方针才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方针。

  3“双百”方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针

  毛泽东指出:“正确的东西是跟错误的东西作斗争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世界上无论什么新的东西,无论什么有生命力的东西,都是跟旧事物、旧的东西作斗争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跟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发展起来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26~627页。1957年4月8日,邓小平在西安干部会上指出:如果我们不注意,不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要僵死起来,马克思主义要衰退,只有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意见表达出来,进行争辩,才能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辩证唯物主义。《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页。

  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也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如果马列主义叫永恒的真理,那就不叫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问题要有创造,要有发展,这需要交锋,“真理是越斗越明”。如果马克思主义停滞不前,因循守旧,它就没有生命力了;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违背,违背了就要犯错误。因此,要批判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

  有人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被大多数人承认为指导思想,那么,能不能对它加以批评呢?毛泽东回答说,马克思主义是不怕批评的,如果它被驳倒,那么它就不行了。他说:“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原则到中国来实行的时候,就要带有中国的色彩,就要按照具体情况解决问题。如采取压服的方法,不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就会使我们的民族不活泼,简单化,不讲道理,使我们的党不去研究说理,不去学会说理。马克思主义要跟非马克思主义作斗争才能发展起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所以需要,就是这个道理。”《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44页。

  毛泽东认为,在思想争鸣过程中,力争是香花;毒草也需要,但不能占居主导地位。如果毒草占居了主导地位,那么矛盾的性质就发生了转变。毛泽东借扩大发行《参考消息》的范围,使党内党外同反马列主义的东西见面,同他们斗争,使自己发展起来。他指出:“同错误思想作斗争,好比种牛痘,经过了牛痘疫苗的作用,人身上就增强免疫力。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并不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的领导地位,相反地正是会加强它的这种地位。”《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232页。

  4“双百”方针争取、团结、教育、改造、重用知识分子的方针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逐渐从阶级斗争转向与自然界斗争,这需要进行文化革命和技术革命。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初衷,是为了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这就需要争取、团结、教育、改造、重用知识分子。“双百”方针是争取知识分子的方针。1957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传达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指示》指出:“这个政策的目的,是用说服的方法,用自由辩论的方法,而不是用粗暴的方法,向知识分子进行长期的、耐心的、细致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促进我国的科学文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迅速地繁荣起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32页。

  1957年4月,毛泽东说:现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究竟是什么?百家者,两家而已:资产阶级一家,无产阶级一家。知识分子百分之七八十是处在中间状态的。争鸣,就是两家争取这中间状态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要解决“身在曹营”的问题,要在无产阶级的皮上粘得很好,成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65~666页。实行“双百”方针,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使之转变为无产阶级知识分子。

  针对党内存在的对待知识分子的宗派主义错误,以及各民主党派争取知识分子的现象,毛泽东明确要求吸收知识分子入党,如果不做争取知识分子的工作,对党团结大多数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工作的总方针不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争取知识分子的政策,是开放的政策,而组织上是关门的,这不行,不协调。《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58页。1957年6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一两个月后吸收一批高级知识分子入党的通知》。

  总之,“双百”方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设经济发达、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毛泽东曾自信地说,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们的文化、科学、经济、政治,我们的整个国家,一定可以繁荣发展起来,我们国家就会变成一个有近代农业的、工业化的国家,人民的生活会要好起来,人民的政治情绪,人民跟政府的关系,领导者跟被领导者的关系,人民与人民中间的关系,将是一种合理的、活泼的关系。我们希望造成这样一个中国,希望把我们国家变成这样一个活泼的国家,使人们敢于批评,敢于说话,有意见敢于说,不要使人不敢说。按照这样的方针,我们的希望就一定可以实现。”《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52页。他还写道,“采取现在的方针,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页。

  (三)贯彻“双百”方针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贯彻“双百”方针,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双百”方针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是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民主和争取知识分子的方针,是贯彻思想文化领域统一战线的方针,因此,在对待不同的学术见解、思想观点、文学艺术,就不能采取简单的压服的办法,而应该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以争取和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也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贯彻“双百”方针要坚持政治标准和其他标准的统一贯彻“双百”方针,就应该有判断香花和毒草的标准。而批评党、政府、马克思主义的言论究竟掌握在什么范围内,也需要划定界限。针对右派分子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错误,1957年5月25日,毛泽东在修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时,增加了判断香花和毒草的六条政治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是否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是否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是否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99~700页。

