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十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发展伙伴关系外交的举措及意义
发布时间: 2017-01-06    作者:黄庆    来源:第十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6-09-01
  字体:(     ) 关闭窗口

  ----以中俄发展伙伴关系外交为例 

  一、中俄伙伴关系外交的发展历程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中俄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伙伴关系一直成为中俄关系发展中的主线。这二十多年间,国际局势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俄之间的伙伴关系经受住了考验,已经成为国家之间合作的典范。 

  中俄伙伴关系的建立始于叶利钦担任俄罗斯总统期间。1992年12月17至1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首次来华访问,中俄领导人签署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双方共同宣布“相互视为友好国家”。[1]中俄领导人的这次会晤以及签署联合声明,标志着苏联解体后中苏关系顺利过渡到中俄关系,并为两国发展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1994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莫斯科,与叶利钦总统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发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份联合声明明确了两国关系的性质和定位,它表明两国关系已经是“建设性伙伴关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各项原则基础上的完全平等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是“既不结盟,也不针对第三国”[2]的新型伙伴关系。这也是中俄两国首次明确要发展伙伴关系,从而开启了两国在伙伴关系框架下发展双边关系的第一步。 

  1996年4月,叶利钦总统再次访华,中俄两国元首在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宣布,中国和俄罗斯“决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性伙伴关系”。[3]这是中俄两国首次将伙伴关系提升到战略层次。由此可见,在短短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中俄关系实现了三次跃升,实现了“三个台阶”的跨越式发展,即从“友好国家关系”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从“建设性伙伴关系”发展到“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伙伴关系的确立、发展和提升,是两国人民的意愿,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关于这一时期的中俄伙伴关系,江泽民曾经总结指出,那就是“深入发展双边合作,保持长久的睦邻友好,促进两国共同发展与繁荣,造福于两国人民;密切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维护各自的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各自在国际上应有的地位和正当权益;通过双方合作和共同努力,促进国际局势的缓和与稳定,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伙伴关系不断得到深化。普京、梅德韦杰夫担任俄总统时期,中俄伙伴关系又步入实质性发展阶段。2000年7月,普京总统首次访华,两国领导人发表《北京宣言》及《关于反导问题的联合声明》。2001年6月,在中俄两国的倡议下,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组建了“上海合作组织”。7月,中俄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有效期为20年。这个条约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概括了中俄关系的主要原则、精神和成果,将中俄国家关系的水平及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共识,将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理念和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坚定意愿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成为指导新世纪中俄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5]条约确认,“中俄两国的友好关系是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6]条约以“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为核心,为确立新型国家关系树立了典范,成为中俄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至此,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了新的高度。 

  2008年梅德韦杰夫当选俄联邦总统后,中俄伙伴关系进一步升华。2008年5月24至25日,梅德韦杰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中俄元首北京会晤联合公报》认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两国元首重申,“发展长期稳定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符合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两国的发展与繁荣,对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两国元首强调,“双方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内容。”[7] 

  2012年6月5至6日,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后,首次出访选择了中国。中俄元首发表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将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3年3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选择了俄罗斯,与普京总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强调,“把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新阶段,将此作为本国外交的优先方向”。[8] 

  由此可见,新世纪以来,中俄关系的主线就是伙伴关系框架下围绕如何推进两国关系展开的,两国领导人举行了多次会晤,其主题也是发展和提升两国的伙伴关系。回顾二十多年中俄伙伴关系发展历程,两国不仅在政治关系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在国际事务、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两国的总体关系正向更深的层次推进,合作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正在从政治层面的战略协作向各个领域的务实共赢方向发展。 

  二、中俄发展伙伴关系外交的主要举措和经验 

  在推进两国伙伴关系的过程中,除了两国历届领导人高度重视之外,各个部门合作机制的建设,都成为中俄伙伴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各个领域采取实际举措,也充实了中俄伙伴关系的内涵。 

  1.合作机制建设在中俄伙伴关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俄关系恢复之初,两国领导人和两国政府制定和筹划各类合作机制的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两国间各个层面的合作机制,从而促进和保障了两国伙伴关系不断发展。 

  两国高层领导人对话机制是两国伙伴关系的重要机制,在两国伙伴关系和两国合作的制度保障中起到关键作用。1994年9月,江泽民主席访俄时,两国领导人表示要加强两国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与交流,特别是保持两国最高层领导人的交流。1996年4月,叶利钦总统访华时,两国元首一致认为,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最高级接触和协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决定为此在北京和莫斯科建立中俄政府间的热线电话联系。两国元首同意建立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定期会晤机制,这是两国为发展伙伴关系尝试建立的高层对话合作机制。此后,两国首脑频繁会晤、交流看法,从而保障了两国伙伴关系顺利发展,这种会晤机制在两国伙伴关系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1996年12月,李鹏总理访俄期间,两国决定建立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两国总理每年举行一次会晤。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设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人文合作委员会和能源谈判代表会晤三大机制,是中俄两国政府全面规划、指导和促进双边合作的重要机制。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也是在两国伙伴关系框架下加强合作中规格最高、组织结构最全、涉及领域最广的磋商机制,为促进中俄两国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两国政府首脑实现定期互访、商讨合作事宜,这对于解决两国伙伴关系中的实际问题发挥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10月13日,中俄总理举行了19次定期会晤,充分表明中俄关系的战略性、稳定性和长期性。[9] 

