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西藏自治区五个地市的调研分析[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2日主持召开的中央深化改革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十二五”时期,西藏自治区将中央的部署要求与西藏特殊区情结合,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把文化为民惠民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完善公共文化运行保障机制,加强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丰富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切实保障各族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但要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落实中央支持政策,创新发展模式,攻坚克难,补齐短板。
一、“十二五”时期西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状况
(一)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制机制,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
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颁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在设施建设强力推进的同时,区文化厅先后发布了《西藏自治区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准则》《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指标》,制定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标准,包括建筑面积、基础设施、设备配置、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服务时间、活动经费、管理人员职数、宣传形式等10个方面50项内容的具体要求,规范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工作。全区七地市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林芝、山南还作为第一、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示范区,出台了创建规划。
西藏公共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了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文化事业费投入增长很快,2014年比2010年增长2.42倍,远远高于全国增速。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人均事业费分别为88.09元、102.45元、160.06元、178.46元,由全国第四、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为全国的3.59倍。[2]
一些地市对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较大。2011年至2014年,拉萨市、县两级财政共计投入资金2.4亿元用于公共文化建设,市县两级财政对公共文化投入的增长率分别为25.85%、33.12%、41.9%[3],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山南地区明确将援藏资金的20%和财政收入的3%用于发展文化事业,设立了地县两级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十二五”时期投入资金近4亿元,重点进行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图书购置和开展文化活动等。
中央的特殊倾斜政策助力自治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西藏地市、县、乡级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承担80%。西新工程完成了一、二、三、四期项目建设任务,目前已进入第五期建设阶段,总投资40508万元。2012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化文物援藏工作会议,确定77个文化援藏项目。中央和全国的支持,推动了西藏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缩小西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形成,服务条件显著改善
基础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依托国家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展开,西藏以基层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速。2010年底建设完成的有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信息共享工程县“支中心”,乡镇文化站149个,村级信息共享工程1200多个服务点,约占总数的22%。县民间艺术团37个、民间藏戏队200余支。“十二五”期间快速发展,到2015年,全区已建成群众艺术馆8座、公共图书馆5座、博物馆4座、自然科学博物馆1座,结束了没有科技馆的历史。实现74个县县县有民间艺术团和综合文化活动中心、692个乡乡乡有综合文化活动场所,5453行政村村村有农家书屋,1787个寺庙寺寺建设有书屋。53%的县国有艺术团有排练场,建成1600余个文化广场[4],乡村业余文艺演出队达2446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从区到乡镇、村基层点全面覆盖。其中,县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内设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教室、娱乐活动室、多媒体演示厅、文化艺术展示厅、多功能厅、健身房等文化活动功能房间,有条件的设有排练室(简称为“五室3厅1房”)。电子阅览室电脑不少于25台。每县配置一辆流动售书车。乡镇综合文化站有350平方米的独立建筑,开展图书展览、电子阅览室、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各类培训和展示等文化活动。西藏每万人拥有的群众文化设施达1164.15平方米,在全国排名第一;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56.16平方米,居第五位。[5]自治区基本形成了区、地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现代传媒体系获得长足发展。已累计新建、改扩建100瓦以上调频转播台78座,50瓦以上电视转播发射台78座,中波广播发射台27座,卫星地球站1座,村村通广播电视站9371座。目前,全区有省级广播电台1座5个频率,听众遍及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有省级电视台1座4个频道,藏语卫视已在尼泊尔、印度、不丹等周边国家部分落地,全台节目实现数字化,覆盖全国人口7亿多人;有地市级广播电台6座,电视台1座。[6]2015年,全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4.83%和95.96%[7],比2010年增加了4个多百分点。90%以上农牧户实现了“户户通”,寺庙也实现了广播影视全覆盖。通过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农牧区的农牧民能够收听收看到40至70多套数字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普及率由2010年的27.9%[8]增长为70.7%,大大高于全国的50.3%,农牧区移动互联网覆盖率达到65%以上。