  毛泽东认为,有了明确的标准,就可以使批评和自我批评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就可以用这些标准去鉴别人们的言论行动是否正确,究竟是香花还是毒草。当然,除了这些政治标准之外,为了鉴别科学论点的正确或者错误,艺术作品的艺术水准如何,当然还需要一些各自的标准。但是这六条政治标准对于任何科学艺术的活动也都是适用的。《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

  在中国社会变革的时刻,党和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这是涉及全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全局的重大政策。“双百”方针以其科学性、包容性、时代性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思想界和学术界不仅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度对待“双百”方针,而且出现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出谋划策的热潮。另一方面,在社会剧烈变革的1957年,“双百”方针在理论上存有矛盾的方面,在政策操作层面缺乏实践经验,再加上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问题,“双百”方针宣传和贯彻也出现失误。

  历史经验表明:“双百”方针是正确处理人内部矛盾的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基本方针。用专政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将犯历史性的错误;在超出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而演变为敌我矛盾的时候,在一定范围内运用批判的武器也是恰当的和稳妥的;而当危及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危及人民政权和社会安定时,批判的武器不能不让位于武器的批判,否则也将犯历史性的错误。

  因此,正确理解和贯彻“双百”方针,需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划清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界限,综合实施和辩证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而不能只看到事情的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贯彻“双百”方针不是简单的“一个口号八个字”,而是有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基本要求。完整准确地理解“双百”方针的基本理论,是正确贯彻“双百”方针的前提和基础。

  二、新时期“双百”方针思想的完善和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强调:“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这些都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3页。

  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人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帜,认为贯彻“双百”方针,就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宣传什么就宣传什么,想发表什么就发表什么,谁也不能批评或干涉。这就势必抹杀真理和谬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原则界限。”胡乔木:《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1981年8月8日,《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20页。中国共产党结合新形势、新要求,继承和发展了“双百”方针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贯彻“双百”方针的政治前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思想活跃的氛围下,出现反对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左”的错误和否定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右的错误。“左”和右都可能葬送社会主义。为回答这两种挑战,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制定一切具体政策的政治前提和不可逾越的界限,也是对毛泽东关于判断香花和毒草的“六条政治标准”继承和发展。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应以此为前提和基础,而不能违背和抵牾这个根本。这是原则性规定,也是国家宪法的规定。针对有人提出“三中全会是放,四项基本原则是收”的质疑,邓小平指出:“这完全是歪曲。……四项基本原则首先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难道我们能够不坚持社会主义吗?不坚持社会主义,还有什么安定团结,还有什么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三中全会就要求安定团结,就要求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全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双百’方针当然要为这个最大利益服务,而决不能反对这个最大利益。”《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

  (二)贯彻“双百”方针不是为了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而是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文化

  改革开放初期,一些自由化分子在“解放思想”的旗号下,主张中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而倒退到资本主义。邓小平尖锐地指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核心就是反对党的领导,而没有党的领导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1页。与自由化思潮密切联系的,是散布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价值观念。邓小平指出:“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它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腐蚀人们的灵魂和意志,助长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泛滥,助长一部分人当中怀疑以至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思潮。”《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精神污染、自由化和“双百”方针是背道而驰的。

  然而,有些党员干部却对反对自由化和精神污染不闻不问,甚至认为这是贯彻“双百”方针的体现。邓小平严肃批评了这种错误,强调要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战线的领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克服软弱涣散状态和自由主义态度。有人提出“党的方针是不是变了,还要不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疑问。邓小平指出:党的方针没有变,“双百”方针还是要。但是把开展批评同“双百”方针对立起来,却是一种严重的误解或曲解。“双百”方针的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有些人把“双百”方针理解为鸣放绝对自由,甚至只让错误的东西放,不让马克思主义争。这还叫什么百家争鸣?这就把“双百”方针这个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方针,歪曲为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的方针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47页。这里,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可以坚持“双百”方针进行思想斗争,是用思想批判的方法而不是用专政的方法反对思想领域的敌人。

  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及其政治实践已经危及党的领导、人民政权的安全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就不仅仅是思想斗争,而是政治斗争,因此,就不一定适用“双百”方针。但是,要区分政治立场问题和思想认识问题的界限,不能把所有的错误思想误认为是政治问题,是什么性质的错误就解决什么性质的问题。所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是处理敌我矛盾的问题;“双百”方针则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并不截然分开,只有正确处理敌我矛盾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反之亦然。

