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十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曹子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
发布时间: 2017-12-19    作者:曹子洋    来源:第十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09-01
  字体:(     ) 关闭窗口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历来为古今中外各国政府、政党高度重视。民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涵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从本质上说,民生就是要解决民众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史,就是一部以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奋斗目标,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总结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民生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 

  一、从政治的高度看待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它绝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1]他认为民生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因此他强调经济部门的党委领导的好坏要用经济的标准来衡量,“离开这个主要的内容,政治就变成空头政治,就离开了党和人民的最大利益。”[2]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升到了判断国家发展道路和根本方向的高度,也是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面对由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起社会生活深刻变化而出现的民生新问题,特别是2000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后,江泽民对民生问题的许多战略性、本质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对从政治、战略上看待民生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其理论成果反映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群众利益的表述、扶贫开发的战略意义、“就业乃民生之本”的思想等方面,以及党的十四大报告“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3]、十五大报告“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4]和十六大报告“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5]等部分中。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十七大报告可以说是我们党正式提出、使用“民生”概念的开始。胡锦涛把民生改善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引领民生建设的灯塔,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8]。2013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讲话指出:“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9]将民生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中国的发展和改革进程以及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二、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决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然是其根本宗旨。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10]关于社会主义制度是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基本保证,邓小平在1987年3月3日会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时精辟指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我们说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11]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遭遇重大挫折。面对国内外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各种议论,江泽民在1989年9月2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12]1998年12月18日,江泽民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我们的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13] 

  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改善民生过程中更加强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4]胡锦涛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民生建设上极其透彻地阐述了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16]“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17] 

  三、人民群众是改善民生的主体和依靠力量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就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高度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为改善和发展民生提供了坚强后盾。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19]正是此认识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民生思想,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要求提供了保障。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识的深化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1998年12月18日,江泽民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讲话强调:“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20]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民生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1]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就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2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政治家的魄力全面深化改革,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把民生改革和民生建设以纲领性的文件纳入党的建设之中,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提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3],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24] 

  四、适时提出符合民生实际的战略构想是民生建设推进的指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总是立足于各阶段的民生实际,始终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适时提出和调整相关战略构想,成为民生建设不断推进的指南。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温饱问题,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根据邓小平的战略构想,把20世纪的奋斗目标正式由原来实现现代化改为“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25]。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确认了邓小平提出的当代中国民生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26],并对它的内涵进一步作出科学阐释。“三步走”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经受住了国际国内的种种考验和冲击,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生幸福的行动指南。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按照“三步走”战略要求,提前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五大上形成了新“三步走”民生建设战略,对21世纪上半叶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新的科学规划。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科学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生建设的经验,根据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民生建设战略,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7]的任务。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长期以来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和经济增长中日益凸显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等现实问题,与时俱进地推动民生建设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到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上五位一体布局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第一个百年梦想的如期实现,在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始终的“十三五”规划。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28]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必将使中国人民的民生状况极大改善,从而确保社会稳定和谐与国家长治久安。 

  五、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是民生建设的根本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指导原则,无不体现着追求人民共同富裕,达到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既是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根本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在深刻认识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29]民生建设的实践证明,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以效率为重要特征的市场经济逐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城乡和地区差距明显扩大,城市和农村内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快速拉开。对此,江泽民在1996年8月6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强调:“贫富差距扩大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收入分配差距和地区差距扩大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30]党的十五大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开展扶贫工作,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公平问题日渐突出。胡锦涛在2005年2月19日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31]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纲领,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保证,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根本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公平正义越来越在民生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他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32]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论及共同富裕和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时强调:“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33] 

  六、制度建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保障 

  实现民生建设的制度化,是民生建设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建设作保证,通过建立系统全面的民生制度,使重视民生成为党和政府的自觉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常态,才能确保群众持久稳定地得到实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强调深入群众,关注群众需求,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另一方面不断把群众的利益诉求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通过制度的作用改善民生,使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成为不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民生问题体系化和具体化,以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稳定这六个方面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进行相关体制改革和新制度建立等体系和制度建设,形成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利益和基本权益的制度体系和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34]的民生制度建设任务。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强调“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35],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认识法治在民生建设过程中重要作用的前提下作出的战略部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法治化思维,为国家以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部分,具体提出了制度建设方面的八大任务: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36]。每一项民生任务下都配有需要建立、完善的具体体制、制度,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价值理念与法治的高度融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当代中国民生建设成功实践的总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规律认识、把握和运用的高度和深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不断为中国人民创造幸福民生的精神动力和科学指南,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建设的历史担当和政治智慧。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研究员)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页。 

  [3]《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4页。 

  [4]《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5]《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4页。 

  [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 

  [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61页。 

  [9]《习近平关注民生问题: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2013lianghui/2013-03/07/content_28156362.htm。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1—342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7—208页。 

  [12]《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68页。 

  [13]《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1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1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0页。 

  [1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4页。 

  [1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4—75页。 

  [18]《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20]《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262页。 

  [2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2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 

  [23]《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2016年版,第401页。 

  [24]《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2016年版,第401页。 

  [25]《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2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 

  [2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28]《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5年10月30日,第1版。 

  [2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265页。 

  [30]《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3页。 

  [3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11—712页。 

  [3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52—553页。 

  [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402页。 

  [3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7页。 

  [3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第3版。 

  [3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第4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