全区共有566个电影机构,其中478个农村电影放映队全部实现数字化放映。[9]东风工程完成了80%的项目建设任务,实施了报刊社采编编辑信息化、党报社业务用房建设及设备购置、西藏新华印刷厂进行绿色印刷技术改造升级、县级及边境口岸新华书店发行网点等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三)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增长,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随着从区到乡村(社区)的各级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的初步形成,自治区重点开展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流动文化服务、广场文化服务等三大活动。2014年,全区公共文化设施每年开展免费开放活动近1万场次,受益群众近300万人次。新闻出版系统向社会各界赠送优秀出版物达1700余万码洋。全民阅读进农村(牧区)、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并开展读书征文、读书讲演等活动。每个农家书屋配送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为993种、2760册(盘),寺庙书屋配发472种、1052册(盘),其中藏文版占80%。山南地区超过区水平,农家书屋配发1140种、寺庙书屋配发521种。形成“拉萨雪顿节”、“珠峰文化旅游节”、“望果节”等群众性、常态化品牌文化活动90个。农牧区公益放映电影每个行政村平均1.6场。[10]许多地区广场文化活跃。拉萨市“幸福拉萨规范舞”学跳活动达9800余场次。林芝开展广场文化活动9000场,参与群众达80余万人次。
艺术表演是西藏最具特色最受欢迎的文化形式之一,送戏下乡常规化。全区专业文艺团体和县民间艺术团年均推出舞台艺术作品800多个,下乡演出4000多场次,制作优秀剧节目光盘60多万张,免费发放到基层单位和群众。乡村文艺演出队年均开展文艺演出7000余场。区专业艺术团体不仅把重点剧目和优秀节目及时送到基层群众中,送到高寒边远山区进行慰问演出,而且通过开展全区民间艺术团调演、职工文艺调演、“3·28”群众文艺演出,组织民歌大赛、摄影大赛、电视舞蹈大赛、曲艺大赛、藏戏大赛、业余歌手大赛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了专业演出队下乡、业余演出队进城的城乡互动局面,并创作了不少优秀节目。由拉萨市群艺馆编排,林周县农牧民群众表演的舞蹈《阿谐》,获第七届全国电视舞蹈大赛群舞组最佳作品奖、编导奖金奖和最佳演员奖。在山东威海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由娘热民间艺术团表演的传统藏戏片段、当雄县民间艺术团表演的舞蹈《酥油情》获戏剧、舞蹈类“群星奖”。拉萨老年艺术团参加广西第四届全国老年舞蹈大赛获得金奖。区文联组织摄影家为农牧民拍“全家福”赠送,“送书法进万家、进边关”,切实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现代传媒系统供给了较丰富的文化产品。全区广播电视系统开办有新闻、专题、文艺、体育等10多种类型的节目,200多个栏目,比2010年增长近2倍,打造了《圣山吉祥红云》等多部广播剧和《西藏诱惑》等纪录片,摄制了《布达拉宫》等多部影视作品。广播节目译制量达10200小时,电影译制量达80部,电视剧译制量达1522集[11],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3.8%、90%、30%。为满足群众新闻资讯分众化需求,西藏日报社、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电视台等单位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推动报网、台网融合发展。西藏日报社建设全媒体的集团,共有以《西藏日报》为中心的“九报、一刊、四网、四微、一网群”19个新闻媒体矩阵。全区12家报刊创办了数字报刊或网站、手机报。还推出了面向基层农牧民群众和寺庙僧尼的移动视频客户端和藏语语音手机报。这些丰富了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壮大基层文化队伍,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支撑
2011年,区党委宣传部等6部门根据中央意见,研究提出《关于加强全区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县、乡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建设,充实和培训基层宣传文化队伍,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2012年初,西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强乡镇组织和政权建设的意见》,规定在乡镇事业机构中设立文化服务中心。编办核定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县民间艺术团和乡镇文化站的人员事业编制分别为3—5、2—4、5个。为保证迅速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在每年举行的人员招考录用中,事业单位先于公务员考试。2014年,全区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专职人员达到216名,乡镇文化站人员达到2608名。全区现有10个专业文艺团体、67支县民间艺术团、2446支乡村业余文艺队,共有专职工作人员近4000人,兼职队伍人数达到近5万人,充实了基层文化队伍。
民间艺术团演员的岗位设置各地不一。日喀则地区将18个县民间艺术团演员纳入了公益性岗位。阿里的札达县实行招聘制,发工资,但原有的农牧民收入仍然保留,解决演员们的后顾之忧,有效稳定了演职员队伍。为提高群众文化服务业的水平,2014年区内外举办的各类培训班1430次,受训人员达到9.5万人。[12]西藏的群众文化队伍发展有制度保障、阵地保证和平台展示。
(五)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加强思想引领
西藏处于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反思想文化渗透是西藏文化建设的职责和使命。西藏拍摄《透视十四世达赖》电视片,出版《西藏反分裂斗争简史》,译制境外记者、专家揭露十四世达赖的著作,组织理论界对十四世达赖集团所谓“中间道路”、“大藏区”、“高度自治”的反动观点进行剖析,澄清谬误,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明辨是非,自觉与十四世达赖集团划清界限,筑牢了全区各族人民反分裂、反渗透的坚实思想基础。
同时,通过重大政策宣讲、开展纪念日活动、加强正面宣传、进行主题创作等形式,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组织力量翻译出版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藏文版等,供各级干部学习。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中央关于“建设美丽西藏”的指示精神,推动中央精神落地基层。在中央开展对口援藏2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纪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西藏电视台和西藏日报每天以新旧西藏对比为主题推出1期专题节目、发表专栏文章。组织爱国主义主题展览、教育影片和科教片的巡回播放等活动,使先进文化进农牧区、进社区、进寺庙。出版《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略传》等一批图书,推出《国魂》等一批译制专题片。开展主题文艺创作活动,征集“中国梦·我的梦”原创歌曲400余首,举办“中国梦”小戏小品展演。创作了电影《西藏的天空》,电视剧《西藏秘密》,歌舞《魅力西藏》等富有西藏特色的优秀主题文艺作品,唱响了主旋律、提振了精气神、凝聚了正能量。