  因此,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应该严格掌握政策界限。鉴于历史教训,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强调:“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宣传,也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宣传,一定要坚决反对。毫无疑问,我们仍然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各项自由,坚持对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对坚持错误拒绝改正的党员要执行党纪,但是不允许重犯任何简单化、扩大化的‘左’的错误。”《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

  (三)贯彻“双百”方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不要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是不要安定团结

  改革开放之初,有人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会妨碍解放思想,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会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对错误意见进行正确的批评是违反“双百”方针。而党的宣传机构缺乏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和对错误思想的斗争。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不会改变的。……这丝毫不是说可以不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这就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方法。坚持‘双百’方针也离不开批评和自我批评。批评要采取民主的说理的态度,这是必要的,但是决不能把批评看成打棍子,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这关系到培养下一代人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2页。

  但是,极少数人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扰乱了人们的思想,引起社会动荡,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受到破坏。邓小平指出,贯彻“双百”方针和安定团结是辩证统一、并行不悖的,但是要自觉划清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他说:“要求安定团结,是不是会妨碍百花齐放呢?不会。我们要永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是,这不是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利于安定团结的大局。如果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顾安定团结,那就是对于这个方针的误解和滥用。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不是资本主义民主。所以我们坚持安定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双百’方针,是完全一致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6页。这表明,“双百”方针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方针,而不是实行资本主义民主的方针。

  (四)贯彻“双百”方针要处理好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页。这实际上宣布了在文艺创作领域贯彻“双百”方针的政策。

  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人宣扬文艺创作可以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文艺创作就是自我表现、反映个性解放。比如,根据剧本《苦恋》拍摄的电影《太阳与人》,给人的印象是“共产党不好,社会主义制度不好”。邓小平尖锐地指出:“这样丑化社会主义制度,作者的党性到哪里去了呢?有人说这部电影艺术水平比较高,但是正因为这样,它的毒害也就会更大。这样的作品和那些所谓‘民主派’的言论,实际上起了近似的作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0、391页。

  邓小平强调,对这些现象,要加强领导,改变涣散软弱的状态。不做思想工作,不搞批评和自我批评一定不行。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否则,放任错误思潮的发展,会亡国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0页。1980年1月16日,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我们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5~256页。

  (五)贯彻“双百”方针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986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规定:必须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支持和鼓励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大胆探索和自由争论,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大大活跃起来,使各项决策建立在更加民主和科学的基础之上。政策和计划的决定,要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学术和艺术问题,要遵守宪法规定的原则,实行学术自由,创作自由,讨论自由,批评和反批评自由。这样做的目的,是正确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学术和艺术的指导作用,造成科学文化发展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环境和民主和谐的气氛,使它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改革开放以后,“双百”方针的理论更加完善,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更加自觉,采用的方法、方式也主要是批评和教育,而没有搞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这样避免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减少了把人民内部矛盾误为敌我矛盾处理的错误。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的复杂形势中,党在宣传思想战线上存在软弱涣散状态,致使在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问题上相当棘手,再加上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对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精神污染存在分歧等原因,助长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蔓延,导致1989年的政治风波,严重威胁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政权的安全。

  历史经验证明:贯彻“双百”方针离不开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可控的范围内,采用“双百”方针,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条件。一旦超出原则界限,超出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依然采取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方式,或者纵容、姑息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无异于自毁长城。因此,贯彻“双百”方针,掌握好其原则界限,既是政治上的艺术,又是文化问题上的政治。这是考验中国共产党执政本领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正确的思想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武器。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和使命。错误的思想有时可以销声于无形,有时却可能形成蝴蝶效应,造成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危害。正如邓小平所说:“不要以为有一点精神污染不算什么,值不得大惊小怪。有的现象可能短期内看不出多大坏处。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邪路,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因此,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弹性而持久的路径选择的同时,加强思想宣传和传媒方面的立法,加强刚性制约,对一些潜在的危险,防患于未然。

  贯彻“双百”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但不是唯一的方针,需要与其他方针紧密结合。如一切科学文化艺术工作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方针,坚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等。如果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而把“双百”方针理解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方针,那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