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掀起科技练兵高潮,创新作战理论
和平时期保持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主要依靠加强军队的教育训练来实现。中央军委一直把教育训练摆在军队建设的中心位置。军委主席江泽民一再强调:军队训练是部队平时培养作风、提高军事素质、增强战斗力的主要手段,要切实摆到战略位置,下功夫抓好,保证落实。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指导下,以“打得赢”为目标,我军军事训练迈开了全面改革的步伐。
教育训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使军队在未来战争中能够打胜仗。我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按照现代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战争的要求,贯彻训战一致原则,坚持从难、从严的训练标准和要求,依照训练法规实施科学规范的正规化训练。1995年12月,总参谋部将新一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大纲》颁发全军施行。大纲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紧紧围绕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重新规范部队训练的内容、时间,明确了训练重点、要求和质量标准等问题,首次统一形成了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国防科工委、武警部队6类构成的全军训练大纲体系。1999年1月,我军颁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战役纲要》,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战役纲要和后勤保障纲要以及合同战斗条令等13部战斗条令。我军新一代作战条令,在作战思想、作战样式和作战方法上均有所创新,进一步完善了我军作战理论体系,全面系统地规范了战役战斗原则、方法以及后勤保障、装备保障、战时政治工作等方法,表明我军对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战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也为科学施训提供了基本依据。
打赢现代条件下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军人的科技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军委把学好用好高科技知识明确列为部队教育训练的基本内容。全军官兵响应中央军委的号召,掀起了学习高科技知识的热潮。1993年4月,总部机关举办“科学技术发展与军事”系列讲座,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张万年带领数百名将军听课。10月,总参谋部举办“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与发展”讲座。军委主席江泽民亲自审批讲座的计划安排,刘华清、张震副主席亲自参加听课。随后,从高级领导机关到部队基层,从院校到科研单位,各种不同形式的科技讲座、培训班、函授班如雨后春笋遍布军营,全军官兵学习高科技知识的热情空前高涨。
此后在全军蓬勃开展的科技练兵活动,是中央军委为深化实施科技强军战略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全军按照高技术战争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改革,不断加大教育训练的科技含量,向科技要训练质量,向科技要战斗力,使训练内容、方法、手段一步步走向现代化。1994年,三军改革试验部队联手攻关,突破高技术条件下最为困难的夜战课题。这年4月全军组织了诸军兵种成功地进行了以高技术条件下夜间作战为背景的空中和地面联合作战的演习。1996年7月,全军组织训法改革观摩交流,初步形成了以对抗训练、野战化训练、基地化训练和模拟化训练为主的全军新的训练体系,努力实现训练场与高技术战场的接轨。沈阳军区某集团军的广大官兵学用高科技知识,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创造出工效提高108倍的“机械化集团军战时弹药保障系统”、射击精度提高10倍的“火箭炮地面风修正量自动测算装置”等350多项成果。他们还将高科技成果“嫁接”于现有装备,创造出120多种与强敌的热成像侦察、电子干扰等高技术兵器对抗的招法,在全军率先实现“野战指挥自动化系统”。①(《解放军报》,1998年5月21日。)1998年9月,总部在这个集团军举办了全军运用高科技适应知识深化训练改革成果集训。11月,中央军委下发通知,转发总参的有关报告,要求全军上下掀起科技练兵的热潮。部队中开展的打隐形飞机、打巡航导弹、打武装直升机、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察监视的“新三打三防”训练,是依据高技术战争特点对训练内容的创新,对科技练兵的深入开展具有巨大的牵引力。随着一大批高新武器陆续装备部队,熟练掌握手中武器依然是训练的基本要求。以著名的“硬骨头六连”为例,通过科技练兵,许多昔日的五大技术尖子,都已经转变为新装备、新技术尖子,全连70%的官兵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术。②(《解放军报》,2000年12月13日。)高科技也改变了练兵方法和手段。网上练兵、对抗训练、基地化训练、模拟化训练等在全军普遍开展起来。
现代高技术战争是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武器装备、战场环境、军队结构、作战样式和指挥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军的作战理论研究,从部队教育训练的实际需要出发,立足我军实际,面向未来战场,不断探索创新,产生了联合作战理论、信息战理论、网络战理论、机动战理论等先进的作战理论。电子战、渡海登陆、打巡航导弹等一大批新战法出现在演习场上。1995年10月全军组织了战法研究成果论证,对三军和院校研练的战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论证,实现了战法研究的“第二次飞跃”,构建了我军新一代战法体系。我军军事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经验,快速向高技术战争的前沿逼近。1995年底颁发的我军新一代训练大纲,更新内容在30%以上,新知识、新装备、新技能成为训练的重点。随着科技练兵的深入发展,我军又开始全面编修新的训练大纲,使训练更加贴近实战。
按照高技术战争要求深化教育训练改革的成果在一系列重大军事演习中得到了检验。1996年3月,南京战区在台湾海峡举行陆海空三军渡海登岛和岛上山地进攻作战联合演习。演习中,陆、海、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以及民兵、预备役部队密切协同,从争夺制海权、制空权到快速装载航渡,从装甲集群抢滩登陆到空、机降部队垂直登陆,从多层次火力突击到多路强击突破,从立体穿插分割到纵深越点攻击,都较好地体现出现代战争的特点,摸索出了三军协同作战的经验。第二炮兵部队发射的地对地导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空军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电子干扰机、侦察机等组成的强大突击集团,海军由核潜艇、新型常规潜艇、新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先进的电子侦察船等多个舰种和海军航空兵多个机种组成的海空突击力量群,显示出强大的空中、海上打击威力,所发射的空空导弹、地空导弹、舰空导弹、舰舰导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轰炸投弹、火箭、火炮、鱼雷、深弹攻击也达到很高准确度。1999年9月上旬,南京、广州战区陆海空三军、第二炮兵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再次在浙东、粤南沿海举行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渡海登陆实战演习,充分显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强大的联合作战能力。
(三)继续裁减军队员额,优化组织结构
|