  此外,两国政府部门之间也建立了相应的专门沟通机制。主要包括:(1)建立了睦邻友好的安全机制:1993年,中俄签署了两国国防部的合作协议,声明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互不把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1996年和1997年,两国又先后签署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协定和边境裁军协定。(2)制定了经济科技合作机制:1992年8月,建立了中俄经济和科技合作混合委员会工作机制,规定两国副总理担任混合委员会主席,每年在双方首都轮流举行一次会晤,以促进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3)加强国际问题磋商机制:早在1994年1月,两国签署《中俄两国外交部磋商议定书》,决定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经常进行磋商,协调立场,加强合作。另外,两国地区之间也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建立多对友好城市。 

  建立和完善合作机制是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保障,也是中俄伙伴关系发展史上的主要特色。中俄早期建立的一系列合作机制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双方协调立场,加强合作,促进伙伴关系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当前,双方不断强调“将继续保持密切、互信的高层交往,进一步发挥元首、总理、议长年度互访、战略安全磋商、外交部门磋商及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等其他中俄国家和民间合作与交流机制的作用。”[10] 

  2.加强内涵发展使两国伙伴关系更加充实更富有活力 

  在两国伙伴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中俄两国不断采取举措,加强在国际领域、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以实际内容充实两国伙伴关系,不断夯实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和民意基础。 

  在国际合作方面:中俄两国不断加强协作,两国多次明确阐述关于国际形势和世界多极化的一致立场,表明加强国际合作的决心。1997年11月,两国领导人发表了《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两国领导人在联合声明中再次强调,要在联合国宪章及现行国家法准则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多极世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尊重别国的发展道路和选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坚决主张建立平等、公正、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事实表明,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俄两国的密切合作。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两国肩负起大国应该承担的责任,积极促进联合国发挥其应有作用。正如普京总统所指出的那样,“在缺少俄罗斯和中国的参与,在不考虑俄罗斯和中国两国利益的情况下,任何的国际问题议题都无法讨论和落实”。[11]在中俄两国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防止了朝鲜半岛危机的尖锐化,阻止了叙利亚和伊核等问题的进一步升级,遏制了西方强国以武力粗暴干涉弱小主权国家的野蛮行为。两国通过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密切合作,通过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对于巩固中亚地区稳定,促进阿富汗问题的解决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两国还不断加强在“金砖国家”机制、APEC和G20等重要机制下的合作,这对于巩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贸合作方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俄两国的经贸关系取得了积极进展,两国的贸易和投资额快速增长,改变了两国关系中“政热经冷”的局面。据统计,1991年,中俄贸易额只有39亿美元,只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9%。[12]201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953亿美元。期间,两国经贸合作虽然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领域和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取得的重大突破,为两国伙伴关系的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2011年初,中俄原油管道开始由俄罗斯向中国供油。在启动煤炭合作方面,两国也迈出了重要步伐,俄罗斯将向中国增加电煤和焦煤的供应量。两国金融领域的合作也出现可喜成绩,2010年12月,人民币与卢布实现了挂牌交易,标志着俄罗斯成为人民币在境外挂牌交易的第一个国家,将加速两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并将在区域性货币结算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中俄两国货币挂牌交易,丰富了两国的贸易结算币种,给企业和市场带来了更多选择,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汇率风险,带来金融产品创新,并将为中俄经贸、金融合作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13]2014年,中俄就天然气合作签署为期30年、金额达40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这种具有标志性的世纪合作协议为中俄两国伙伴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 

  在人文合作方面:两国不断加强人文交流,增进民间交往,逐步打造坚实的民意基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随着中俄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两国不断加强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人文交流行动计划,两国民间往来日益频繁,伙伴关系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画卷。2006至2007年,分别在两国举办了“国家年”。举办“国家年”的重要成果“就是填补了双方相互了解的空白,改变了由于信息不足或基于以往固有认识而形成的对彼此的陈旧观念”。[14] 2009至2010年,两国又分别举办了“语言年”。中俄互办“语言年”是“中俄关系史上新的创举”,为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交流树立了典范。[15]此后,2012至2013年,中俄两国又互办“旅游年”。2014至2015年,两国又互办“青年友好交流年”活动。此外,两国的一些民间交往机构也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这些都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全面发展又注入了新的活力[16]。通过相互举办“国家年”等活动,增进了两国人民相互信任和友谊,巩固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社会民意基础,提升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水平,使两国伙伴关系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在中俄伙伴关系框架下,两国采取实际举措不断推进区域合作。2009年,两国元首批准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标志着两国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2013年5月,双方就长江中上游和伏尔加河流域之间的合作进行磋商,这代表着中俄两国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合作,预示着双方地区合作的深入和升级。中俄地区合作从边境相邻地区向内地的扩展,这是两国务实合作发展的新方向,这对于提升两国合作的质量,特别是制造业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成为两国在伙伴关系框架下未来合作的新亮点。 