西藏自治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从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两手,净化文化发展环境。如,率先建立健全区地县三级网信办,实行网络实名制,进行有效管控;建立网评队伍,引导网上舆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缴违禁非法的文化产品,防止错误、消极和低俗的文化产品进入市场。
二、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十二五”时期,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并得到中央和援藏地区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差、起步晚、欠账多,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要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财政困难,投入不足
“十二五”时期,自治区公共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增长很快,但西藏地域辽阔、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公共文化服务半径大、运行成本高,文化事业费仍然捉襟见肘。全区还只有1个全国一级馆、3个二级县文化馆、10个“三级馆”。人均购书费由0.4元增长为2014年的0.55元、2015年的3.63元,增速很快,但基础差。县城数字影院只有7家,有线电视双向化、高清化还是空白。西藏没有美术馆,社区书屋、军营书屋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文化资金投入与文化发展需求存在的差距,严重制约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
(二)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
和全国一样,西藏文化建设城乡差距大。现代化的、标志性的文化设施都在城市,文化产品相对丰富。县及县以下乡村文化服务设施不足,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滞后,村一级的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尚待展开,人口较少的民族和高寒、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没有完成覆盖。全区有12.9万户农牧户未通广播电视。农牧区电影仍为露天放映,观影条件差,流动放映车辆老化严重。农牧区居民享有的文化服务与城镇居民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
在西藏以藏戏为代表的各级艺术表演、一些较成熟的文化广场活动,在活跃群众文化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但总体上,文化活动单调、内容单薄,公共文化设施闲置、“空壳化”现象比较普遍,利用率亟待提高。受语言限制,影视品种不够丰富,动漫产品方面只制作了《格萨尔王传奇》《阿古登巴》两部原创动漫样片。各级群艺馆、图书馆、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了文艺比赛、阅读竞赛、展览展示等活动,但文化活动没有达到常态化、丰富化、便民化程度。78个公共图书馆西藏书量为125万册,人均拥有公共图书册数为0.39册,低于全国的0.55册(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1.5—2.5册),有效借书证1万个、总流通人次17万人次、书刊外借人次7万、册次9万;图书馆组织各类讲座42次、参加讲座的0.88万人次,举办展览32个、参观者1.44万人次。4个博物馆参观的总人数是38万人次。[13]无论是供给量,还是活动参与的人数均严重不足。许多基层综合文化中心门可罗雀,一些文化室免费发放的《人民日报》《西藏日报》没有开捆。信息共享工程因为缺乏宣传和适用的二次开发,大多处于沉睡状况,甚至有电脑装机几年没有被使用过。
(四)政府唱独角戏,社会参与少
政府是西藏公共文化建设的唯一投资者和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服务供给者。在所调研的5个地市,除拉萨、山南等少数地区有少量文化志愿者(山南800余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外,基本上是政府唱独角戏。政府包揽公共文化领域的一切事物。政府既是出资人,又是运作者和监管者,公共部门依靠行政力量、自上而下采用计划配置的方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产品。这种政事不分的体制,造成了公共文化供给渠道单一、保障水平不高、项目范围狭窄、享有对象规模有限、供给效率低等问题,也不利于政府职能转变,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对策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也是西藏治理的重要抓手,是“长期建藏、凝聚人心”的基础工作,固本之举,需要把它与西藏发展和建设安全的文化边疆结合起来谋划,借助外力与激发内力相结合,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为西藏的长治久安夯实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体宜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积极落实中央相关政策,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
2015年1月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落实对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公益性文化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及西部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市地级配套资金的政策。加强边境地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14]同年12月中旬,文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任务。西藏是边疆民族地区,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达23.7%,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对象。“十三五”期间,西藏要借助国家的政策,完成门巴、珞巴等人口较少民族和僜人、夏尔巴人聚集区,青藏、新藏线一带高寒地区和边境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加强县级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县级城镇数字化影院建设,并通过流动文化服务、数字文化服务和文化志愿服务等方式,定时定点配送等服务手段,建立针对性和区别化的服务供给模式,丰富和满足流动放牧点、偏远居住点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消除“文化孤岛”现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
(二)要以“五个认同”为核心加强思想建设
