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十四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从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发布时间: 2015-12-29    作者:张原诚    来源:国史网 2015-12-29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梦”一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后,就成为关乎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也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中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告诉我们,从小康社会到实现现代化,全国各地必然存在时序差异。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快速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正走在探索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成为谱写“中国梦”地方篇章的先行探索者之一。梳理苏州富有区域特色的小康建设之路,总结其现代化建设的探索经验,对于“中国梦”的全面实现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邓小平苏州之行与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形成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设计中国现代化进程时,继承传统思想遗产,反思历史经验教训,立足客观实际国情,放眼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将民族复兴梦想和民生幸福追求融为一体,对20世纪末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新定位。“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是与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一脉相承的。

  (一)“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中,多少仁人志士都提出各自的设计蓝图。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历史赋予的重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这一奋斗目标。然而,“文化大革命”几乎阻断了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央又一次重申到2000年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鉴于历史上急于求成的惨痛教训,在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的现实比较下,最终促使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邓小平对世纪末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进行新的定位。

  1978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出访日本、新加坡等周边国家;1979年初,他又访问了美国。这一系列的外事活动,使他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现代化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2]后来,邓小平曾简要叙述过现代化战略目标调整及其依据。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3]从邓小平的思想脉络看,“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说法,是他对20世纪末中国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新的思考和新的定位。

  1979年12月,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来表述“中国式现代化”。[4]那么“小康”状态,当时在邓小平看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呢?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说,就是“现在我们只有二百几十美元,如果达到一千美元,就要增加三倍”[5]。邓小平提出的战略目标在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中被确定为党的行动纲领,具体表述是:“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十二大报告还对这一战略目标在步骤上作了明确划分,即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使工农业总产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至此,“小康”目标和实现“小康”目标的战略步骤就作为党的行动纲领明确地提出来了。

  (二)邓小平苏州之行印证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可行性

  小康社会目标确立以后,一向重视调查研究的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召开后不久,即躬身力行前往苏州,就小康社会建设问题进行实地调研。

  1983年2月7日,邓小平向江苏省委负责同志了解了苏州地区农村的发展情况后,对于20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充满了信心。因为对于邓小平极为关心的“经济发达地区究竟有没有可能在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的问题,苏州给出了令他满意的答案:“像苏州这样的地方,我们准备提前五年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奋斗目标!”[6]对于邓小平“人均八百美元,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的问题,苏州更是给出了令他欣慰的答复:“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7]而对于邓小平“苏州农村的发展采取的是什么方法?走的是什么路子?”的问题,苏州的回答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州农村经济所以出现新的飞跃,主要靠两条:一条是重视知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依靠技术进步;另一条是发展集体所有制,也就是发展了中小企业;在农村,就是大力发展社队工业。”“关于社队工业的发展,归根结蒂,凭借的是灵活的经营机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从原材料的获得、资金的来源到产品的销售,完全靠市场。因此可以说,是市场哺育了社队工业。”“看来,市场经济很重要!”[8]邓小平给市场经济下了一个精辟的

  结论。

  (三)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形成

  邓小平通过这次苏州调研,对全国20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的可能性更加肯定,因为经济条件好、基数比一般地方要高出许多的苏州能够实现“翻两番”,那么那些基数比较低的地方“翻两番”应该更不成问题;对实现小康社会的蓝图有了一次直观的体认,因为苏州当时虽然只是人均工农业总产值(而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800美元,但人民群众的吃穿用、住房、就业、教育文化以及精神面貌等六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已经给予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最生动的素材,帮助他勾勒出小康社会发展的美丽图景;对实现小康社会的路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充分肯定苏州人民在发展乡镇工业中运用市场机制的创新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雏形已然形成。

  邓小平回到北京后,每当重要场合论及小康社会建设问题,都会以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来描述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谈到苏州之行,详细勾画了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图景,深刻指出小康社会“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的变化。对刑事犯罪活动的打击是必要的,但是只靠打击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把经济搞上去才是真正治本的途径”。[9]这篇讲话是这一时期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集中反映。对苏州小康社会图景的直观体认,让小康社会在邓小平的视野中,不单是一个经济指标,而是一个综合概念,其发展目标涵盖人民生活、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诸方面的内容,体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他看来,苏州呈现出的小康社会图景的六个方面,就是未来整个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这六个方面成为最早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六个标准,小康社会理论就此基本形成。

  随着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渐行渐近,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小康社会这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对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回应,是降低了标准的现代化,与真正意义的现代化还有着很大的距离。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987年邓小平构想了奔小康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战略,置小康社会于中国由温饱型社会向现代化过渡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现代化之梦的实现放在了21世纪中叶,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由此生成。

  二、小康社会思想在苏州的成功实践

  邓小平小康社会的伟大构想在苏州的实践,深刻地体现在苏州人民在中共苏州市委的领导下,抓住三次重大机遇,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探索了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小康建设之路,在全国版图上率先展示了一幅小康社会的靓丽画卷。

  (一)农转工:乡镇工业崛起推进工业化

  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工业化。邓小平认为:“中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不仅是农、林、牧、副、渔,还要搞工业。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只知道种粮食、搞副业是不够的。”[10]我们要“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11]。20世纪80年代,苏州紧紧抓住农村改革的历史机遇,打破单一计划经济的坚冰,冲破二元经济结构的壁垒,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被邓小平誉为“异军突起”的乡镇工业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了骄人的成绩。1984年,苏州乡镇工业总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1988年,乡镇工业总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据“半壁江山”。苏州人从谷场走向市场,实现了“农转工”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新路,成为“苏南模式”的主要范例,也为以后成为国际制造业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邓小平苏州之行时“有没有可能在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的问题,不仅仅是“提前五年实现”,而是提前了整整12年,于1988年就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到1990年,全市乡镇工业产值已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据国家统计局公布,该年苏州进入全国25个国民生产总值超百亿元城市行列,位列第7位,并进入全国36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800美元(折合人民币超3000元)的城市之列,整体达到小康水平。

