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文化的滑坡与党的先进性密切相联系,近年有影响的药家鑫案(他把人撞伤了,还极其残忍地向受害者连捅八刀),他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道德文化的滑坡。2013年3月6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3月9日,李克强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人的思想、文化、道德在发展中至关重要。早在2006年年初,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腐败分子走上犯罪道路,大都是从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开始的。”2011年4月,温家宝同志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这充分说明加强党的道德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加强共产党的道德文化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现实要求,为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制度保障、指明了前进方向,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基石。
一、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文化理论为党的先进性奠定了思想基础
9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加强道德文化建设,促使广大党员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思想上保持党的先进性。
(一)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文化理论,为党保持先进性提供了历史渊源,推进了党的自身创新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产生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土地上,党的建设的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党的思想意识也无时无刻不在受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这种特定的道德文化条件,决定了党不可能置身中国的国情、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之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造者,在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赋予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其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把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坚定的党性原则统一起来,形成了共产主义道德文化。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共产主义道德文化的至高点上,充分吸收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积极因素,将其中的精华转化和升华为全党认同的先进理念,这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历史渊源,推进了党的自身创新与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文化理论,为党保持先进性奠定了理论基础,推进了党的理论不断创新
中国共产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先进道德文化的结晶。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把共产主义道德文化作为共产党员的行为规范。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奋斗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新的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与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道德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道德文化建设的支柱和灵魂。道德文化建设的实践基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全过程。离开了这一实践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先进的理论用来指导实践,为党保持先进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文化思想,为党保持先进性创造了必要条件,推动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共产党人的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洋溢着共产党人所特有的共产主义道德。所以,一代代的共产党人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高昂的精神状态,自觉地投身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为人民的事业前仆后继、奋斗不息。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许多共产党员为了共产主义事业,面对敌人的枪弹,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党员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文化思想突出表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爱党爱国、爱岗敬业;崇尚科学、追求光明,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共产主义道德,为我们党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依据,为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创造了条件,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成就奠定了基础,从而推动了党与国家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文化制度为党的先进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制度建设是党的道德文化建设中的基本成果。这些制度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廉洁性和纯洁性。党的制度是和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全党共同意志和共同利益的体现。制度好,就可以有效地约束违背党的利益的行为,使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无法立足;制度不好,则会妨碍党的肌体的健康,妨碍党的目标的实现,甚至使党蜕化变质。党的制度建设融合于党的道德文化建设中,对其起支撑、保护的作用。只有形成了科学的、合理的制度,才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及时地纠正错误路线提供有力的保证,才能保证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迅速、有力的贯彻执行,才能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
(一)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保持党的廉洁性,这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前提
道德文化建设以中国共产党的廉洁为前提,若腐败不得到有效的遏制,道德文化的建设就犹如逆水行舟,寸步难行。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如果中国共产党不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共产党员就会腐败腐化,就会脱离群众,就谈不上先进性,那就面临着亡党灭国的危险。中国共产党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建立了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关于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试行)》等党内规章制度,全面推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一次对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重点、途径、办法等重大问题作出全面规定,标志着党内监督工作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此外,我们党还颁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初步形成了对权力运行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制约体系。加强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颁布实施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关于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检查办法(试行)》等,努力构建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从而保持了党的廉洁性,这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前提。
(二)健全完善党的组织制度,保证党的纯洁性,这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关键
组织建设就是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道德文化方面的要求,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努力把党建设成为带领人民群众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战斗堡垒,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健全完善党的组织制度,我们党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以及加强农村、社区、企业、高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意见等。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等,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认真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等,培养与选拔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保证了党的纯洁性,这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关键。
(三)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坚持党的宗旨,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核心
作风建设的目的是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道德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作风建设。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和执政之基。毛泽东同志曾经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1990年3月12日,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共中央文件选编》第551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2001年9月26日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
三、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文化宣传教育为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方向
共产主义道德文化,是随着共产党与生俱来、始终相伴,决定着党前进的方向。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对共产主义道德文化的教育。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丝毫不能动摇的。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在思想上动摇了这些根本的东西,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就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央要求‘三讲’教育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有针对性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本质上具有非马克思主义政党无可比拟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坚持把实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
(一)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文化宣传教育具有定向作用,为党在思想上的先进性指明了方向
道德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文化,给人民群众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宣传者、教育者,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带头人,肩负着治国的历史使命。他们的道德素质和言谈举止,都是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最直接的体现,不仅关系到自身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高低,而且关系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广大群众不只是听党员怎样讲,更要看党员怎样做,党员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行和知识才能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最生动的力量,最具有说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如果党员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文化修养,就必然会对人民群众起到很好的道德垂范和道德导向作用,就形成最广泛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好地促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完成;如果党员道德文化修养不高,就会脱离群众,一事无成,而且还可能影响、带动出一批无德无能者,败坏社会风气,破坏党的执政基础,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党员道德水平提升是共产党道德文化建设的根本。
(二)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文化宣传教育具有示范作用,为党在行动上的先进性树立了榜样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句话中“有共产主义觉悟”说明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阶级立场、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规定为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必须具备的素质。1996年,江泽民同志就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归根到底还是领导干部要带头,以身作则,做群众的表率。”2006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说:“反腐倡廉抓源头,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就表明,从提升党员道德水平的角度来讲,着力加强党员道德文化建设是关键。党员以自身的品德在组织内部甚至外部产生强烈的影响力。反之,品德低下,作风恶劣,道德败坏的党员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也特别突出,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共产党没有道德文化,不遵礼法,下面的群众就没有好的榜样可以学习,坏人就会横行。党员是党的细胞,共产党的道德形象,不仅是个人形象,而且关系党的整体形象,党要坚持自己的先进性,就必须开展道德文化宣传教育,使共产党始终保持“两个先锋队”性质,永远保持先进性。
(三)中国共产党的道德文化宣传教育具有凝聚作用,为党在实践上的先进性作出了表率
全社会看党员,党员养成崇高的道德文化素质,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凝聚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因此,加强党员的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是当前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升党员道德水平的关键。广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把自身道德修养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联系起来,陶冶道德情操、磨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坚持高风亮节,永葆浩然正气,为全党,为全社会,为全国人民做出道德表率。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有极少数党员在道德文化方面尤其是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问题。通过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教育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崇高理想鼓舞自己,用坚定信念鞭策自己,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下经受住考验,始终保持先进性,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犹疑、不含糊、不动摇,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共产党的道德文化建设在党内关系到党的性质与战斗力,在党外影响着党的形象与声誉,也关系到党是否保持先进性的问题,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至关重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共产主义道德文化,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是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也是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所在。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应该把道德文化建设放在重要地位,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