西藏的特殊区情是达赖集团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对其斗争是西藏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反分裂斗争实际是一项重要的人心工程。“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5]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认同”,即“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6]。“五个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社会和谐之魂,是稳定西藏的基石。正在建设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社会公共交往、促进社会共识、培养现代公民、培育核心价值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和民族观,增进“五个认同”的共识,凝聚意志,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成一个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平台。实践证明,比起单向灌输,“有体温的”文化双向互动和交流,更易吸引、影响受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要正确认识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充分重视藏族人民的民族心理、宗教情结,要辩证看待宗教的作用。遍布1700多个寺庙的大小寺庙书屋,是为满足几万僧众基本文化需求建立的,寺管会可以尝试通过组织读书会及相关活动,丰富广大僧尼的文化生活,切实增强广大僧尼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
(三)整合、丰富公共文化资源供给
要解决公共文化设施闲置、服务空转的现象,丰富文化产品与服务内容,需要盘活存量、拓展增量。西藏除了国家通用的文化产品,还要加强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农牧民文化需求的调研分析,加大以藏语言文字为主的舞台艺术、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和数字文化等创作,尤其是涉农涉牧出版物、节目和作品的创作。为优秀的节目、影片、电视剧加上藏语字幕,以方便不懂汉语的藏民群众。西藏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资源,西藏在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时,将开发利用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将发展特色手工艺品、传统文化展示表演和基层公共文化结合,将文化乐民与文化富民相结合,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总量、质量。互联网+文化是西藏公共文化重点开拓的领域。要充分利用现代数字网络技术,推进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如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数字网络化文化信息管理系统、特色资源数据库等,以有效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推动包括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化产品繁荣有序发展,进一步推动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丰富优秀作品传输渠道、展示平台、推送终端,让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化作品滋润、影响人们,是“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发展的重头戏。西藏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为公共文化数字化提供了良好基础。
(四)转变发展理念,实现政府主导与社会多方参与相结合
政府负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首要责任,但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包办,包揽一切,政府不可能是全能型的,也难以对群众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文化需求一一作出及时反应。因此,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实现由依靠政府提供的单一方式向逐步由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同来提供,实现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共治,以弥补自身功能的不足。政府更多地在导向调控、市场监管、质量监控等方面发挥作用,有利于政府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职能转变,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西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在重视政府发挥的同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参与机制,创造条件鼓励各类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设定准入门槛、实行监督来保障文化安全,并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公共文化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十三五”时期建设好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惠及全区广大群众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1]本文为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于2013年启动的《西藏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课题子课题“推动西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阿里5个地市。
[2]文化部财务司编:《2015年中国文化统计手册》,2015年,第4、112—113页;《2016年中国文化统计手册》,2016年,第2—3、112—113页。
[3]数据来自2015年8月自治区及5个地市有关部门向调研组提供的资料。下文中,凡为调研时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均省略注释。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皮书》,《光明日报》2015年9月7日,第7版。
[5]文化部财务司编:《2016年中国文化统计手册》,2016年,第113页。
[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皮书》,《光明日报》2015年9月7日,第7版。
[7]洛桑江村:《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西藏日报》2016年2月6日,第3版。
[8]《2011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2011年版,第107页。
[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皮书》,《光明日报》2015年9月7日,第7版。
[1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皮书》,《光明日报》2015年9月7日,第7版。
[11]孙文娟:《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文艺工作综述》,《西藏日报》2015年2月8日,第3版。
[12]《2015文化发展统计分析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版,第270页。
[1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版,第795—797页。
[14]《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光明日报》2015年1月15日,第7版。
[15]《人民日报》评论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0日,第1版。
[16]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8月26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