  (二)内转外:“三外”齐上推进国际化

  经济国际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地方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邓小平认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12]“要充分利用国际条件,实行开放政策,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同许多国家在许多方面进行合作,其中包括改造我们现有的企业。”[13]20世纪90年代,苏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沿海开放战略、改革开放重心从珠三角转向长三角、跨国公司在全球低成本扩张、全球制造业加快梯度转移的绝佳机遇,凭借紧邻上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依托乡镇工业崛起形成的巨大加工生产能力、已有的市场流通网络和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并通过创办各级各类服务功能完善的开发区,致力使开发区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密集区与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在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先行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苏州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强大引擎,推动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外贸、外资、外经齐上,合作、合资、独资并举,使苏州在20世纪最后10年迈出经济国际化的大步,开放型经济成果显著。2000年苏州实际到账外资29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41倍;实现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106倍。苏州人从田岸走向口岸,实现了“内转外”的历史性跨越。

  (三)量转质:量质并举绘就全面小康的现实模样

  经济发展质量是经济发展能否持续的终极仲裁人。邓小平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14]但发展“不要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15]要“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16]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苏州紧紧抓住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性决策的机遇,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走科学发展之路;创新社会发展方式,走和谐发展之路;创新区域发展方式,走率先发展之路,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拓全面小康之路,经济社会发展量质并举,并于2005年底率先完成省定全面小康的指标任务,从而完成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当下,走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道路上的苏州,正着力谱写中国梦的苏州篇章。

  三、小康社会思想在苏州成功实践的深刻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从农转工的“苏南模式”,到内转外的“开放样板”,再到量质并举的“小康典范”,苏州以“敢为天下先”的胆气与睿智一路走来,一直担当为国家改革发展探路的“排头兵”。2012年7月,习近平在苏州出席中非论坛时,对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苏州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解剖麻雀,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把握规律,都离不开对苏州的了解。”[17]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苏州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成功实践的印证。纵观苏州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历程,可以进一步得到以下深刻启示:

  (一)解放思想是成功实践的先导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的路径方法是“扬弃”。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首先是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其次是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再次就是冲破姓“公”姓“私”的束缚,民营经济快速腾飞;最后是冲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苏州的成功实践表明,要解放思想,就要善于“扬弃”,什么该发扬,什么该抛弃,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以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原则。正是这种思想上的解放,使苏州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占得先机,顺利完成每一个阶段性目标任务,按照既定目标一步步实现整体小康、全面小康,并开启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

  (二)发展经济是小康社会建设的第一要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没有发展,就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苏州上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在宏观环境有利时,就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宏观环境不利时,就创新思路,迎难而进,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推动苏州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日益增强。苏州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不足32亿元,到2013年达到13015.7亿元。全市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不足9亿元,到2013年达到133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的超过2亿元,到2013年达到6001.9亿元。2013年在全国20个重点城市中,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居第二位,出口总额居第三位,进出口总额居第四位,实际利用外资居第五位,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居第六位。可以说,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是苏州小康社会建设的核心经验。

  (三)全面发展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涵

  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苏州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苏州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作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综合性抓手,全面形成城乡一体推进机制,城乡居民收入比1.9︰1,成为全国最小的地区之一,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成为新时期新阶段苏州最大的特色。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复将苏州市列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地级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努力发展文化事业,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努力提供公平可及的卫生服务。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广“政社互动”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治理主体从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社会共同治理转变。促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实行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就了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新苏州。

  (四)深化改革是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苏州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贯穿于小康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以改革的大突破、开放的大推进,促进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进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苏州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建立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国有、民营、外资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国有企业焕发生机,民营经济充满活力,外资企业优化发展。投资、金融、财税、价格改革不断深化,土地、劳动力、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在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政府工作的重心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计划、指挥、调配、审批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调控、监督、服务、引导的职能转变,由主导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2001年苏州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到2013年总计减少审批事项超过1200余项,各部门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90%以上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提高了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苏州的成功实践表明,改革开放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是苏州发展的最大“红利”。

  (五)惠及民生是小康社会建设的落脚点

  经济建设的目的是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直接地体现于民生问题。民生优先、以人为本贯穿于苏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千方百计增加人民群众收入,努力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苏州的小康社会,是民众普遍认同的小康:老有所养方面,城乡养老保险全面并轨,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覆盖率达到100%;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和基金征缴率均在99%以上。病有所医方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面并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和基金征缴率均在99%以上。住有所居方面,全市住房保障供给率达到99%以上。学有所教方面,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99.9%,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4.3%。劳有所得方面,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苏州人民的小康愿景一步步化作现实。

  实践无止境,发展无止境。当前,苏州正处于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新的发展阶段。先行一步、率先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本动力在于深化改革,根本出路同样在于深化改革。面对全球经济低速增长态势的延续,面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面对苏州转型升级发展的迫切要求,苏州人民正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发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把握苏州经济进入平稳增长期的显著特征,全力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践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新经验”[18]的神圣使命,努力谱写中国梦的苏州篇章。


  [1]《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页。

  [2]《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9页。

  [6]《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26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5页。

  [8]《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26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8~89页。

  [10]《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11]《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2]《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2页。

  [1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37页。

  [14]《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4页。

  [15]《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82页。

  [16]《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9页。

  [17]《习近平接见我市领导班子成员时勉励苏州》,《苏州日报》2012711日。

  [18]《习近平接见我市领导班子成员时勉励苏州》,《苏州日报》2012711日。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