  三、中俄发展伙伴关系外交的现实意义 

  1.中俄发展伙伴关系外交有利于双边关系的稳定,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虽然也在发展伙伴关系外交,但他们仍然抱着冷战思维,是结盟、对抗和排他性的,是以西方的民主和价值观念约束世界的发展。中俄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基础上发展伙伴关系,以对话、协商与合作的方式加强在双边和国际事务中的协调,这种伙伴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维护了双边关系的稳定,促进了两国经济发展。中俄发展伙伴关系,不仅为两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也维护了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树立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双边、地区乃至于全球性问题的新范式。“它有利于维护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完全符合世界局势与国际关系发展的潮流和需要。”[17]中俄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负有重大的历史责任。两国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机制、G20等国际组织中的战略协作,展现了两个大国负责任的形象,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对世界格局的演变,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 

  2.中俄发展伙伴关系外交有利于探索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和国际合作关系 

  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各国之间如何交往与合作,这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新课题。中俄发展伙伴关系,就是要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在全球化条件营造新型国家关系、构建大国之间合作关系的有益尝试,是引领国家之间发展的正确方向,这种合作关系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基础上的新型合作关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信、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堪称睦邻友好的典范”。[18]中俄发展伙伴关系不仅为大国之间的合作树立了榜样,而且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友好合作理念,将会促进新型国家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3.中俄发展伙伴关系外交有利于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格局多极化是发展必然趋势。发展伙伴关系外交是推进世界多极化、实现国家关系民主化的重要方式。中俄两国都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建立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两国发展伙伴关系,既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进程,也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毫无疑问,中俄发展伙伴关系为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发展提供了有别于西方大国的新的发展理念,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协调与发展。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条件下,中俄倡导的新型伙伴关系对国际社会的发展和新型国际秩序的形成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中俄两国的共同发展“将为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正能量”。[19] 

  三、结语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伙伴关系,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模式。到2014年底,在已经建交的172个国家中,中国已与67个国家、5个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72对不同形式、不同称谓的伙伴关系,基本覆盖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逐渐形成了伙伴关系网络,构建伙伴关系网络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特色。[20]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俄两国已经建立起了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新型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以解决两国关系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主要目标,它既不是结盟关系,也不针对第三国,更没有对邻国或者其他国家构成威胁。这种伙伴关系是中俄两国关系发展的需要,是一种独立平等的新型国家关系,也是一种开放、双赢的合作关系。中俄两国伙伴关系的发展,既体现在两国高层领导和政府层面互信与互动,也包括实业界、人文等其他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中俄伙伴关系为大国之间的合作树立了典范。 

  虽然中俄伙伴关系还存在许多问题,发展中还有许多制约因素,在许多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但两国伙伴关系发展的历程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两国发展伙伴关系的做法和经验也值得认真总结。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格局中,中俄发展伙伴关系是国际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中俄两国是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重要的力量,中俄两国的合作对于21世纪国际关系构建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国际秩序、国际体系的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2年第32期。 

  [2]参见《中俄联合声明》,新华网,2002年11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1/27/content_642448.htm。 

  [3]参见《中俄联合声明》,新华网,2002年11月27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1/27/content_642464.htm。 

  [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3页。 

  [5]《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新华网,2002年8月21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8/21/content_ 

  532202.htm。 

  [6]《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新华网,2002年8月21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8/21/content_ 

  532202.htm。 

  [7]《中俄元首北京会晤联合公报》,新华网,2008年5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5/24/content_ 

  8246815.htm。 

  [8]《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2013年3月23日。 

  [9]李克强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新华网,2014年10月13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13/c_1112807931.htm。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http://www.fmprc.gov.cn/mfa_chn/gjhdq_603914/gj_603916/oz_606480/1206_606820/1207_606832/t1024243.shtml。 

  [11]普京:《俄罗斯与中国:合作新天地》,《人民日报》2012年6月5日。 

  [12]陆南泉:《中苏经贸关系史简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第6期。 

  [13]中国经济网,2012年12月17日,http://intl.ce.cn/specials/zxgjzh/201012/17/t20101217_22059161.shtml。 

  [14]袁贵仁:《中俄语言年是不同国家间文化交流的创举》,中央政府门户网,2010年3月22日,http://www.gov.cn/jrzg/2010-03/22/content_1562221.htm。 

  [15]新浪网,2010年3月22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322/22263254080.shtml。 

  [16]新华网,2011年7月14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cs/2011-07/14/c_121669330.htm。 

  [17]《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3页。 

  [18]中国新闻网,2010年11月24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0/11-24/2678429.shtm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3年3月24日,http://www.gov.cn/ldhd/2013-03/24/content_2360829.htm。 

  [20]王毅:《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是中国外交的一个特色》,新华网,2014年12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12/24/c_1113763159.htm。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